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背了也考不好(为啥文理不分科之后)(1)

为什么历史背了也考不好(为啥文理不分科之后)(2)

吉林新闻综合广播特约评论员·牛角

一天之内,甘肃、黑龙江、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个省份纷纷发布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宣布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进入“3 1 2”的新高考模式,2024年起高考不分文理。新高考“3 1 2”模式指的是,“3”即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是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2”是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所有科目满分为750分。

我有一个高中同学,特别聪明那一种,但不是特别爱学习。上大学的时候,考试经常挂科。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硕士、博士一路读了上去,毫无阻碍。怎么做到的呢?因为他的那门学科很古怪,本来属于文科,但是搞研究的时候却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这就意味着,他们要考高等数学。要知道,很多学生在高考的时候选择文科,就是因为不擅长理科。所以我这位同学的大学同学也不例外。而这就把他的优势给体现出来了。前面咱们说了,我这个同学非常聪明,高中的时候,他的理科就特别好,数理化都非常好,只不过他本人对理科没兴趣,所以选了文科。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考研的时候,当其他学生努力还在把数学搞及格时,他却能把数学考到几乎满分,这分数一下子就拉开差距了。数学成了他这个不怎么用功的学生考试如鱼得水的杀手锏。

我为什么要讲我这位同学的故事呢?因为当高考取消文理分科之后,就可能出现理科生降维打击的局面。在知乎上看到一篇文章,安徽的一位历史老师就劝说,在选3 1 2的那个1的时候,不建议选择历史,除非你的数学成绩特别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建议呢?因为历史这门学科在分数上实在是拉不开差距。用这位老师的话说:当你选择了历史,你基本只能依靠数学拉开和别人的差距。这位老师的建议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就是取消文理分科的目的可能和学生选报科目的目的出现偏差。取消文理分科的目的,其实是希望在高中阶段实现通识教育,改变中国理科生人文修养差和文科生逻辑素质差的问题。同时通过高考科目更多的组合,让学生们找到自己更喜欢、更擅长的组合,提升竞争力。但是考生和家长们并不是这样思考问题的。他们的全部目的,都放在了如何赢得高考这场竞争上。所以当文理不分科的时候,考生们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怎么组合能够把分差给拉开。那么最好的组合就像是我那位高中同学那样,一位理科好的学生去竞争文科专业,从而实现降维打击。于是问题来了,一个理科好的学生去学文,而原因只是这样有助于他考入更好的学校,你说这算不算是浪费人才呢?而新闻报道里也说了,很多学校可能会规定,选物理的就一定要选化学,但这样规定不就相当于文理分科了吗?所以当一个政策出台之后,会引发怎样的反馈实际上是很难预料的。因为彼此的目的不同。而这又是由高中教育的目的和高考的本质所决定的。 很多人可能会以为,高中教育的目的是传授高中知识,但这个答案是错的,反而职业高中和技校的教育是在传授知识。

那么高中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用专栏作家万维刚的话说:“高中的最根本目的并不是传授知识和培养人,而是把人分类。从高中毕业出来,一部分学生将进入著名大学,他们日后很可能有机会获得一份高薪而体面的工作。一部分学生只能进入普通大学,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上不了大学。高中,是个把人分类的机器。”于是高考的本质也就呼之欲出了,它就是最后把人分类的选拔机制。回想一下我们高考时的数学题,那些刁钻古怪的问题在今后的生活中用得上吗?绝大多数人用不上。这些题目存在的意义,就是从智力上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甚至于数学可以抹平教育资源的差距,一个家境好、教育资源丰富的学生,数学学不好始终就学不好。而当我们取消了文理分科之后,不仅考生的选择更多元了,其实也意味着竞争更复杂了。而因为高考的本质是竞争,所以考生们设计自己的考试科目组合的时候,仍然是功利的。仍然会以如何拉开分差为最大目的。这次改革会引发怎样的结果,我们也只能等到它具体实施之后才能看清楚,但我判断,对家境不好但聪明的考试来说,这样的改革是个利好消息。

文章来源:原创·吉林新闻综合广播

编辑:牛角、王睿旸、月半马尧

审核:怀楠

监制:王林 郝峰

为什么历史背了也考不好(为啥文理不分科之后)(3)

戳右下角小花分享给更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