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更加自觉传承好发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进入新时代,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诚信建设,作出一系列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重大决策部署。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强调要“积极推进诚信江苏建设”,明确提出“使法治和诚信成为江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显著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千年古邑如皋,这片襟江带海、文脉悠长的雉水家园,以“长寿之乡、花木之乡、教育之乡”闻名遐迩。近年来,如皋市委市政府深刻把握新征程新特点新要求,把诚信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守正创新推进文化立信、政府公信、改革护信、全民守信,以全周期管理方式打造“诚信如皋”金字招牌,切实为发展立基、为治理赋能、为城市铸魂,努力在县域层面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优势魅力。如皋连续三年获全省县(市、区)政务诚信专项考评第一等次,涌现出“信义母亲”丛慧玉、“信义小伙”陈伟等一批诚信楷模,“微笑之城、大爱如皋”等品牌影响持续扩大,一座“诚信之城”在雉水大地巍然耸立。

一、放眼全局的关键之举

大力推进诚信建设,是如皋放眼全局、审时度势作出的科学决策,是顺应环境新变化、回应群众新期待的战略抉择,是推动县域发展、创新基层治理的重要突破口。恰如如皋市委书记何益军所言:“诚信建设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之举,将对如皋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四两拨千斤’的系统性效应。”

引领“信风尚”,推动文明城市再上台阶。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千百年来,“乐善好施、诚信为人”的文化基因在如皋人血脉之中流淌不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皋顺应时代特点,激活文化基因,将诚信品格融入文明创建、城市发展,使之成为最为鲜明的城市底色。如皋于2017年、2020年连续两届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实现城乡环境、市民精神面貌全面优化,城市硬实力、软实力显著提升。当前,正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全力摘取这一“皇冠上的明珠”。只有更大力度发掘诚信基因,培育诚信文化,擦亮诚信品牌,才能不断壮大文化软实力,提高城市社会文明程度,在高手如林的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中脱颖而出。

激发“信动力”,巩固区域发展竞争优势。诚信是市场交易的基本精神。良好的信用,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增进社会合作、提高配置效率。社会信用状况,是评价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准,是区域发展竞争力的重要体现。2021年,如皋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32.41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6201元,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县(市)第21位。当前区域竞争日益激烈,要实现“挺进县域二十强”目标,一个重要方面是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形成更加鲜明的比较优势,不断提高区域发展核心竞争力。越是竞争激烈,越要强基固本,越要彰显地域特色、突出文化优势。如皋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就是要夯实区域发展的信用根基,打造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一流营商环境,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保障。

擦亮“信名片”,强化市域治理道德支撑。诚信是和谐社会的基石。良好的诚信环境,是防范矛盾风险的系统免疫。近年来,如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五治”融合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城市,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实践表明,德治教化是最低成本的治理,诚信文化是最为持久的力量,诚信建设是最具价值的投入。如皋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就是把诚实守信作为德治教化的核心支撑,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让市域社会治理建立在更高的道德水准之上,努力打造具有鲜明地域标识的德治品牌,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系统融合的推进之策

诚信建设具有涉及范围广、行动周期长、细节要求高等特点,需要运用战略思维、系统思维,以整体谋划、科学施策取得实践成效。如皋立足自身优势,紧扣时代主题,与时俱进创新载体方式,推动诚信建设与文明创建、政务服务、民生改善融合起来,让诚信成为最美底色、最靓名片。

以文化人:让传统美德焕发生机。如皋迎春桥上镌刻着一副古老对联——“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道出这座古城的至善底蕴。吕岱、胡瑗、沙元炳等如皋先贤名士的诚信故事,更是传扬至今。以古鉴今,如皋将诚信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大力培育和弘扬诚信文化,让诚信理念扎根市民内心深处。在这里,诚信故事耳熟能详,诚信文化耳濡目染。吴窑镇道德讲堂上,既讲述“宋濂借书”“一诺千金”等诚信故事,又传扬“中国好人”陈伟“打工还债”的信义事迹。在陈伟看来,他的做法不过是“从小受到家乡淳朴民风的影响”。还有扛钢管替亡夫还欠款的“诚信妻子”施建银、打工8年替亡子还债的“信义母亲”丛慧玉、代买中10万元不动心的“诚信姐”张春红等典型人物接续涌现,让诚信之花在这片土地上竞相绽放、璀璨夺目。千百年传承至今的诚信基因,已然化作这座文明之城的温暖底色。

主题实践:让诚实守信蔚然成风。如皋以诚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着力建设可见可感的诚信城市。漫步如皋街头,诚信格言标语随处可见,许多商店门前立着诚信经营的牌子、窗上贴着“志愿服务角”的标志;在社区、乡村,遍布挂满好人事迹的诚信文化长廊和张贴着村民“善行义举榜”的宣传栏,崇尚诚信的浓厚氛围扑面而来。打造“皋诚同行”品牌,积极开展诚信文化进公共服务领域、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网络等“六进”活动,引导人们“知诚信、讲诚信、守诚信、用诚信、护诚信”。安定小学将“诚信队会”“诚信班会”开到社区、街道、敬老院,熏陶学生诚信立人。学校自2014年开张的“诚信书屋”,由学生自己选书、结算、找零,至今没有少一本书、一分钱。通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如皋先后培育40个诚信文化示范村、2个“南通市诚信示范街区”、5个南通市级“诚信邻里”示范点。

激励约束:让制度规范成为习惯。在如皋,“诚信”不仅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也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市税务部门与农商行创新推出的“仁心享贷”等无抵押免担保纯信贷产品,为诚信企业和个人提供信贷支持。高明庄社区建立诚信家庭档案,实行诚信积分制,诚信家庭可享受集体场地租赁、评先优先、信贷优惠等政策,用道德尺子引导群众崇德向善。创新诚信机制体制,营造奖励诚信、惩戒失信的法治环境和政策环境,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通过构建“1 4 N”的制度框架体系,出台建立完善企业信用档案、建立对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机制等60余个制度性文件,以制度力量培育诚信自觉。通过打造“一库一网一平台”(即公共信用信息库、信用如皋网站、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法人和自然人信用基础数据的全覆盖,信用建设与政府行政管理、公共服务深度融合,推动诚信建设落实落细。

典型引领:让凡人善举照亮全城。如皋用心用情尊崇诚信典型,让身边的好人享有最高礼遇。走进爱心城市馆,200多位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映入眼帘;在定期举行的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上,好人榜样走红毯、戴绶带、拿证书,仪式感满满。市领导密切联系诚信典型,时常聊天交流,关心惦记日常工作情况、子女学习情况等,示范效果立竿见影。城乡各处设好人卡、好人榜、好人墙、好人长廊等,宣讲诚信故事、表彰诚信好人,彰显着如皋这座城市从上到下对先进人物的尊崇。同时,常态化开展“月度如皋好人”等道德典型评比活动,激励市民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强化“好人如灯,指引你我”的价值导向,兴起“人人学好人、人人做好人”的向上向善之风。

三、创新探索的规律之思

如皋诚信建设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探索,以点滴之功汇聚长期之效,奋力铸就一座“内诚于心,外信于人”的诚信之城。这一创新性引领性实践,深化了对诚信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统筹谋划,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新时代推进诚信建设,各级党组织是“主心骨”“定盘星”。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更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才能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构建诚信体系,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诚信政策制度,从而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如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突出顶层设计,确定“指挥员”、绘好“作战图”,推动诚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双挂帅”的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人员配备,明确工作职责,形成长效机制,全面统筹各项工作,形成协调各方、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多元共治,汇聚协调联动合力。推进诚信建设需要党委政府引领推动,也需要广泛的社会协同。为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市发改委、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管局、市域治理中心等部门联合构建更优的信用体系,在全省先行先试企业信用分类分级监管新模式。为加强公务员诚信体系建设,市委组织部会同纪委监委、检察院、法院、人社局等部门研究制定操作性强、保密性好的信息共享机制,对失信公务员从工资待遇、社保、医保等方面进行联合惩处,市委党校连续多年开设诚信相关课程。在诚信街区建设中,市场监管、物价、城管、商务、税务等部门联动协作,推动街区商户全面落实规范经营和门前“五包”相关制度,增强自我约束能力。

惩恶扬善,营造知信守信氛围。诚信建设既需要德治教化,也需要法治保障。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如皋着力健全信用信息联动共享网络,完善失信联合惩戒、守信正向激励制度。构建集信用制度、信用服务、政府监管和信用教育于一体的社会治理机制,织密呵护诚信品质的工作网络。在商超、市场、办事大厅等人流量大的地方设置诚信“红黑榜”,营造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诚信社会环境。

强化监管,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维护社会诚信,坚强有力的监管机制不可或缺。如皋以深化“放管服”改革和规范市场秩序为重点,创新打造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系统,建立覆盖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流程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落实重点企业执法司法“白名单”制度,推进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真正做到“无事不扰”和“无处不在”。从服务和监管两侧发力,对全市101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85家建筑企业进行试评价,着力构建统一规范、多级联动、精准高效的社会信用监管体系;出台联合奖惩实施方法,对守信主体在行政许可、招投标工程、资质审核、融资信贷等方面给予便利。依法全面归集公职人员各类信用信息,建立公职人员录用、评优、晋升、提拔信用核查机制,实现对公职人员全生命周期的信用管理。

四、深化拓展的进阶之道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协调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充分激发美德的力量、文化的力量、文明的力量。在新的征程上,诚信建设任重道远、大有可为。唯有把握时与势,驰而不息深化诚信建设,拓展范围领域,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自我超越,才能形成适应现代化要求的文明风尚、精神气象,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巩固新风貌,不断深化诚信培育实践。诚信建设覆盖面广、见效周期长,要把握道德养成规律,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战略耐力,把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结合起来,把试点示范和全面推广统筹起来,加快形成点线面结合的诚信建设整体效应。全方位做好诚信先进典型的培育选树工作,发挥好诚信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巩固放大见贤思齐、人人争当模范的良好道德氛围。进一步提炼总结搬经镇高明庄社区、诚信商户联盟等示范做法,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成熟经验。注重将行之有效的措施固化为制度,使之成为不断深化诚信建设的硬约束。更大力度做强做响“皋诚同行”“好人如灯”等文明实践品牌,培育更多具有明显示范效应的“好人工作室”,让“诚信如皋”金字招牌响彻全国、走向全球。

贯彻新要求,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人民共同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把准新时代诚信建设的功能定位,更好发挥诚信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化软实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中的根基作用,为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道德滋养。强化统筹协调,一体推进诚信建设和文明创建工作,建强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持续打造诚信如皋金字招牌和“微笑之城、大爱如皋”精神文明建设核心品牌。深入挖掘放大本地文化资源,秉承如皋“治沙改土”的光荣传统,深化移风易俗、文明乡风建设,提升如皋文化建设的辨识度。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加大优质民生服务供给,推动基础教育从全阶优质迈向全面发展,在物质与精神互动中引领共同富裕走向新高度。

适应新变化,积极融入网络生活场景。诚信当如同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当今时代,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新时代诚信建设的新场景,必须推动诚信建设向网络延伸,既要运用网络平台传播诚信文化、诚信典型,又要顺应网络空间特点培育数字诚信、网络诚信,守护好亿万网民的精神家园。注重防范治理各类网络失信行为,加强网络消费环境监管,采用新手段破解“大数据杀熟”“诱导式消费”等诚信领域新乱象,以科技向善规制算法滥用。依靠法治保障网络诚信,在网络空间推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努力构建“文明上网、诚信用网、依法治网”的法治环境。聚焦破解新技术应用衍生的各类新问题,以诚信为鲜明标识,加快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提升数字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能级。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打造多主体参与、多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和网络诚信建设方法路径,营造知信、守信、用信的社会氛围。

拓展新空间,精准服务支撑区域发展。诚信好风尚是最优的营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站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高度推进诚信建设,将其与区域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服务保障。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信用理念、信用制度、信用手段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各方面各环节深度融合,发挥信用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作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进质量、品牌、流通、消费等领域信用建设,以健全的信用机制畅通经济循环,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更大力度创新信用融资服务和产品,强化市场信用约束,以坚实的信用基础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道德动能。

来源:《群众》2022年第19期

作者:群众杂志社调研组(调研组成员:周锋、李克海、丁和平、苏胜利、张宁)

责任编辑:包咏菲

全方位打造诚信建设新名片(群众杂志社调研组)(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