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减法的性质(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35例3、例4,完成P35“做一做”,P36~37“练习九”第5、6、10*题。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的读写法,能正确地读写小数。

2.经历小数的读、写过程,体验迁移比较的学习方法。

3.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尝试读小数,体验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地读小数,掌握小数的写法。

▷教学难点

正确读写小数中有“0”的情况。

▷教学准备

课件,写有小数的卡片(以教科书第35页“做一做”的内容为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以下信息。(出示课件)

师:有同学笑了,想一想,这样写符合实际吗?

师:这些数据都少了“一点”,(课件逐题点上小数点)这样才靠谱。那么这些小数该怎么读写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板书课题: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读一组因掉了小数点的数而引人发笑的信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体会到小数点的重要性,自然地引发思考,从而引出要学习的课题:小数该怎样正确地读才不会闹笑话?

二、创设情境,学习小数的读法

1.课件出示教科书P35例3的主题图。

(1)学生尝试读小数。

师: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古钱币的高、厚、重分别是多少吗?试着读一读。(出示古钱币的相关数据)

(2)学生在自己读的基础上,展开小组交流,看谁读得更准确。

【教学提示】

教学中要把握读小数的关键“依次读”,并与整数读法进行对比:读整数时要读出计数单位,而读小数部分时按顺序依次读出数字就可以了。

师: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都尝试着读了这几个小数,交流的结果如何呢?请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是怎么读的。

【学情预设】因为在第一节课“小数的意义”和整理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时,学生已经有了读小数的经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读小数的问题不大,可能有少部分学生在读两位小数的时候会将小数点后的数读作几十几,这个时候可以让学生看看书上0.58的读法,从而总结出小数的读法。

【设计意图】教师呈现出古钱币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利用“小数的初步认识”中的读数经验自己读一读,进一步明确小数的读法。为学生自己总结小数的读法,创造充分的条件。

2.总结读法。

师:这几位同学都读对了。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读小数?读小数时需要注意什么?

(1)先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再全班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读,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预设2:要把小数点读出来,读作“点”。

预设3:整数部分为0的,先读“零”。

(2)师:这个小数怎么读?(板书:0.00290)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读作零点零二九零或零点零二九。教师纠错并强调:整数部分是0的读“零”,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0都要读出来。

教师板书:读作:零点零零二九零

(3)引导学生总结出读小数的方法:读小数时,先读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再读小数点,小数点读作“点”;最后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从左往右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要读出几个零。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给学生充分学习、思考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进一步学习小数的读法。利用教科书中的提示,让学生学会学习,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这个环节中还要引导学生注意读小数中有“0”的情况。和整数中的情况对比,整数中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0”只读一个零;而小数部分有几个“0”就要读几个零。

三、引入生活情境,自主学习小数的写法

1.课件出示教科书P35例4。(教师朗诵例4给出的一段话。)

(1)师:听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想说的?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平均气温上升,说明环境受到了污染,我们要保护环境。(你说得真好!我们要爱护环境,爱护环境从我们每个人做起。)

【教学提示】

能够正确地读小数、掌握小数的写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一定要给学生充分学习、思考和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来经历小数的读、写过程,自主总结并概括出方法。

(2)师:读出这段话中的小数,你能将这些小数改写成数字的形式吗?试一试。(若学生在写小数时遇到困难,可单独指导。)

2.交流、总结小数的写法。

(1)指名学生到黑板上写出来。

小数的写法:

一点四 写作:1.4

五点八 写作:5.8

零点零九 写作:0.09

零点八八 写作:0.88

(2)师:结合自己写小数的过程想一想,应怎样写小数?

【学情预设】预设1:整数部分是零的,整数部分就写0,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个数字。(说得不错,有补充的吗?)

预设2:不要忘记点小数点。(对,一定要注意哟,忘了的话会闹笑话的。)

(3)师生共同总结写小数的方法: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写出,整数部分是零的就写0,然后在整数部分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在小数部分从左往右依次写出每个数字。

【设计意图】教师以朗诵的形式将信息呈现出来,让学生交流想法,渗透环保教育。放手让学生自己写出这则信息中的小数,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四、巩固应用,解决问题

1.教科书P35“做一做”第1题。

逐一出示卡片,全班齐读。

2.独立完成教科书P35“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换检查。

3.教科书P36“练习九”第5题。

(1)学生自己读一读。

(2)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在读数中了解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有意识地借助教科书中的素材,安排“读一读”,使简单的读写小数的练习活动变得丰富、生动、有趣。充分发挥教科书文本资源的教育作用,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4.教科书P37“练习九”第6题。

(1)学生独立写数。

(2)同桌交换检查,有错误的及时订正。

(3)说一说你在写数过程中了解了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小数的写法,准确率较高。

5.教科书P37“练习九”第10*题。

(1)小组合作,按要求写一写。

(2)集体交流订正。

【学情预设】第(3)题是写与0有关的数,可能有些学生会写出错误答案,如:38.05等,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和整数中的情况对比,讨论得出什么情况下写的数是“0不读出来且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

【设计意图】通过第10*题的按要求写小数,进一步巩固小数的数位顺序,加深学生对数位的理解,同时对小数的大小有初步了解。

【教学提示】

练习中要注重发挥不同情境的作用,促进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小数的意义。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

▷教学反思

教师在教小数的读、写方法时,不直接告诉学生方法,而是让学生先独立尝试,然后同桌合作互相学习、互相指正。当学生在自己经历了思考并产生困惑的时候,就把被动学习变为了主动学习。对于学生而言,读、写小数的难点在于有“0”的情况,这节课的学习中,始终要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况,比较整数读、写和小数读、写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建立起新的概念。通过一个个生活情境,让学生能够更直观、有效地学习,有效地落实本节课的重点,真正地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