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记者 许方华趣味链接,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真实的乡村c位?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真实的乡村c位(我才是乡村高富帅)

真实的乡村c位

文/羊城晚报记者 许方华

趣味链接

LOW,英语,意为低的,矮小的;楼下的,低洼的;沮丧的;下贱的。时下已经成为知名网络用语,表示低档,不上档次,不高端。

近日来上汽通用五菱确认:产能正在逐渐在向上升期的宝骏730和560倾斜,即将完成产品升级的五菱宏光退出历史舞台。说到市场上最好卖的MPV车型,一年销量高达75万辆的五菱宏光家族(含宏光和宏光S)当仁不让。这个曾被福布斯列为全球最重要的一款车的“神车”,曾经是微型面包车(以下简称微面)的代表车型。说起微面,大家可能会觉得这类车型是车坛的“矮穷挫”,但现在包括五菱宏光、长安欧诺、风行景逸、东风小康等车已经完全摆脱这种形象,并且几乎个个都是月销过万辆,单以销量论,这类车型实在是“壕霸”车市。其实这样的转变在微面市场已非常明显,微面在中国城乡村镇的刚需相当大,但随着消费升级,传统微面逐渐没落,而像宏光这类车型受热捧,价格便宜之余,MPV化已成为微面的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微面市场持续萎缩

2009年、2010年我国启动汽车下乡以及1.6L以下小排量车型购置税减免等刺激政策下,车市整体进入“井喷”状态,微面行业也步入了快速的产能扩张周期。至2010年,微面市场销量首次突破200万辆至242.35万辆,同比增长了25.5%。2011年和2012年销量保持在200万辆以上,不过有所下降,分别销售215.56万辆和216.14万辆。

微面产品的轿车化、商务化变革迟缓,以及紧凑型MPV下探导致微面市场迅速走低。自2013年起,随着五菱宏光、长安欧诺被纳入狭义乘用车统计范围,微面市场规模更是大幅缩减。2013年,微面市场全年销售量158.73万辆,已跌至2009年(193.14万辆)之前水平;而2014年继续走低仅实现123.76万辆,同比大跌22.0%。

微面市场销量规模的缩小,究其原因,是五菱宏光、长安欧诺被纳入MPV市场所致?其实不然,纵观微面市场近五年销量表现可知,若不计五菱宏光和长安欧诺的销售数据,则2010年全年销售241.70万辆,同比增长25.1%;而当年初上市的五菱宏光销量仅为6467辆,对整个微面市场的影响并不大。但从2011年至2014年,微面市场已持续下跌四个年头,年销量均在200万辆以下。去年则为近几年来跌势最猛的一年。

淡化乘商分界线成新趋势

虽然微面整体市场呈现下滑和萎缩,但被纳入MPV计算的五菱宏光,当初厂家的定位也是微面,只不过在产品设计上更加轿车化。此前,上汽通用五菱对于旗下五菱和宝骏两个品牌作出了较为明确地划分,其中宝骏主攻乘用,五菱负责商用。不过,随着微面用户升级需求不断释放,上汽通用五菱相关人士认为,以宏光、宏光S为代表的车型推向市场后,这类产品宜商宜家,简单的车型用途划分方式不再适用于现在的市场需求。

五菱宏光一炮打响,平均月销超5万辆,最高时月销达到8万辆,其他微客生产企业随之跟进,长安欧诺、风行景逸、北汽威旺M20等类似定位的小MPV登场,销量迅速攀升,在五菱宏光的市场示范下,包括长安欧诺、北汽威旺M20等产品均有意“复制”这一路线,以挖掘庞大的微车用户升级需求。升级需求的不断细分化,为五菱等企业加码微面市场提供了市场支撑。上汽通用五菱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智军曾表示:“中国特有的经济模式和文化下,微面市场刚需仍然很大。部分微车用户出于传统微车无法满足提升的需求,已选择了以宏光为代表的紧凑型商务车等跨界产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五菱荣光、长安之星、哈飞中意等老牌微面逐渐式微。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城乡地带已形成了“皮卡文化”,中国也需要找寻属于我们城乡居民群众的汽车文化。类似于皮卡无法用简单的商用或乘用界定,未来或许以五菱宏光为代表的 “七座车”将会成为这一群体消费的代表性产品。

相关报道

微面起家命运不同

现在平头微面在街头已经极为罕见,不过其在中国汽车市场上书写的浓浓一笔却永远不会被抹去。平头微面可以说是性价比最高的第一代家庭用车,价格不贵,既能拉人又能载货。平头微面的意义不仅是圆了第一代家庭用车的梦想,也为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初期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一批自主品牌很多都是靠微面起家。曾经凭借微面名噪一时的昌河、哈飞、五菱、长安四个品牌如今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五菱目前成为微面替代车型低端MPV领域的老大,长安在这个领域仅次于五菱,而昌河和哈飞生存难以维持之后,分别被北汽和长安汽车重组,

昌河

昌河的辉煌可以说仅限于第一代的平头微面车型,在平头微面逐渐淡出,轿车市场逐渐兴起的时候,昌河推出的短鼻微面福瑞达算是应对微面进化的唯一一次动作,而在轿车领域,用北斗星的平台自主推出的爱迪尔算是唯一作品。虽然昌河也榜上了外国品牌,走合资之路,可惜铃木这个与昌河合资的小伙伴脾气几乎与昌河一样过于安于现状,面对中国汽车市场对快速发展却保持了极度的冷静,合作十几年,只有北斗星、利亚纳几款车型。2013年昌河汽车被北汽重组,接纳昌河之后好歹用北汽M20简单换个昌河的车标,推出了昌河福瑞达M50,虽然低端MPV是块肥肉,但是品牌受伤的昌河M50只能有月销一千多辆的成绩。

哈飞

与昌河懈怠的性格截然相反,哈飞无论是在平头微面还是短鼻微面时期都非常积极,当年国内的平头微面几乎清一色的都是模仿铃木的时候,哈飞就花重金请意大利宾夕法尼亚公司设计了松花江中意车型,这款车型的外观即便放到现在来看也依然可圈可点。在平头微面逐渐被淘汰,哈飞也积极的推出短鼻式微面,后来的小霸王、大霸王。哈飞汽车也十分积极的在轿车领域发力,从最初基于三菱技术平台的赛马,到后来自主设计的路宝、赛豹、赛豹V,但或许产品力缺乏,或者缺失天时地利,喜欢折腾的哈飞最后没有逃脱命运的捉弄。被长安汽车重组收购后的哈飞依然没有走出困局,短时间内哈飞恐怕还要原地踏步。

长安

长安在微面市场的地位不容小视,1984年,第一辆国产微面就是在这里诞生的。当年昌河和松花江几乎霸占了整个微型面包车市场。长安汽车最早推出了短鼻式车型长安之星,虽然因为价格高出平头微面不少,长安之星并未一炮打响。但是日后随着安全法规越来越严格,短鼻式微面市场走旺,长安之星的销量也逐步攀升。2012年长安汽车推出了欧诺,和五菱宏光一样,欧诺抓准了市场需求的变化,销量迅速飙升,目前已经进入自主品牌MPV销量前三。

五菱

在平头微面时期,五菱并不出众,而五菱之光才是五菱爆发的开始。虽然长安之星一开始未能获得市场认可,但是五菱似乎嗅到了短鼻微面的发展趋势,在2002年推出了五菱之光,凭借价格、空间以及外观造型优势,五菱之光一炮打响,并引领了国内短鼻式微面的发展。就在五菱之光上市的同一年,在企业发展势头良好的时候,五菱汽车就及早的攀上了上汽通用这棵大树,正式与上汽、通用开始了三方合作的模式。有了上汽通用这棵大树的依靠,五菱的发展如鱼得水,不断引领微面车型的改革,从五菱之光到五菱宏光,五菱把微面时代改写,引领了MPV时代。

相关链接

中国“神车”养成记

一个月卖3万辆都算滞销?

中国“神车”养成记

2010年,第一代五菱宏光的出现,开启了上汽通用五菱旗下宏光家族的崛起之路。亲民的价格,既可拉货又可载人的实用造型,让宏光迅速获得了小县城和农村市场消费者的热捧。宏光上市后仅一年,就迈上了月均近两万辆的高台。那时候的三四五六线市场,五菱宏光绝对是家喻户晓的。2014年,宏光与宏光S以年度75万辆总销量的成绩问鼎国内乘用车市场销量冠军,堪称“神车”。截至今年上半年,宏光家族的用户量已经累计达到211.65万。

2014年8月份,上汽通用五菱更高一级的MPV全新车型宝骏730应运而生。在上市后3个月不到的时间,宝骏730便进入了MPV市场的前三,仅用5个月,销量就达到12万辆。今年上半年,五菱宏光与宏光S的组合以及宝骏730虽然牢牢占据MPV前两强座次,但情况却在发生神奇的逆转,五菱宏光组合已经从巅峰时期的8万辆一个月,跌到了如今的3万辆出头,而入市整一周年的宝骏730则变得越来越强势,月销正在逼近3万辆大关。

今年以来颓势渐显的五菱宏光退出历史舞台让步其他升级产品,已经不足为奇。第一代五菱宏光的停产,接续上来的是第三代五菱宏光产品——宏光S1的上市,宏光家族将由宏光S和S1的新组合继续征战MPV市场。淘汰过去价格与质量都相对低端的产品,上汽通用五菱得以腾出更多的空间来夯实8万元以上MPV市场的地位。

但经历了前后五年的时间,新宏光S1与老宏光处在完全不同的时机背景之下。那个曾经月销8万辆、年销75万辆的宏光家族神车奇迹,恐怕以后也难以再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