今天想分享一下对“须臾”一词的理解。

在古籍中,须臾一词还是使用较多,我们现在最熟悉的是指“时间短、片刻”。今天要探究的就是“须臾”的本义。

说文解字015(说文解字须)(1)

下面从汉字溯源和说文解字角度来探究。

一、关于“须”

说文解字015(说文解字须)(2)

“须”字在甲骨文中已出现,象形会意,一目了然。​

说文解字015(说文解字须)(3)

“须”就是"男人下巴的毛"一一山羊胡。

二、关于“臾”

说文解字015(说文解字须)(4)

“臾”字也在甲骨文中已出现,造字本义不详。有的说是“草编的筐”,有的认为“双手拽头发”。我个人认为是甲骨文向金文传承过程中出现的巨大讹化。许慎在《说文》中正是根据金文以后的“臾”将其解析为“从申从乙”,实大谬也。

说文解字015(说文解字须)(5)

认真盯着甲骨文“臾”二十秒。

说文解字015(说文解字须)(6)

说文解字015(说文解字须)(7)

你会发现,“臾”显然是“男人上唇的毛"一一八字胡。

说文解字015(说文解字须)(8)

说文解字015(说文解字须)(9)

但很遗憾,到了金文时“八字胡”已讹变成了“双手”,所以才会被解释为“双手拽头”。

说文解字015(说文解字须)(10)

三、关于"须臾”

1..本义

综上,须是下巴的毛,臾是上唇的毛,所以“须臾”一词的本义就是男人嘴巴上下的胡子。

说文解字015(说文解字须)(11)

2.引申一:距离近、时间短

大家现在就很容易理解“须臾”何其近了,并由“距离近"引申到“时间短”。

《荀子·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说文解字015(说文解字须)(12)

说文解字015(说文解字须)(13)

3.引申二:嘴巴、动嘴巴(吃喝、说话)

“须臾”一词也被用于代指“嘴巴”,进而引申到“吃喝、说话”动作一一嘴巴动则须臾动,须臾动即嘴巴动。

《仪礼·燕礼》载“寡君有不腆之酒,以请吾子之与寡君须臾焉,使某也以请。”这里的“须臾”就是“喝”酒。

《文选·离骚》载“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须臾以相羊。” 李善注引王逸曰:“须臾、相羊,皆游(逍遥)也。”这个解释是不对的,聊须臾就是聊天耍(动)嘴皮子。

4.引申三:寿命、长寿

古人不怎么甚至不剪身体毛发,年纪轻轻就蓄长胡子,所以往往是“须臾”越长表示年龄越长。

《汉书·贾山传》载‘愿少须臾毋死,思见德化之成也。’‘少须臾”即少寿命之意。​

说文解字015(说文解字须)(14)

(文中图片均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渣渣灰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