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夏天,一盘清爽可口的凉拌海蜇丝,成为不少人的心头爱。但你是否想过海蜇丝也有假?

凉菜要注意哪些(这种常吃的凉菜)(1)

图片来自东方IC

海藻酸钠 硫酸铝铵 无水氯化钙=海蜇丝?

据杭州日报消息,4月22日,湖州市公安局食药环支队在农贸市场抓获袁某等3名嫌疑人,现场查扣“人造海蜇丝”300余斤。

据袁某等交代,这门生意是去年6月开始做的,他们知道人造海蜇丝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但因为成本低,销路不错,就干了快一年。这些海蜇全部是用化学原料人工合成,包括海藻酸钠、氯化钙、硫酸铝铵等。

凉菜要注意哪些(这种常吃的凉菜)(2)

长期食用这些化学原料制成的“假海蜇丝”会致营养不良、神经衰弱,甚至傻掉!

海藻酸钠是一种增稠剂,在糖类、面点、冰淇淋类食品中也有它的存在。是一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不过添加剂毕竟是添加剂,把添加剂当做食品来吃,就有些不合适了。扬子晚报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海藻酸钠含有较多的纤维素,虽然纤维素对人体有一定的好处,但吃得太多会影响营养素的吸收。在肠子内还会吸附其他食品中存在的铁、钙、镁、锌等矿物质,使这些营养素也不能被人体吸收,所以多吃可使人因缺乏多种矿物质而出现营养不良等症状。

而硫酸铝铵就是人们常说的铵明矾。这种材料中铝元素含量较高,长期食用会影响人体对钙、铁等矿物质的吸收,导致骨质疏松、贫血等。此外,长期摄入铝元素,能够影响甚至破坏人体的神经系统,使得神经衰弱的发生率明显提高,甚至使人易患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

经检测,贾某等人制造的“人造海蜇丝”中铝含量超标严重,达到600-800mg。

造假的“手艺”通过“拜师”学来

袁某交代,这样的“手艺”是“拜师”学来的,原料也是江苏常州的“师傅”独家提供的。

4月29日下午,湖州警方在常州当地警方的配合下抓获袁某“师傅”贾某,及同伙孙某、马某等3人。贾某说,包括袁某在内,还有很多地方的人在这里学艺、进货。

凉菜要注意哪些(这种常吃的凉菜)(3)

半成品假海蜇

当日,警方在他的窝点查扣“人造海蜇丝”成品及半成品1吨。贾某说,一年来他们共生产超过10吨假海蜇,其制作方法不难,就是把海藻酸钠、氯化钙、硫酸铝铵等三种原料按一定比例调和,再添加食品添加剂,经过化学反应后,就会形成所谓的海蜇丝。

凉菜要注意哪些(这种常吃的凉菜)(4)

警方在常州查获了这个假海蜇丝造假窝点。警方供图

一位参与抓捕的办案民警告诉记者,他们看到现场情况时也很吃惊!民房成了私人小作坊,里面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塑料桶。3人在作坊里正在生产加工“假海蜇丝”。湖州的执法人员在现场查扣了大量原材和“假海蜇丝”。后叫了一辆卡车将这些制假工具、产品拖回了湖州。

常州警方了解到,三名犯罪嫌疑人均是安徽人,其中两人是夫妻关系,一人是夫妻俩雇的小工。夫妻俩在常州做南北货生意,但“假海蜇丝”流向哪里目前湖州警方还在进一步审理。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靠生产假海蜇丝,贾某等人非法获利超过10万元。

真假海蜇丝该如何鉴别?

凉菜要注意哪些(这种常吃的凉菜)(5)

左图中:左边的是假海蜇丝,几近透明;右边的是真海蜇丝,淡黄色。

看外观:

假海蜇丝通体透明,无味道,韧性很强,用手轻轻拉扯不易断,把它从水中捞出来放上一阵,会如透明胶带一样柔软。

真海蜇丝呈白色或淡黄色,有色泽,无红斑和泥沙。

闻:

真海蜇丝有腥味;假海蜇丝气味独特,没有腥味。

最后用手摊开海蜇丝,越大、越白、越薄越好。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杭州日报、扬子晚报、都市快报

| 本文转自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

微信推出了新功能你知道吗?

升级到最新版后,

可以选择微信公众号置顶了。

欢迎把每经小编置顶,

第一时间接收内容推送,

麻麻再也不用担心我抢不到沙发了。

点开本文章右上角,选择查看公众号▼

凉菜要注意哪些(这种常吃的凉菜)(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