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扳倒了高启强,正如《大明王朝1566》里谁扳倒严嵩一样,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狂飙经典语录?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狂飙经典语录(狂飙)

狂飙经典语录

谁扳倒了高启强,正如《大明王朝1566》里谁扳倒严嵩一样,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

毫无疑问的是《狂飙》即使是在为了过审的情况下在后期大量删减、后期配音与口型不符合的情况下仍不失为一部现象级国产电视剧。但后期剧情的删改反而使整部作品正如《红楼梦》的残缺一般反而在现实的某种意义上提升了一个档次。

正如《人民的名义》中“胜天半子”的祁同伟,高启强从一位普通的鱼贩成长为黑恶势力,他们两人都是两部剧中圈粉无数的反派,其中包涵了一种渴望掌控权力,掌握他人命运的一种意识形态,但同时也包涵着对曾经的穷小子“祁同伟”,曾经的被打的鱼贩“高启强”的共情,渴望摆脱那种被人看不起的生活的心理,这是无法苛责的。但现实是,我们大部分人都只是如同建筑工地的李顺一样默默无闻,永远不知道有一天是否有一种黑手在背后推一把。

“鸟惊弓藏”,高启强与沈一石一样,前者不过是赵立冬孟德海何黎明的干脏活的手套,后者也不过是严嵩严世蕃的手套,最后落得此等下场正应了《红楼梦》的好了歌: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最后谈谈孟德海,诚然他是高启强的最大保护伞,也是高启强胆敢与赵立冬叫板的底气(这在这部书的目录中以及剧中“京海的电,一半姓高,一半姓孟(配音是杨,但演员的口型是孟))。诚然,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为了地方经济发展,以姑息纵容黑恶势力的方式,以黑恶势力的力量简单粗暴地克服发展的阻力(莽村的发展改革中的矛盾),以此获得的发展的果实是人民群众需要的么?人民群众享受到了如此发展的果实么?(还是被高启强、赵立冬之流攫取?)是否有更合理的方式去发动改革?

京海市只有一个安欣走到了最后,正如同大明朝百官中只有一个海瑞,陆寒、谭思言等人之不过是历史的骸骨,无人知晓,无人回忆,若是没有安欣的那份纯粹,京海会怎么样呢?现实就这般赤裸裸地创伤性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过去的被知道,现在的被认识,未来的被憧憬

最后安欣和高启强二人重逢和刚开始那顿新年饺子穿插放的时候,真的很感慨啊。

人生若只如初见,如果我当初就是那个卖鱼强,你会不会和我做朋友呢?

安欣笑笑,其实他这些年的苦,没有演出来多少,只是在举手投足间,暗示着过得并不好,是啊,孟钰本来应该是我的妻子,我们会过上特别幸福美满的生活,她漂亮、热情、高学历、家境好,还和我是青梅竹马。我们一家人,一定会特别特别幸福。但是“孟钰,你听清楚,我不爱你。”我一直觉得孟钰这个角色恰恰是安欣神性的体现,她是美满幸福的符号。如果有这样的一生,谁不会选择,安欣不会。我一开始不理解他为什么不娶孟钰,难道公正和孟钰不能兼得吗?经过绑架这事后,他是不愿意孟钰为他冒一点点风险吧。所以这个选择真的好难。

作为观众的一个我,我强烈希望他能娶孟钰,就此罢手自保。但是,哪里有那么多如果,他就是那个有神性的安欣,他只是他自己。

高启强,你第一次感受到权力好使是什么时候,是回旧厂街里,唐家兄弟对你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时候吗。同样一件事,你花七千块的电视摆不平,但一句安警官,就此了结。你刚开始是愤怒,后来是觉得可笑,七千可能你要攒一两年。再后来,你享受它,并希望得到它。因为现实世界告诉你,这么做有用,这么做能活得好,活得容易。十三岁开始养全家的你,很累很累,捷径就在眼前,你一步一步地,为了家人,为了生存,来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这个选择没有太挣扎,比起前面的事,你轻松地做出了选择。这个选择让你风光二十年,并遇上了你这辈子最爱的女人——陈书婷。可能卖鱼强一辈子也配不上她,但是建工集团的高总可以。你可以让家人体面,让自己有尊严了。这些安欣不会理解,因为他从小都受人庇护,在爱里长大,没见过人世间的獠牙。可你不一样啊,你从地狱里爬出来的,每一次你都拼尽全力,你说,他最怕我们这种不要命的。

你开始学习,读书,孙子兵法,古文,枯燥难懂,但是你,耐着性子去读。你知道你最可贵的一点是什么吗,你会坚持学习并学以致用。很多人读书不能持续,读了书也不会把它们用到生活里。如果你没辍学卖鱼,会不会未来也是个坐办公室里做体面工作的人?我不知道,人的一生没有太多如果。

你有没有想过,人的一生没有太多如果啊。谭兵会不会想,如果我的儿子还活着。黄瑶会不会想,如果我的爸爸还活着。安欣会不会想,如果我娶了孟钰。阿盛会不会想,如果我没有贩毒。陈书婷有没有想,如果我当初没有嫁给高启强。他们有些人是与你的生活无关,可他们也是别人的丈夫、儿子、父亲。这些人的生活轨迹因为你的决定而改变,你想过会反噬自己吗?

你一边回馈社会,一边为自己铺路。老百姓眼里什么难办的事你一个电话就搞定。其实你也会时不时嘲笑这个社会吧,总是在为难什么人,又给什么人放行。升学、看病、就业、养老,你都摆得平。这种开了挂似的人生,以前的卖鱼强难以企及。这种折腾人的事情,以前的卖鱼强总被折腾得没办法。你高启强做这些的时候,有没有,这辈子值了的想法?

你对安欣是什么感觉?六分的敬重,三分的喜欢,一分的厌恶。你敬他的神性。你喜欢他的善良,对你有恩。你厌恶他盯着你不放,因为你恐惧所以你厌恶。这些年,什么都变了,唯一不变的,是安欣的心。似乎遇见他,你就会想起从前,会想起从前的那个要不要自首的选择。你有多少次的庆幸还好没有自首,又有多少次的后悔为什么没有自首。慢慢地,二十一年过去了。

安欣,最终还是你赢了。好啦,就此告别吧。以后你一定还要做你的安欣,我认识的那个安警官。

首先是,这部剧后半场结尾部分是不完整的,如果可以按照拍摄原版播出可能层次会更上一层楼,当然影响也会更上一层楼。

其次,​安欣不是一个确切的人,他只是社会向善向好精神的折射。我们应该相信社会会存在“安欣”,就像应该相信政府队伍中会存在“周善本”一样,但是往往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一个又一个的“赵立冬”、“王秘书”。换言之,如果安欣没有安长林的庇护,可能也无法坚持下去,要么变成张彪,要么像李响、谭思言、陆寒那样,为正义牺牲。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相信不了“安欣”的存在,因为我们能看到能听闻能了解到太多牺牲者的故事。我们应该相信正义永远存在,但是我们不知道为了正义付出的代价究竟会有多大,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当时当下代表的是否是正义,除非我们有坚定的信念,理智的头脑,以及充足的运气和能力。

那我们自己又是什么呢?可能只是一个又一个“高启强1.0卖鱼版”,为了生活为了家人四处奔波,受人欺辱,为尊严为生活而努力。所以说,“高启强”也不是一个确切的人,他的发展道路融入了社会改革发展中的种种混乱,他也是一个混乱的组合体。高启强的人格魅力和祁同伟有相似之处,在于使得平民百姓可以与其产生共鸣,屈辱的发迹史,成功的放纵感,金钱的掌握感,权力的使用欲。说不好听一点,这仍是大多数中国老百姓最追求的东西之一。因为混乱会带来利益,而利益会带来阶层的转变以及被社会观察视角的转变会带来享受的快感,从而吸引人们继续追求。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社会在发展,经济不可否认的出现过狂飙,但是人心是否也随之狂飙了呢?市场经济利益引导下的利己主义,经济至上主义是否是正确的呢?我们年轻人一代的思维模式是否需要调整呢?

​适应社会绝对比改变社会简单的多,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我们面对事情的时候会如何选择?这都是应该思考的问题。

​社会?到底什么是社会?到底如何算是理解社会?又到底如何算是融入社会?

​我可能永远做不了“安欣”,但是我希望我能活的让自己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