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1
植物组培的定义
通常我们所说的广义的组织培养,是指通过无菌操作分离植物体的一部分(即外植体explant),接种到培养基上,在人工控制的条件进行培养,使其生成完整的植株。原理:利用细胞全能性(cell totipotency),也就是植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携带有一套完整的基因组,并具有发育成为完整植株的潜能[1]。
N2
植物组培的优点
1、可进行无性繁殖
对一些生产上难以进行或者不能进行无性繁殖或代价很高的植物,如珍贵花木,稀有名贵药材,在组培的特殊条件下,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大量脱毒苗。
2、组织培养能够保持母本的优良特性
也就是说,母本植物性状优良,外观漂亮,组织培养出来的植株,一定也会开出一模一样的花来,发生变异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3、去病毒
目前许多植物病毒病较为严重,经过种子育苗或扦插等方式获得的种苗,会产生很多问题,连年种植会导致病毒积累严重,草莓植株矮化,根系枯萎,果实少并且畸形果多,草莓因为病毒感染减少至少达到20%以上[2];再如花卉,原母本花朵又大又漂亮,通过种子育苗或扦插后长出的新植物开花会出现花朵颜色分化,或红、或粉,直接影响观赏和出口业务。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借助一定的组培仪器设备可以进行脱毒,使之成为无毒的种苗,保证了遗传的稳定性。
4、复壮品种
对于长期使用无性繁殖,并开始退化的花卉品种,采用组培方法繁殖,可使个体发育向年轻阶段转化。
5、植物细胞制药
许多高等植物的次生代谢物是重要药物,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培育植物的某些器官或愈伤组织,并筛选出高产高合成能力的细胞株系,以进行工业化生产。许多药用植物,如人参、长春花、紫草、甘草、紫杉、银杏和黄连[3]等,其细胞培养均十分成功,如紫草宁(又称紫草素)在培养细胞中的含量可达12%、小蘗碱13%、人参皂苷7%[4]。
此外利用植物悬浮细胞、组织作为植物生物反应器表达外源药用蛋白或疫苗[5],可解决许多药用蛋白和疫苗来源问题,并降低生产成本。
6、培养物质贮藏和制备人工种子
在液氮(-196℃)条件下,加入冷冻保护剂,可降低组织培养物的代谢水平,有利于细胞、胚状体、试管苗、愈伤组织等长期保存。
“人工种子”[6]是指以胚状体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的种子,在适宜条件下能萌发长成幼苗。
7、组织培养能够通过人工去控制培养条件
不会被天气、季节等难控因素限制,因此它也具有生产效率高的优点,能够有效减少人力、财力的支出。
8、节约繁殖材料,繁殖速度快
采集一小部外植体,在合适的条件下经过离体培养,一年内就能繁殖出成千上万株苗。
9、节省土地
组培材料是放在组培瓶或试管内培养的,通常一间30平方米的培养室就能摆放1万多个组培容器,可以繁殖几万株苗,而且周转快,全年均可连续培养。
N3
组培材料的选择
植物组织培养的外植体是指从植株切割下的一个器官或者组织。是植物组织培养工作的第一步。根据培养方法、培养目的和植物本身的物种特性,外植体有不同的采集方法,正确的选择外植体对组培能否成功的影响很大。外植体的选择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选择健壮的植株
组织培养用的材料,最好从生长健壮的无病虫的植株上,选取发育正常的器官或组织。因为这些器官或组织代谢旺盛,再生能力强,培养后比较容易成功。此现象可能是由于外植体内部的植物激素水平能够在接种后得以维持所致。
材料采摘要在晴天,最好是中午或下午取材料,决不要在雨天、阴天或露水未干时取材料。因为健壮的植株和晴天光合呼吸旺盛的组织,有自身消毒作用,这种组织一般菌较少。
2.选择最适的组织
花卉组织培养中经常选取茎尖作为外植体,这样不仅成活率高,而且生长速度快,增殖率高,携带细菌数量较少,在器官建成上也更为容易,因此是经常采用的部位。再比如花药培养应在花粉发育到单核靠边期取材,这时比较容易形成愈伤组织。此外,嫩叶、花蕾等携菌量较少,容易形成愈伤组织。相比之下,生长时间较长的块茎、鳞茎、球茎等,往往由于携菌量较多,不易消毒而难以培养成功。
3.选择最适的时期
组织培养选择材料时,要注意植物的生长季节和植物的生长发育阶段。一般进行快速繁殖时应在植株生长的最适时期取材。百合在春夏季采集的鳞茎、片,在不加生长素的培养基中,可自由地生长、分化,而其他季节则不能。叶子花的腋芽培养,如果在1月至翌年2月间采集,则腋芽萌发非常迟缓,而在3-8月间采集,萌发的数目多,萌发速度快。
4.选取适宜的大小
建立无菌材料时,取材的大小根据不同植物材料而异。材料太大易污染,也不需要;材料太小,多形成愈伤组织,甚至难于成活。一般选取培养材料的大小为0.5~1.0cm2,胚胎培养或脱毒培养的材料,则应更小。
参考文献
[1]莽克强.植物组培快繁[J].生物技术通讯,2015,(第4期).
[2]段志坤.我国南方草莓育苗技术[J].科学种养,2020,(第5期).
[3]赵玉平,杨夏,高峰丽.植物细胞制药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2).
[4]吴冬雪,王秋颖,王淑敏.人参皂苷的仿生提取研究[J].分析试验室.2021,40(2):145-149.
[5]杨晶,李天航,熊丽东.植物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J].生物工程学报,2009,25(5):650-657
[6]刘福平,张小杭,崔寿福.植物人工种子研究概况[J].江西科学.2015,33(4):484-4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