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甘肃省的最东部

世界上黄土层最深厚的地方

雄伟广袤的高原腹地

用亿万年的时光

凝塑出庆阳最厚重、卓然的风骨

甘肃庆阳是怎么的一座城市(一座低调却有料的甘肃小城)(1)

▲庆阳黄土地貌 摄/陈明

坐落于陕甘宁三省的交汇处

在黄土塬上繁衍生息

这座甘肃低调的西北小城

虽不像敦煌、嘉峪关那样名声在外

却是在无数个小故事里

藏着几千年的人文史

甘肃庆阳是怎么的一座城市(一座低调却有料的甘肃小城)(2)

制图 Paprika

周先祖不窋曾在此教民稼穑

中医鼻祖岐伯曾在此与轩辕黄帝论医

义渠人傅介子智斩楼兰王,打通丝绸古道

狄仁杰抚和绒夏,安民兴业

范仲淹寄情边塞,佳作传世

甘肃庆阳是怎么的一座城市(一座低调却有料的甘肃小城)(3)

黄河古象成为中国化石珍宝

中国“第一块旧石器”出土于此

几千年的华夏农耕文明

绘就出一副深沉的历史画卷

它就是低调有料的西北小城——庆阳

甘肃庆阳是怎么的一座城市(一座低调却有料的甘肃小城)(4)

周祖启蒙,农耕之源

东倚子午岭,北靠羊圈山,西接六盘山

东、西、北三面隆起,中南部低缓

马莲河与柔远河在此交汇

北高南低的簸箕型地形

使得庆阳如张开的怀抱

容纳了两千万年

不间断从西北内陆飞来的沙尘

于是号称“天下黄土第一塬”的董志塬诞生

甘肃庆阳是怎么的一座城市(一座低调却有料的甘肃小城)(5)

▲大美子午岭 图/《寻根庆阳 》

复修后稷之业,周道之兴自此始。

4000多年前,周先祖不窋带着部落,离开中原,来到了甘肃庆阳这片适宜发展农耕的黄土塬上。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因擅长农业而被载入史册的周人始祖弃的后代,不窋教民稼穑,开荒辟地,壮大部落,农耕文明在这里迅速发展壮大,周部族兴衰的基业在此奠定。

甘肃庆阳是怎么的一座城市(一座低调却有料的甘肃小城)(6)

▲黄土塬上的耕地 图/网络

几百年间,在庆城一带休养生息三代之后,不窋之孙公刘带领部族,向自然条件更好的董志塬南部迁移,在今宁县庙咀坪建都立国,是为“古豳国”,农耕文明在这里得到迅速发展与壮大。

甘肃庆阳是怎么的一座城市(一座低调却有料的甘肃小城)(7)

▲周先祖不窋雕塑 图/网络

这片黄土塬上,孕育了辉煌璀璨的华夏文明。

公刘率族在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制造农具、修整农田、种植五谷,《诗经》中《大雅·公刘》这首诗记录的,便是这史诗般的故事。与此同时,《诗经·豳风》则更完整的记录了古豳地(庆阳)当时的农牧生活日常。

甘肃庆阳是怎么的一座城市(一座低调却有料的甘肃小城)(8)

▲早春的蒲河川。夏商时期,蒲河川谷就开始了垦荒植谷的早期农耕。摄影/汪琳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跻彼公堂,称彼兕觥(sì gōng),万寿无疆。”

《豳风·七月》是《诗经》311首诗歌里篇幅最长的一首,从耕田写到打猎,从采桑写到凿冰,从年初写到年尾。庆阳,便是这样一个醇厚自然、恭俭朴实的,从《诗经》中走出来的农耕故土。

甘肃庆阳是怎么的一座城市(一座低调却有料的甘肃小城)(9)

公刘之后,周人第13代祖先古公亶父率领部族陕西岐山一带,立国为周。古公亶父的曾孙周武王姬发,积蓄力量,广纳贤才,发动了牧野之战,灭商汤,开启了周王朝百年的恢宏历程。

甘肃庆阳是怎么的一座城市(一座低调却有料的甘肃小城)(10)

如今,庆阳享誉“陇东粮仓”的名号,在新时代展现着深厚的农耕魅力。周祖陵墓静卧庆城东麓山巅千年,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钟灵毓秀、多彩玲珑,周祖大殿、肇周圣祖牌坊、岐伯大殿、岐黄中医药文化博物馆等数十座古建筑依山就势而建,重檐飞角,错落有致,气势辉煌。

甘肃庆阳是怎么的一座城市(一座低调却有料的甘肃小城)(11)

甘肃庆阳是怎么的一座城市(一座低调却有料的甘肃小城)(12)

黑格儿影视 摄

中医始祖,岐黄故里

绵延伸展910平方千米的董志塬,黄壤千里,沃野弥望。根植于深厚的农耕文明,庆阳庆城县气候温和,水草丰美,盛产中草药,为传统医学的萌芽和发展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华夏中医始祖岐伯便诞生于此。

甘肃庆阳是怎么的一座城市(一座低调却有料的甘肃小城)(13)

公元前2600年左右,那时的人们在与自然和疾病的斗争中,不断探索着医疗经验。岐伯少而神灵,长而博识,先后跟随广成子、赤松子等仙人学习医术,术业有专攻,成年后的岐伯,医学理论和临症技术精湛高超,治病无不奇验。

甘肃庆阳是怎么的一座城市(一座低调却有料的甘肃小城)(14)

▲岐伯雕像 图/网络

岐伯花费毕生精力研究中医之道,著作无数。巡游于此的轩辕黄帝,慕名拜访,论医问政,并拜岐伯为师,一同探讨中医之道。岐黄论医,诞生了中国历史上时间最早、最完善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蓝本、奠定了中华医学理论基础,史称绝世巨著。

甘肃庆阳是怎么的一座城市(一座低调却有料的甘肃小城)(15)

而这次的会谈,使中医有了另一个响亮的名字——歧黄之术。后世杰出的医学家,莫不以《内经》为宗旨,救死扶伤,惠及黎庶。《黄帝内经》作为古代人体科学领域里独树一帜的存在,使庆阳成为中华医学的发源地,有了“岐黄故里”的悠远名号 。

甘肃庆阳是怎么的一座城市(一座低调却有料的甘肃小城)(16)

霜林浸染,风骨依存,在庆城周祖陵森林公园广场前,中医始祖岐伯的塑像巍峨屹立。岐黄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内“世界最长的中医学画卷”,刻画传神,荟聚5000年中华中医药历史的博大与厚重。药王洞养生小镇,发扬中医药文化魅力,城垛、车辙将熠熠生辉的历史重现。

黄天厚土,能源新都

说甘肃贫瘠的人,一定不知道庆阳。如果说黄土高原是上苍馈赠给中国的厚礼;那么庆阳,便是黄土高原馈赠给甘肃的厚礼。

甘肃庆阳是怎么的一座城市(一座低调却有料的甘肃小城)(17)

大约距今1亿3千万年前,庆阳森林茂密,拥有巨大的湖泊——庆阳湖,当古生物灭覆于黄土之下,那些消失的生命,在漫长的时间里,发生了一系列复杂变化,有些机缘巧合,成了古生物化石,“黄河古象”、中国“第一块旧石器”皆出土于此。而大多数成为了地底黑色的宝藏——煤炭与石油。

甘肃庆阳是怎么的一座城市(一座低调却有料的甘肃小城)(18)

作为中国第二大能源资源大市,庆阳已查明煤炭资源预测总储量2360亿吨,占甘肃全省预测储量的九成以上,占全国煤炭预测储量的4.23%,按照每年生产1亿吨煤炭来算,至少可以开发786年;已探明油气总储量超过50亿吨,能源储量丰富。每年,庆阳油气产量千万吨,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

甘肃庆阳是怎么的一座城市(一座低调却有料的甘肃小城)(19)

人文荟萃,文化多姿

作为历代民族文化交融之地,庆阳的文化虽接近关中,但又区别关中,精彩纷呈。根植于深厚的华夏农耕文明,庆阳在这片土地孕育出灿烂的文化。

甘肃庆阳是怎么的一座城市(一座低调却有料的甘肃小城)(20)

luoluoivy 摄

这片黄土塬也沉淀了多彩的民间艺术和厚重的民俗文化,香包、刺绣、剪纸、道情皮影、陇东民歌等在这片黄土地上生根发芽。

甘肃庆阳是怎么的一座城市(一座低调却有料的甘肃小城)(21)

甘肃庆阳是怎么的一座城市(一座低调却有料的甘肃小城)(22)

▲南梁腰鼓。摄影/王文彪

甘肃庆阳是怎么的一座城市(一座低调却有料的甘肃小城)(23)

顶着“陇东粮仓”的光环,加上农耕文明发源较早,由此注定了小麦的王者地位,和当地人的饮食习惯。庆阳人以面粉为原料,创造出了不少风味独特的小吃,或为主食,或为辅食,种类繁多。饸烙面、臊子面、剁荞面、洋芋糊糊等广受人们的喜爱。

甘肃庆阳是怎么的一座城市(一座低调却有料的甘肃小城)(24)

甘肃庆阳是怎么的一座城市(一座低调却有料的甘肃小城)(25)

黄壤千里,沃野弥望

当这座城饱含人文底蕴

春生夏长时,她是麦浪翻滚,碧波万顷

秋收冬藏时,她是苍莽壮阔,烟火人间

塬上房屋,错落有致如诗如画

香包刺绣、道情皮影、陇东民歌

两千多年前,先民用《诗经》记录庆阳

今天人们谱写新的庆阳,继续为她歌唱

这里,就是大美庆阳

转载自微游甘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