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的时候,仅宫中的宦官就达7万人,加上散落各地的约十万之多。朱元璋开始重用宦官,之后明朝历代皇帝都对宦官加以重用,没有打破太祖的这个规制,所以“能人”辈出。治理天下的朱元璋会信任大字不识几个,整日只是伺候生活的宦官,也是经历了一个过程,不是宦官里有奇人出现,而是外廷出了问题,给了内廷机会。

明朝比较好的大太监(为什么明朝厉害的太监有很多)(1)

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起先也是仿前朝旧制设立部门,但是渐渐觉得宰相权力太大。宰相在各朝代,基本都是统率百官,总理事务,权力是相当大,正是如此,也能稍稍牵制皇帝不以个人喜好为所欲为。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丞相胡惟庸案为借口,罢丞相不设,政事分散到六部,由皇帝总理,自此明朝的集权不是集于中央政府,而是集于皇帝一人,达到了集权的极端。

没有了宰相,全国的政务都集于皇帝一身,纵然有三头六臂也难以应付。于是,他也想找一些信得过的人来帮忙处理,信不过朝臣,而整日伺候在身边的人,又极易成为吐露心声的人,成为心腹。朱元璋开始叫宦官帮忙,忙真是越帮越大,宦官也慢慢有了权势,最后发展成“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这就是明朝的“司礼太监”。

明朝比较好的大太监(为什么明朝厉害的太监有很多)(2)

吾以谓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宫奴也。

宦官大多没什么文化,让他们给治国理政提建设性意见,恐怕也是为难他们了。但是他们有一个工作好上手:特务,监视他人,如此皇帝放心。明朝的特务可谓无孔不入,除了锦衣卫,都是宦官。

皇帝不信任大臣,大臣自然也会有意见,皇帝就会派人调查,不容任何人挑战他的权威,甚至严重到对老百姓也不放心,派人监视镇守一方,从而形成全国的特务统治才放心。

宦官领导机关是司礼监,分驻各地的是镇守太监,从明成祖朱棣开始,全国重要的城镇也设有,负责替皇帝侦察当地的官民。驻京师的特务机关是锦衣卫、东厂西厂,其中锦衣卫是皇帝的私人卫队,由一个指挥使领导,这是明代唯一一个不是宦官主持的特务机构。

明朝比较好的大太监(为什么明朝厉害的太监有很多)(3)

东西厂各设提督,他们侦察的对象里也有锦衣卫。还有临时派往各地的宦官,到军队去的叫监军,监察税务的叫税监等等。如此庞大的网络,也形成了系统化的组织,设立许多衙门,称二十四衙门有:十二监、四司、八局。

很多影视剧把二十四衙门演绎得神秘诡异,历史上也确实是可怕的存在,由十二监的第一监司礼监领导,司礼监只听命于皇帝。外廷根本无法约束他们,法律纲纪大多不放在眼里。最初这些宦官衙门是归吏部领导,时间非常短,也是表面形式。

至永乐始归其事于内,而史讳之。

司礼监批答大小臣工的一切奏章,按照惯例,内阁票拟,皇帝批,大部分也是如拟,司礼监只要照着写就行了,不可以擅自更改,但是掌握着批答大权的他们,根本不会老实,轻则让内阁重拟,重则自己直接改了发下去,有的带回家,找人帮忙改,内阁也无从知晓。

明朝比较好的大太监(为什么明朝厉害的太监有很多)(4)

凡调旨撰敕,或被驳再三,或径自改窜,或持回私室,假手他人,或递出誊黄,逼令落稿,真假混淆,无从别白。

传谕旨,皇帝是不亲自写的,是口述,司礼监秉笔太监记录,之后叫内阁拟旨,或者直接口谕内阁,这中间夹杂太多太监们自己的想法,内阁呈上,太监们不满意还可以更改。

臣愚不胜过计,望皇上慎重口传,酌为札记。

有时候根本不交付内阁,直接传旨。明朝假传圣旨的现象时有发生。几个太监无法应付大量的奏章,所以又配备了文书房作为助手。司礼监掌握着机密大权,大概是从朱棣末年,所以也出了王振、刘瑾、冯保、魏忠贤等厉害的太监。

明朝比较好的大太监(为什么明朝厉害的太监有很多)(5)

内阁如同摆设,如有大臣入阁,要先去拜谒司礼太监之后才是正式入职,可见当时宦官权势滔天。司礼监管着各监的升迁,所以每年各监孝敬司礼监掌印3万两,总数达70多万两。

宦官后来都是能识文断字,因为有一个给他们培训的地方叫内书堂。东厂、南京守备、内书堂均由司礼监兼领。

说宦官有十万之众,一点也不夸张,宦官是一个通称,最高一级叫太监,其次是少监等,等级种类繁多。宦官数量在明各代皇帝之间是逐渐增加的,朱元璋时代就视其为羽翼,后来膨胀式发展也不足为奇。

上大怒,谓:“若欲弱吾羽翼何意?此必门客教之。

明朝比较好的大太监(为什么明朝厉害的太监有很多)(6)

高级宦官还有私臣家奴,比如规定一个掌印太监家奴最多60人,而实际上可能有几百人,说十万宦官三十万家奴一点也不夸张,他们倚仗主人的权势,为所欲为,搜刮老百姓,为非作歹。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还生活在令人惶恐的监视之下。

宦官队伍的不断壮大,组织系统化,就是皇帝撑腰的结果,明朝前几个皇帝还能压制一下他们,像朱元璋、朱棣时期,他们运作起来还会顾忌皇帝,到明晚期,平庸的皇帝基本被宦官集团玩弄股掌之间,所以魏忠贤之类的太监肯定会产生。

朱元璋可能也没成想身体残缺的宦官最后乱了大明的朝政,而始作俑者就是他,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登基为帝的朱元璋也难有当年大杀四方时的魄力。存在即合理,一个人能够成长,必定有适宜他成长的土壤!同样,明朝厉害的太监众多,也是由特定的环境造成的,这个环境的创造者,正是明宣宗朱瞻基,而这一切,只是因为他为了制衡强大的文官集团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所导致的!

文官集团的形成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陈宁、中丞等数人, 随着案件不断深入,前后共诛杀3万余人,史称"胡惟庸案",同时,权力欲望极强的朱元璋还趁势废除了丞相制度,极大地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然而,随着丞相制度的废除,弊端也随之体现,由于原先丞相的权力大部分归集于皇帝一人,皇帝的工作量大幅增加,甚至可以说是有点力不从心。因此,朱元璋于洪武十五年、十七年分别设立了内阁制度和司礼监制度。当然了,此时的内阁的权力还很小,内阁大学士充其量只是参谋顾问的角色,品级也只是五品,而司礼监也只是履行上传下达的职责,同时,朱元璋还定下了“宦官不得干预政事”的铁律。

随着朱棣靖难成功,成功登上皇位,内阁权力逐渐得到强化,解缙、三杨等一批内阁大学士开始崭露头角,但权力依然受到极大掣肘,难有更大作为。而在靖难之役当中,以马三保(也就是后来的郑和)为代表的一批宦官曾经立下过大功,致使朱棣对宦官的信任进一步加深,地位逐步得到提高。

内阁权力真正得到大幅提升是在明仁宗朱高炽时期,朱高炽在他短暂的十个月的在位时间里,在不违背先祖遗训的情况下,搞出了一个兼职制度,也就是由正二品的尚书或正三品的侍郎等兼任正五品的内阁大学士,这样,内阁的权力得到极大强化,实现了质的飞跃,逐渐形成了强大的文官集团。

引入宦官集团

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内阁实际上已经拥有了和丞相几乎同等的权力,严重地威胁到了皇权,双方的矛盾逐步凸现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朱瞻基为了保持权力体系平衡,开始着重培养另一股政治力量——宦官,但是,宦官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论智商、论计谋都远远无法和饱读诗书的内阁大臣们抗衡,朱瞻基因此而设立了内学堂,内学堂就是一个专门教宦官文化知识的机构,在这个机构的运作下,宦官的知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权力体系:内阁负责票拟,提出对某件事的处理意见,请皇帝决策,皇帝形成决策之后,转交司礼监按照皇帝的旨意进行批红,最后下发各部落实,至此,一个由皇权、阁权、宦权组成的全新的权力体系就此形成。

全新的权力体系

朱瞻基构建的这个由皇权、阁权、宦权组成的全新的权力体系,一方面极大地减轻了皇帝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也对文官集团形成了有效制衡,但同时,也滋生了产生问题中所说的“厉害的太监”的土壤。因为宦官在接受教育之后,他们的斗争策略与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他们也逐步从温顺的绵羊变成了呲嘴獠牙的猛兽,遇到比较软弱的(如明宪宗、明光宗等)或不管事的(如明武宗、明熹宗等)皇帝,他们凭借着高超的斗争水平和与皇帝的特殊亲密关系,往往得以插手并把持朝政,形成宦官专权,这才产生了一大票诸如王振、刘瑾、汪直、魏忠贤之流的有名太监。

结语

综上所述:明朝之所以有很多厉害的太监,主要是因为明宣宗朱瞻基为有效制衡文官集团而所采取的的一系列重要措施为之提供了成长的政治土壤,正是这片土壤,可以让他们迅速成长为一股强大的权力集团,从这个角度来说,产生厉害的太监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朱元璋登基以后,立了个规矩:哪个太监敢干政,老子废了他!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带着一帮太监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醉酒当歌。。。咳咳,总之把老爹的命令给忘得一干二净。

可以说,朱明王朝没有朱棣,就没有太监们的崛起!这帮太监,不光可以上战场带兵打仗,而且还能乘船出去公费旅游(郑和下西洋)!你说过分吧?

朱棣走了以后,他儿子朱高炽还没来得及发挥,仅仅8个多月也跟着下去了。这么一来朱棣的孙子朱瞻基就上台了。从此太监乱政的局面,一发不可收拾。

一、朱瞻基给太监们开课讲学。

此前的历朝历代,都是不允许太监读书写字的,“女子”无才便是德嘛!太监不识字,就算想要乱政,也没有这方面能力。

可是朱瞻基却另辟蹊径,这哥们似乎觉得身边的人没文化,是一件丢人的事情,所以特地在宫中给太监们开了一个补习班。

好家伙,义务教育还没参加,直接一票干进了补习班里了。朱瞻基还给他们聘请了帝国博士后级别的大学士教他们读书写字。

后宣宗设内书堂,选小内侍,令大学士陈山教习之,遂为定制。---《明史》

这事儿怎么看怎么不对劲,分明是浪费教育资源嘛!教他们读书写字,一个秀才就行了,何必要大学士呢?这就等于是让博士后去教一年级的小朋友背乘法口诀一样。

更可怕的是,朱瞻基有些想不开,他不仅自己要办补习班,还要让子孙后代世世代代都得按照他的标准给太监们办补习班。

不光不收培训费,反而免费搭进去一个大学士,这买卖实在是不划算。那么朱瞻基是咋想的呢?难道是斗蛐蛐的时候,把脑袋给斗坏了吗?

其实朱瞻基就是希望宦官集团壮大起来,可以制衡文官集团。毕竟他不希望自己和自己的子孙们,像宋仁宗那样,被包拯拽着袖子喷一脸口水,也只能自己拿龙袍擦一擦,不敢跟包拯正面怒怼。

二、明朝皇帝对太监有依恋之情。

这种皇帝在明朝就太多了,因为明朝的皇帝,要么是年幼时跟太监玩得好,要么是上位之路比较坎坷。

1、明英宗朱祁镇。

比如说明英宗朱祁镇,他从小就跟太监王振在一起玩,长大了以后,被王振给带进了坑里,在土木堡之战中被瓦剌人给俘虏了。

朱祁镇被瓦剌人囚禁了1年,被弟弟朱祁钰幽禁了7年。第二次上台的时候,同样还有太监曹吉祥相助,所以他对太监还是有好感。

2、明宪宗朱见深。

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他2岁就成了皇太子,可是老爹被瓦剌人抓了去,叔叔朱祁钰上位了,所以朱见深不久便被废了。

朱见深的童年中,很长一段时间,不是万贞儿陪着,就是太监陪着。你说朱见深能不喜欢太监嘛!连万贞儿这种大了自己17岁的阿姨,他都娶入后宫爱了一辈子,更别说这帮给他卖命的太监了。

3、明孝宗朱佑樘。

朱见深的儿子朱佑樘,童年日子也不好过。由于万贞儿作孽,把朱见深后宫怀孕的女子都给搞流产了,所以朱佑樘一出生就被藏了起来。

一直到了6岁的时候,朱佑樘才跟朱见深相认。这6年时间里,一个叫张敏的太监,对他无微不至,而且也是他救了朱佑樘的命,你说明孝宗朱佑樘登基以后,会对太监差吗?

4、明武宗朱厚照。

朱厚照的上位之路倒是不坎坷,可这哥们是明孝宗唯一的儿子,也就是明摆着的继承人。所以他身边早就围着一大帮拍马屁的太监了。

最著名的就是开设豹房的刘瑾了,这哥们号称是八虎之首,深受朱厚照的赏识。朱厚照很爱玩,可是文官集团的人偏偏不让他玩,所以他就利用太监来跟文官集团斗,从而获得玩的自由。

三、为了偷懒,所以重用太监。

别以为这是在开玩笑,在明朝,想要偷懒的皇帝一大把。刚才提到的朱厚照,其实就是个想要偷懒的皇帝,毕竟玩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靠太监们帮着挤一挤就有了。

除了朱厚照,后面的几位皇帝,为了能够抽出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也十分愿意重用太监。毕竟有人帮着干活,干嘛不给呢?

1、明世宗朱厚熜。

朱厚照贪玩,结果把自己给玩死了,还没留个儿子,所以他的堂弟朱厚熜就这么上台了,这便是著名的嘉靖皇帝。

朱厚熜比较喜欢躲在后宫炼丹修道,想着渡劫成仙。可是又要花时间来处理朝政,实在是抽不开身。

于是乎他便开始重用司礼监的这帮太监,让他们帮着自己和内阁一起处理朝政。这么一来内阁和司礼监保持了平衡,他嘉靖老爷子就可以乐呵呵地“云在青天水在瓶”了。

2、明神宗朱翊钧。

朱翊钧这家伙更加懒,他想要学朱厚熜不上朝也能处理朝政,所以也仿照爷爷的模式走,重用佛系太监陈矩就是证明,可惜万历的能力完全达不到朱厚熜的标准。

后来为了给自己捞钱,朱翊钧又搞了一帮太监到地方上敲诈勒索,搞什么矿监和税监,导致民怨沸腾,逼的部分地方官甚至想撂挑子不干了。

3、明熹宗朱由校。

千呼万唤始出来啊!著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终于登场了,我估计有人偷摸塞给了他一本《鲁班秘术》,所以这哥们长大以后,成天躲在后宫搞这些手工艺品。

那不就没时间治理国家了吗?恰好身边有个大太监魏忠贤,看着还算老实:算了就你了,去帮朕治理天下吧!

总结:太监帮着治国,是有先天优势的。

太监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1. 第一,他们不是完整的男人。所以相对来说,不会因为很多男人的欲望,而扰乱超纲,至少不会中美人计。
  2. 第二,太监没有子孙后代。这是皇帝们普遍都看好的。既然没有后代,也就不会贪污太多钱,毕竟留着也没啥用,也就能更加尽心尽力地干活了。
  3. 第三,太监一直陪在皇帝身边。可以说他们每天都在加班,可是皇帝还不用出加班费,你说有这么好的事情吗?你让内阁大臣日夜陪着你加班看看,没多久他们就要骂娘了。双休、节假日假期、加班费一个都不能少。
  4. 第四,太监跟皇帝更亲近。这是内阁大臣们没法比的,因为他们在皇帝小的时候,就在照料皇帝的起居了,自然更容易受到皇帝的器重。

所以说,明朝的皇帝偏爱太监,这是有历史原因的。太监有好人也有坏人,跟正常人一样,因此不能一棍子都给打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