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当演员磨练演技(如何靠演技换)(1)

怎样当演员磨练演技(如何靠演技换)(2)

前面的话:

今天,一位朋友对我的文章提出了善意的提醒,避免受众面过小,没有什么关注度。

第一,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表达过,影响思维认知类似的、相近的人比较容易,交流也没有障碍,为什么还要付出额外成本迎合不同质的人呢。

第二,希望这里能成为个人的自留地,能放下责任说点真话,展示真实的自己,留点思维的真空。相反,这也并不代表在生活工作中不去广交朋友。

第三,搜集观点,记录知识很容易,但是培养逻辑,锻炼思维有些难。我会努力让自己的文章更加易读上口,毕竟刚刚开始,给自己些许适应期。

怎样当演员磨练演技(如何靠演技换)(3)

正文: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如没演技,完全没戏。

不仅要学会伪装,更要学会包装。伪装是用来保护自己,包装是用来营销自己。

怎样当演员磨练演技(如何靠演技换)(4)

怎样当演员磨练演技(如何靠演技换)(5)

有人讲,会做的不如会说的,这话说的有些过于绝对。但是,我们决不能忽视,“演技”也是一种必备的技能,当你和他人能力相差无几,往往是演技派决胜而出。

罗振宇曾经讲过一件事,有6个留学生被分到了一个项目组,是5个中国人和1个印度人。大家进行了分工,中国留学生有做实验的,有写程序的,有统计数据的,印度同学说,那我来负责汇报吧。

于是整个项目期间,印度同学什么都不干,只负责向导师汇报进度,而且每次总能够得到导师的热情赞赏。最后,虽然项目成效一般,但是凭借印度同学的“展示能力”,项目竟然获得学校的头奖,学校还授予印度同学优秀项目负责人。

这下中国同学不干了,找到印度同学质问道:重要的事情我们都做了,最大的荣誉却归你。印度同学也挺有理,反问:so what?难道展示汇报不是最重要的工作吗?

我们可以指责印度同学的滑头,但不可否认,这就是现实的写照。职场晋升,一定是处心积虑精于表演;情场得意,一定是主动出击熟于套路;商场胜出,一定是博人眼球善于包装。

友情提示:如果你是刚入职的新手,建议还是少些言语,先把事情做好,因为一开始大家对你不熟,往往是以“事”作为评判标准的,可不要上来就口若悬河,夸夸其谈。

演技到底是什么?

演技是什么?演技说到底就是交流中的表现力。

演技用于包装,就是四两拨千斤,以小博大。

演技用于伪装,就是乾坤大挪移,以假乱真。

怎样当演员磨练演技(如何靠演技换)(6)

怎样当演员磨练演技(如何靠演技换)(7)

演技自然是由内而外的,就看你能不能清晰、有吸引力的展示你的想法,调动别人注意,并且增强彼此之间的情感能动,进而达成目标。

以前总是受领导批评,教育搞不好,汇报做不好,就连谈心都进入不了状态,安排工作调动不了激情。

我自己也常常反思,其实,以上问题都可以划归一类,演技不够好,自己的观点就无法影响对方。

有的领导常说,工作是工作,感情是感情。这个话可要辩证的理解。

工作和感情是不能一分为二的。既不让感情影响到工作,又要在工作中注入感情,这才是努力的方向。

没有感情,何谈演技,何谈交流呢。

演技有没有逻辑思维支撑呢?

演技有没有逻辑思维支撑呢?演技当然有逻辑思维支撑,而且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引出下文之前,先要给演技做一个边界设定,也就是哪些归演技负责,哪些不归演技负责。

1.内容中的客观事实不归演技负责(产品质量)

2.你想要达到的目标不归演技负责(产品定价)

3.你传递的方案答案不归演技负责(产品售后)

因为,演技是营销过程,可不是整条流水线,产品质量、产品定价和产品售后,这些问题都是在show time之前需要完成的工作。

那么,演技到底该负责些什么呢?

1.演技负责把你所要表达的内容重新整合包装

2.演技负责加深用户的交流沟通增进情感链接

3.演技负责通过适当的表现形式增加营销杠杆

这也是我们下面要着重要展开介绍的三个部分。

怎样当演员磨练演技(如何靠演技换)(8)

怎样当演员磨练演技(如何靠演技换)(9)

从思维视角做个总结:提高演技,需要用好故事思维、移情思维和协同思维。

一、讲好故事,需要故事思维

讲故事胜于讲道理,讲好一个故事,可以赋予冰冷数据以温情,可以触及内心深处真善美。讲故事不是天赋,不是技能,而是可以学习培养的思维方式。

首先,我们认识一下相关的概念

什么是故事思维?就是利用故事元素的重组包装,调动主观的情绪,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影响他人。

什么是故事元素?一个好的故事需要具备背景、冲突、问题和回答四个元素。

怎样当演员磨练演技(如何靠演技换)(10)

用最近比较流行的一部电视剧《功勋》之能文能武李延年举个例子,里面有一个片段是李延年在处理“小安东”逃离部队事件时的教育动员,这里面就蕴含着故事思维:

李延年首先提出了“张二妞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女人能让张安东连命都不要”这个问题,而后讲述“张安东和张二妞的救命抚养恩情”这个背景,接着刻画“入朝以来的所见凄惨景象”这一现实冲突,最后通过回答来深化教育意义,把全连官兵思想统一到“把美国鬼子打回到谈判桌前”的坚定意志上来。

背景,就是介绍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信息。

冲突,就是体现剧情的反转、预期的落差、选择的艰难等等转折内容。一帆风顺的故事没有吸引力,一帆风顺也就意味着平淡无奇,只有剧情反转才会让人记忆犹新。

问题,就是表达主人公在思考和决策上的关心关切。

回答,主要是完成对问题的回应,阐述解决方案以及带来的结果判断。

其次,我们如何运用故事思维

上面我们说过,故事思维是通过对故事元素的“重组”和“包装”来调动情绪,增进效果的。那么,都能够怎样“重组”和“包装”呢?

“重组”就是将背景、冲突、问题和回答四个元素调整位置或重复运用。

故事元素的组合变换能够呈现出多种表述方式,常见的有传统型、忧虑型、强化型等等。

怎样当演员磨练演技(如何靠演技换)(11)

怎样当演员磨练演技(如何靠演技换)(12)

传统型是最常用的讲述方式,逻辑结构是按照“背景-冲突-问题-回答”的顺序展开的,是描述标准性故事的常规渠道。比如“乌鸦喝水”“掩耳盗铃”等耳熟能详的故事都是按照这个逻辑展开的。

忧虑型是寻求共识的讲述方式,逻辑结构是按照“冲突-背景-问题-回答”的顺序展开的,是化解一般性矛盾的有效办法。通过表达冲突或忧虑,率先获得受众的理解和共情,而后再介绍背景、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使对方更容易接受。

强化型是强化认同的讲述方式,逻辑结构是按照“问题-背景-冲突-回答”的顺序展开的,是贯彻指向性答案的重要手段。李延年教育动员的例子就是按照“问题-背景-冲突-回答”的顺序展开的,通过有力的问题来引领故事,更容易带动共同思考。

当然,重组的样式非常多,不仅4个元素的排序可以重组,部分元素还可以通过反复运用实现重组,比如,用冲突套着冲突,更能增进故事剧情的跌宕起伏。

在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大多数的交流内容是可以用故事思维进行重组的,夫妻沟通、课堂教育、布置任务、汇报工作等等。

我们不妨回顾一段经历来简单重组变化一下,看有没有效果变化。

很遗憾,我以前语文学的不好,不会写作文,都是在生拼硬凑的“举例子”,没有学会用故事思维让例子“变生动”。

故事思维也讲究“包装”,它更像是故事技巧,对故事进行渲染增色。

怎样当演员磨练演技(如何靠演技换)(13)

怎样当演员磨练演技(如何靠演技换)(14)

要善于运用“排比句式”强化故事情节的贯通力,尤其在回答的时候,能够强化答案力度程度。

要善于运用“重复手法”增进故事传递的推动力。感觉一次“为什么”的力度不太够,索性多来两次“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要善于运用“艺术勾勒”深化故事场景的感知力。之前有幸和一位名家交流,未征得他人同意不好透露姓名,但是,和他交流真的会有一种向往感、崇拜感。每一次短暂的交流,都是视觉听觉触觉的盛宴,把故事场景渲染成一副美丽的图面,举起红酒,颜色都是格外通透,充满韵味。

要善于融入“个人魅力”增进故事输出的象形力,作为故事的主讲者,你的一颦一笑都能将人代入到故事的情感旋涡当中去。

二、当好听众,需要换位移情

如果说讲好故事是一种传情,那么,当好听众就是一种移情,通过传情和移情来促进共情。

怎样当演员磨练演技(如何靠演技换)(15)

怎样当演员磨练演技(如何靠演技换)(16)

在日常交流中,必然要有倾听,但是不同的倾听方式会带来不同的交流效果。

我们很多人在倾听的时候都容易走进几个误区:

第一,把他人倾诉的时间,当成自己预备的时间,始终保持“发言”和“准备发言”的攻势状态。这根本就不是在倾听啊。

第二,我们确实是在听他人说话,但是,是在思考他人提出的问题准备回答,或者是寻找他人说话中的毛病准备还击,这也不是倾听,而是居高临下的教育。

之所以出现不正确的倾听,主要是我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用自己的模式过滤一切,用自己的经历解读别人的生活。

作为倾听者,不能仅仅是为了施加自身的影响,这样会让原本平等的交流出现被操纵的感觉,增加排斥感,缺少安全感。

除了物质,人最大的生存需求源自心理,即被人理解、肯定、认可和欣赏。

怎样当演员磨练演技(如何靠演技换)(17)

怎样当演员磨练演技(如何靠演技换)(18)

做到移情,就是要多听别人说话,多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聆听,想要影响他人,就要先做好被对方影响的准备,在影响对方之前先被影响。

适当的点头、微笑和赞许,都能增进交流中的情感流通。

三、做好演讲,需要边演边讲

打仗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交流同样可以认为是一种思想上的交锋。故事思维是排兵布阵,换位移情是攻心为上,边演边讲就是要搞好协同协作。

怎样当演员磨练演技(如何靠演技换)(19)

怎样当演员磨练演技(如何靠演技换)(20)

如果你是在授课,就尽量调动音乐、视频作以辅助,学会随着故事情绪发展而变化情绪,随着故事节奏缓急而调整语音语调语速,随着故事内容张力而调配肢体动作,全方位不间断的保持受众的专注程度。

如果是日常交流,就尽量选择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适当的环境下,调用适当的资源,为你助攻。

如果真的是偶遇交流,那就请有效利用故事思维和移情思维吧。但是,成功都是主动争取来的,除非你有其它的成功之道。

哪有什么机缘巧合,满满都是蓄谋已久。有时候,真要学学那些老司机的撩妹秘籍,会有收获。

你能发现,成功的人绝不会坐等机遇的投怀送抱,而是看准时机后的当仁不让;你也能发现,成功的人,敢于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鸿鹄之志,而不在意周边燕雀的纷纷扰扰。

怎样当演员磨练演技(如何靠演技换)(21)

有的时候真应该多学学怎么去当老师。我说的不是大学老师,而是幼儿园老师,小学老师。每次看到他们手舞足蹈的教学生学习,真的是演技爆棚。

不要不好意思,可以把交流当成一种艺术来体悟,当成一件艺术品来欣赏。

怎样当演员磨练演技(如何靠演技换)(22)

后面的话:

知识学习容易,思维学习不易,且行且珍惜。

如果觉得文章有点帮助,请点击“在看”并“收藏”。

欢迎留言交流,留下宝贵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