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悦史君观察,在我国古代帝王家,皇位继承传统一般遵循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贤”;清朝虽然特殊,但也是传位给皇子的。
可大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却“舍弃”两个已经成年的儿子检校太傅赵德昭(26岁)和检校太保赵德芳(17岁),把皇位传给了三弟晋王赵光义(38岁)。这一做法,自然会引发朝野上下的各种猜测。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已经即位六年的赵光义,突然在朝廷中首次正式公开了“金匮之盟”,说自己继承哥哥赵匡胤的皇位,是妈妈昭宪太后杜氏,在建隆二年(961年)临终前的遗命,大臣赵普也参与并知情。
昨天悦史君通过对“金匮之盟”本身,及与它相关的杜太后、大臣赵普、赵匡胤、赵光义等4人,详加分析后得出结论:在大宋刚刚结束了五代的乱世,为了保证王朝的持久传承,“金匮之盟”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但“金匮之盟”的具体内容,不是正史记载的“独传约”,即“赵匡胤传位给弟弟赵光义”;而是“三传约”,即“赵匡胤传位给弟弟赵光义,赵光义再传位给弟弟赵廷美,而赵廷美再再传位给侄子、赵匡胤的二儿子赵德昭”:因为谁也不能保证,宋太宗赵光义就一定会长寿;而宋太祖赵匡胤,显然也不可能大公无私到,把自己子孙后代继承皇位的机会,全部拱手让人。
然而,到了赵光义的玄孙、宋神宗赵顼[xū]熙宁年间(1068年—1077年),僧人文莹撰写的一部笔记体野史《湘山野录》,却提出了“烛影斧声”的说法,认为赵匡胤是被意图篡位的弟弟赵光义谋杀的。
如果赵匡胤真的是被弟弟赵光义所谋杀,那么赵光义的即位也就比较正常的;毕竟,在唐朝武德九年(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就是通过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大哥、皇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两人的儿子,才被立为太子,不久又接了爸爸唐高祖李渊的皇位。
可在与僧人文莹差不多同时期的史学家、温国文正公、宰相司马光,在他写的《涑水纪闻》中,则极力为赵光义辩解,声称赵匡胤驾崩时,身边只有孝章皇后宋氏,赵光义当时不在寝殿,也就不可能“弑兄”了。
不过,司马光接下来却提出了新问题:赵匡胤死后,宋皇后派宦官王继恩召赵匡胤的四儿子、检校太保赵德芳入承大统,但王继恩却直接跑去召赵匡胤的三弟、晋王赵光义进宫,出卖了宋皇后。等到赵光义进宫后,作为一个失去庇护的青年寡妇(时年25岁),宋皇后仓促之中只有称呼赵光义为“官家”,承认既成事实;赵光义也就此即位,是为宋太宗。
按照司马光的说法,赵光义虽然没有谋杀哥哥赵匡胤,但嫂嫂宋皇后的意思,则是拥立赵匡胤的四儿子、检校太保赵德芳,只是因为宦官王继恩的自作主张,才导致不得不承认赵光义即位的事实。
那么,“烛影斧声”究竟是什么鬼?赵光义又是否靠欺负寡嫂侄子上位?下面,悦史君将就僧人文莹提出的“烛影斧声”,及司马光在《涑水纪闻》中的反驳和新问题,还有与之相关的孝章皇后宋氏、宦官王继恩、检校太保赵德芳、检校太傅赵德昭、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等6人,来抽丝剥茧,继续揭开大宋皇位交接第一棒背后的权力斗争!
模糊隐晦的“烛影斧声”:宫帏内幕独八卦
“烛影斧声”首次出现,是在僧人文莹撰写的一部笔记体野史《湘山野录》中提出,原文节录如下:
“……是夕果晴,星斗明灿,上心方喜。俄而阴霾四起,天地陡变,雪雹骤降,移仗下阁。急传宫钥开门,召开封尹,即太宗也。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下雪已数寸。太祖引柱斧翟懓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伺庐者寂无所闻,太祖已崩矣。太宗受遗诏,於柩前即位。……”
看不懂文言文的悦友别着急,悦史君还是用一句话概括: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三弟赵光义进宫饮酒,后宫的太监妃嫔们远远看见,在蜡烛的影子下,赵光义隔一会就离开自己的座位一下,不知道他在做什么;隔了一会,赵匡胤还拿出了玉斧,伴着斧头砍下的声音,只听见赵匡胤对三弟赵光义说了两声:“好做,好做。”之后两人就在宫里休息了;第二天清晨,赵匡胤就突然暴死,赵光义随后即皇帝位,是为宋太宗。
《湘山野录》记载的是自北宋开国至神宗时期的历史,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朝章国典、宫闱秘事、将相轶闻,下及风俗风情,但主要内容仍是朝廷高官显贵的趣闻轶事。是在宋太宗赵光义的玄孙、宋神宗赵顼[xū]熙宁年间(1068年—1077年),由僧人文莹撰写的。虽然当时距离赵光义接了哥哥赵匡胤的皇帝班已经近100年,但文莹并非吃斋念佛的普通僧人,而是与同时代的不少朝中大臣交往甚密;“烛影斧声”,就很可能是他听某位高官显贵说的,也侧面说明这种传闻在宋代流行很广。
但关于“烛影斧声”的这段记载,语气隐约,文辞闪烁,便成了一个无法拆解的千古谜团。
南宋著名历史学家、礼部侍郎、敷文阁学士李焘,在著作纂修北宋九朝、一百六十八年史事《续资治通鉴长编》时,虽然认为“烛影斧声”这一传闻“未必然”,但也不得不摘录在书中,留待他人详考。
不过,李焘在将僧人文莹“烛影斧声”的说法,录入《续资治通鉴长编》的同时,还收录了与僧人文莹差不多同时期的史学家、温国文正公、宰相司马光写的《涑水纪闻》。在《涑水纪闻》中,司马光极力为赵光义辩解。他说了啥呢——
《涑水纪闻》:排除老问题又出新问题
司马光这个人,想必大部分悦友都听说过,“砸缸少年”嘛;但其实,这位祖籍陕州夏县(今山西省夏县)的牛人,长大后当官做到了温国公、宰相,治史则留下了《资治通鉴》、《稽古录》等多部煌煌巨著。
对宋太祖赵匡胤传位三弟宋太宗赵光义所引发的种种猜测,作为庙堂高层的司马光,显然也听说了很多。他在《涑水纪闻》一书中,对此事也有详细记载,原文节录如下:
“……太祖初晏驾,时已四鼓,孝章宋后使内侍都知王继隆(王继恩之误)召秦王德芳。继隆以太祖传位晋王之志素定,乃不召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叩门与之俱入见王,且召之。王大惊,犹豫不敢行,曰:‘吾当与家人议之。’入久不出。继隆促之曰:‘事久,将为他人有。’遂与王雪下步行至宫门,呼而入。继隆使王且止其直庐,曰:‘王且待于此,继隆当先入言之。’德玄曰:‘便应直前,何待之有?’遂与俱进至寝殿。……宋后闻继隆至,曰:‘德芳来耶?’继隆曰:‘晋王至矣。’后见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贵,无忧也。’……”
这段文言文记录非常形象有趣,为了方便悦友们立即,悦史君再再用一句话概括:赵匡胤去世后,宋皇后派宦官王继恩召赵匡胤的四儿子、检校太保赵德芳入承大统,但王继恩却直接跑去召赵匡胤的三弟、晋王赵光义进宫,出卖了宋皇后。等到赵光义进宫后,宋皇后才知事情有变,作为一个失去庇护的青年寡妇(时年25岁),仓促之中她只有称呼赵光义为“官家”,承认既成事实;赵光义也就此即位,是为宋太宗。
按照司马光的说法,赵匡胤去世时,只有宋皇后守在身边,赵光义不在宫中,自然不可能发生如僧人文莹在《湘山野录》所写的“烛影斧声”弑兄情节;但随后司马光又提出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宋皇后想拥立的,是赵匡胤的四儿子、检校太保赵德芳,只是因为宦官王继恩的自作主张,通知赵光义提前进宫,无奈之下才不得不承认赵光义即位的事实。
司马光是一位谨严的历史学家,除去当时是赵光义的子孙当朝为皇帝,他出于“为尊者讳”的考虑,对赵光义或有辩护开脱,但他写的话可信还是很高的。在这里,宋皇后既是排除赵光义“烛影斧声”弑兄的关键人物,也是在皇统交接过程中,起伏变化最大的宫廷最高层。那我们就先听听她的意见——
孝章皇后宋氏:长久富贵才是梦
开宝元年(968年),时年17岁的宋氏,被42岁的宋太祖赵匡胤纳入中宫为皇后,成为赵匡胤的第三位皇后。两人相差25岁,甚至赵匡胤的次子赵德昭也比宋皇后大1岁,属于典型的老夫少妻,但夫妻二人恩爱无比。
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去世时,宋皇后才25岁,也没有孩子,皇位接班人只能从赵匡胤的次子检校太傅赵德昭、四子检校太保赵德芳和赵匡胤的三弟晋王赵光义中选择。
按照司马光在《涑水纪闻》中的记载,宋皇后想要选择的候任皇帝,其实是赵匡胤的四子、时年17岁的赵德芳。可这样就出现了两个问题:
问题一:赵匡胤的三弟晋王赵光义靠边站了,先前“金匮之盟”的约定废弃了?
问题二:赵匡胤的次子、时年26岁的赵德昭,无论年龄还是阅历,都比17岁的四弟赵德芳,更合适接过父亲赵匡胤的皇位,为什么直接就被排除掉了?
悦史君认为,从宋皇后的角度来看,她的选择其实一点都不矛盾。
宋皇后的父亲宋偓,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外孙、后汉太祖刘知远的女婿,再加上宋太祖赵匡胤的国丈,是后唐、后汉、北宋三个朝代的皇亲国戚。所以,宋家的势力在赵匡胤当皇帝期间很大,为了在赵匡胤死后也能延续宋氏家族的地位和权势,宋皇后肯定要选择最有利自己家族的人,来做下一任大宋皇帝。
前面我们说了,宋皇后是开宝元年(968年),入主中宫当皇后的,这时距离建隆二年(961年),婆婆昭宪太后杜氏主导订立“金匮之盟”,已经过去了7年。当时17岁的宋皇后,很可能就不知道“金匮之盟”这回事;就算后面知道了,她也很可能会装糊涂:因为丈夫赵匡胤的三弟、晋王赵光义,比宋皇后还大13岁,有一套自己的班底,根本就不可能为人所控制;而且作为皇嫂,赵光义一旦登基,宋皇后的地位将非常尴尬,原有的权势也将荡然无存。这也就解答了问题一,即“金匮之盟”被宋皇后或有意或无意地废弃了。
同样,相对比自己还大1岁的继子、赵匡胤的次子赵德昭,宋皇后作为名义上的妈妈,自然不能跟他走得太近(走的太近的典型案例,就是唐高宗李治和名义上的继母、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而且还得保持距离;再者赵匡胤去世时,赵德昭已经26岁了,他登基以后,显然也不会太照顾这个平时和自己接触不多的继母宋皇后。问题二的答案也有了,即为了避嫌,赵德昭也早就被宋皇后排除出局了。
而宋皇后刚刚入主东宫时,丈夫赵匡胤的四子赵德芳才9岁,宋皇后当然可以毫无顾忌地承担起继母的责任;再加上宋皇后一直没有孩子,平时就有抚育之情的赵德芳,自然就成了她最理想的皇位继承人。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宋皇后拥立丈夫赵匡胤的四子赵德芳的如意算盘,却因宦官王继恩的出卖,而不得不宣告破产。王继恩为什么会深度参与皇位继承漩涡呢?让他自己说吧——
宦官王继恩:识时务者为俊杰
王继恩在后周时期,就是后周世宗柴荣宫中的太监;宋太祖赵匡胤开国后,王继恩立马跟随赵匡胤,还参与了北宋初年的统一战争,深受赵匡胤的信任,是宫中的大太监——内侍行首。
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去世后,25岁的宋皇后派内侍行首王继恩,去宣召赵匡胤的四子、检校太保赵德芳,来完成入继大统的任务。在宋皇后眼中,王继恩是丈夫赵匡胤在世时很信任的太监,交给他办事应该比较靠谱。
可司马光在《涑水纪闻》中的记载却显示,王继恩一出宫就把宋皇后出卖了,根本就没去找赵德芳,而是直接奔赵匡胤的三弟、晋王赵光义府上而去。何也?
原来,按“金匮之盟”的精神,赵光义在宋初,实际上是被当作皇位继承人来培养的,而他自己也在积极准备,朝中上下都有自己的亲信;其中,赵匡胤身边的红人王继恩,也是赵光义竭力拉拢的对象,并且早就收买为心腹。
这样,王继恩背叛宋皇后、力促赵光义早点进宫继位的选择,也就显得很自然了。
赵光义继位后,王继恩由于有拥立之功,倍受信任和重用,先后担任天雄军都监、剑南两川招安使、顺州防御史等要职,走上了自己的人生巅峰。
王继恩发达了,可原本被宋皇后选定的皇位继承人、赵匡胤的四子赵德芳,自此永远失去了当皇帝的机会。赵德芳又会怎么想呢——
检校太保赵德芳:都是死太监耽误我
赵德芳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四个儿子,他的母亲在后宫地位低微,历史上都没有留下名字。
赵匡胤在位时,赵德芳只是被任命为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并没有封王的待遇。由于前面还有一个比他大8岁的二哥赵德昭,赵德芳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继位当皇帝的。
但在司马光的《涑水纪闻》中记载,赵匡胤去世后,宋皇后从自身家族利益考虑,选定了他当皇位继承人。如果不是宦官王继恩放水,赵德芳就真的接爸爸赵匡胤的皇帝班了。
就这样,赵德芳的皇帝梦破灭,比他更莫名其妙被抛弃的二哥赵德昭,则还有一个“金匮之盟”可以期待,他的想法是——
检校太傅赵德昭:爸爸误我叔叔坑我
赵德昭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次子,他的妈妈是赵匡胤的原配孝惠皇后贺氏。由于大哥赵德秀早夭,他是父亲赵匡胤实际上的嫡长子,符合古代皇位继承传统的最优选。
赵匡胤在位时,赵德昭虽然多次被授官职,最后做到了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但一直没有被封王。
按照司马光在《涑水纪闻》中的记载,赵德昭的皇位继承权,实际上直接就被继母宋皇后排除掉了;但他的叔父、晋王赵光义继位后,按照“金匮之盟”的“三传约”,皇位最终还是会还给赵德昭的。
刚开始,宋太宗赵光义改封侄子赵德昭为京兆尹,兼任侍中,并封为武功郡王,朝会时班位在宰相之上。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赵光义又加任赵德昭为检校太尉。
但在加官封王的背后,赵光义对侄子赵德昭的防范更甚。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德昭在一次退朝后自刎而死,年仅29岁。
直到他的九世孙宋理宗赵昀,在无子的远房堂叔宋宁宗赵扩去世后,机缘巧合被权臣史弥远拥立为帝。这时已经是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年),距离赵德昭去世过去了245年之久!
赵德昭生前不仅没能登上原本属于自己的皇位,反而正值壮年就无辜迫死;他这么悲惨的结局,最痛心的恐怕就是爸爸赵匡胤了。作为“烛影斧声”中的受害人,赵匡胤有话说——
宋太祖赵匡胤:我自有命不靠老道
赵匡胤是大宋开国皇帝,虽然是从年幼的后周恭帝柴宗训手中夺来的皇位,没有经过太复杂的斗争;但他面对的,其实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局面,围绕大宋周边一圈的,都是割据政权。
所以,赵匡胤在登基之后,除了平定国内的叛乱,处理繁杂的国政大事;还打响了统一全国之战,先后攻灭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多个割据政权。
开宝九年(976年),在位16年的赵匡胤突然暴死,享年50岁。
按照僧人文莹在《湘山野录》中的说法,赵匡胤是被三弟晋王赵光义弑杀的,所谓“烛影斧声”;但其他史书并没有类似的说法,僧人文莹的《湘山野录》,是赵匡胤死于非命的唯一出处。
那么,僧人文莹的说法,是否靠谱呢?其实在悦史君之前引用的“烛影斧声”原文节录之前,还有一段内容:
“……祖宗潜跃日,尝与一道士游於关河,无定姓名,自曰混沌,或又曰真无。每有乏则探囊,金愈探愈出。三人者每剧饮烂醉。生喜歌步虚为戏,能引其喉於杳冥间作清徵之声。时或一二句,随天风飘下,惟祖宗闻之,曰:‘金猴虎头四,真龙得真位。’至醒诘之,则曰:‘醉梦间语,岂足凭耶?’至膺图受禅之日,乃庚申正月初四也。自御极不再见,下诏草泽之。人或见於轘辕道中,或嵩、洛间,乃开宝乙亥岁也。上已祓禊,驾幸西沼,生醉坐於岸木阴下,笑揖太祖曰:‘别来喜安。’上大喜,亟遣中人密引至后掖,恐其遁去,急回跸见之,一如平时,抵掌浩饮。上谓生曰:‘我久欲见汝,决一事,无他,我寿还得几多?’生曰:‘但今年十月二十日夜晴,则可延一纪,不尔,则当速措置。’上酷留之,俾宿后苑。苑吏或见宿於木末鸟巢中,或数日不见。上常切切记其语,至所期之夕,御太清阁以望气。……”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看不懂文言文的悦友别着急,悦史君还是用一句话概括:赵匡胤和赵光义年轻时,遇上一位老道,3人很投缘,经常一起喝酒聊天;一次,老道就说了:“赵老二是真龙天子,要当皇帝!”结果,后面赵匡胤就真的代周建宋了;后来,赵匡胤又问老道自己能活多久,老道说他很可能过不了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二十号。紧接着就是“烛影斧声”的情节了。
看了这段文字,悦友们怎么想呢?一个牛皮上天的老道,怎么就那么厉害呢?至少,我赵光义不服——
宋太宗赵光义:我没弑兄但不地道
赵光义有4个兄弟,但由于大哥赵匡济和五弟赵光赞早逝,所以二哥宋太祖赵匡胤,实际上就是赵光义的大哥,而四弟赵廷美,则是他唯一的弟弟。
赵光义长大后,一直跟随二哥赵匡胤左右,还曾在陈桥驿兵变中有拥立之功;再加上妈妈昭宪太后杜氏“金匮之盟”的加持,赵光义就成了赵匡胤的皇位接班人。
但在僧人文莹的《湘山野录》中记载,赵光义通过“烛影斧声”,对二哥赵匡胤的死是有责任的。那么,赵光义真的有杀赵匡胤的动机吗?
其实,随着赵匡胤的次子赵德昭慢慢长大,赵光义确实是有危机感的,担心二哥会违背“金匮之盟”,将皇位直接传给儿子赵德昭;而赵匡胤面对长大的儿子赵德昭,估计也会有废弃“金匮之盟”的想法;这么看来,赵光义和二哥赵匡胤的矛盾,是逐年递增的。
但从赵匡胤去世前都没有给儿子赵德昭封王,可见他的易储行动并没有实施;而一直被当作皇位继承人培养的赵光义,早就在朝廷上下广植亲信,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这么来看,赵光义弑杀二哥赵匡胤的动机,又似乎不足。
那我们再来看看司马光在《涑水纪闻》中的记载,赵光义并没有杀二哥赵匡胤的机会,因为赵匡胤死时,身边只有妻子孝章皇后宋氏;但宋皇后出于自身家族利益的考虑,选择废弃了“金匮之盟”,企图越过赵光义,让赵匡胤的四子赵德芳入继大统;但由于宦官王继恩的出卖,宋皇后在赵光义提前进宫的情况下,被迫承认了赵光义继位的事实。司马光的说法又如何呢?
赵光义继位后,给宋皇后上尊号为“开宝皇后”,第二年命她移居西宫;雍熙四年(987年),又命她移居东宫;至道元年(995年),宋皇后去世,赵光义既不为皇嫂成服,也不令群臣临丧,完全不合宋氏身为前朝皇后应享有的礼仪。赵光义的冷漠,印证了他对宋皇后当初不支持的报复。
赵光义继位后,还任命四弟赵廷美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封齐王,同时赵匡胤和赵廷美的子女均称为皇子皇女,这显然是按照“金匮之盟”的路子走,把赵廷美当皇位接班人来培养。但就在雍熙元年(984年),赵廷美就被三哥赵光义降为涪陵县公,流放房州安置,终因忧悸成疾而死,时年38岁。
而在此前的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光义的大侄子赵德昭,因不堪忍受三叔的逼迫,在一次退朝后自刎而死,年仅29岁;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二侄子赵德芳病逝,年仅23岁。
至此,“金匮之盟”中规定的威胁赵光义皇位的三位至亲都已去世,但赵光义并没有继续他们的子女下手;到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由于赵光义的后代宋高宗赵构无后,皇位转到了赵匡胤的四子、赵德芳的六世孙宋孝宗赵昚手中,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一系。
综上,悦史君得出的结论是:“烛影斧声”是不存在的,只是坊间对赵匡胤非正统传位的一种猜测,赵匡胤的突然死亡,很可能是因为常年奔波劳累造成的猝死;宋皇后最初选择的皇位继承人,确实不是赵光义,这也让她的后半生遭到了小叔子的报复;“金匮之盟”是存在的,但赵光义通过各种手段(逼迫、耗时间),使得四弟赵廷美、大侄子赵德昭、二侄子赵德芳都先他而去,从而扫平了他传位于子孙后代的障碍。
但让赵光义没想到的是,由于后代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的无能,北宋王朝在靖康之难后灭亡;而在他的后代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王朝后,却由于特殊原因没有后代,导致皇位只能传给赵匡胤的后人;巧的是,算下来北宋8个、南宋1个,9个皇帝是赵光义一系的;而北宋1个、南宋8个,正好也是9个皇帝,是赵匡胤一系的。怎么说,天道轮回,报应不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