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狒狒,如人,被发、迅走、食人......”这是我国2000多年前的古代典籍《尔雅》中的文字。先秦古书《山海经》中记载:“枭阳国在北朐之西,其为人,人面,长唇,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道:“狒狒,西蜀及处州山中亦有之,呼为人熊,人亦食其掌,剥其皮。闽中沙县幼山有之,长丈余,逢人则笑,呼为山大人,或曰野人及山魈也。”

野人的生活大全(野人连载系列一)(1)

《古今图书集成》中的女“野人”

由此可见,对这种中国民间称之为“野人”的奇异类人生物的记载,古已有之。

1.什么是“野人”?

头条百科对于“野人”做出了如下定义:

野人,是一种未被证实存在的高等灵长目动物,直立行走,比猿类高等,具有一定的智能,身高大多2米左右。其较为正式的学术名称是“直立高等灵长目奇异动物”,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首次提出。

需要稍作解释的是,我们本次讨论的“野人”是指头条百科所定义的这种巨型的灵长类生物,而体型较小的,或者是神秘色彩太重的“野人”类型本文暂不做探讨。

在世界范围内,对于“野人”有着许许多多不同的称呼,但大体上描述的都是相同的一种生物或者极为相似的几个种类。

2.世界各地的“野人”

野人的生活大全(野人连载系列一)(2)

世界野人传说点分布图 袁国映

(1)中国神农架“野人”

野人的生活大全(野人连载系列一)(3)

湖北神农架

战国时期楚国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千年以来始终被人们津津乐道,他的传世经典《离骚》中,以《九歌》篇为精华,《九歌》中有一首诗叫《山鬼》,有着以下的文字:“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考虑到屈原的故里就在湖北的秭归,很有可能屈原就是以神农架的“野人”为原型而创造出了“山鬼”的形象。

野人的生活大全(野人连载系列一)(4)

《山鬼》图

清代王夫之对《山鬼》进行了解释:“山鬼,归说为躩蠼、枭阳之类是也。昼依木以蔽形。或谓之木客,或谓之獟,今楚人有所谓魅者......此盖深山所产之物矣,亦胎化所生,非鬼也。”王夫之认为屈原文中的“山鬼”是当地的称呼,非鬼而是胎化所生的一种动物。

野人的生活大全(野人连载系列一)(5)

古书中的野人画像

关于神农架“野人”的传说自古就有,目击事件也是层出不穷,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次是1976年5月14日凌晨,神农架林区的几位党政干部的目击事件。

野人的生活大全(野人连载系列一)(6)

神农架林区

1976年5月14日深夜,司机蔡先志驾驶吉普车载着神农架林区的5位党政干部行驶在神农架附近的公路上,突然,司机蔡先志发现前方不远处有一个奇怪的动物,正弯着腰迎着吉普车走来。司机蔡先志一边大喊叫醒熟睡中的5人,一边紧急刹车,在汽车大灯的照射下,那个动物一下子慌了神,呆立在原地。几人急忙下了车,慢慢靠前将这个动物围了起来,此时,6人与这个奇异动物的距离甚至只有不到2米了,借助着车灯的亮光和奇异动物短暂地呆滞,6个人才有机会好好端详下这个奇异动物的全貌。

野人的生活大全(野人连载系列一)(7)

6人与奇异动物相遇

这个奇异动物浑身长着红色的毛发,面部近似于人,但更接近猿类的样子,身体上肢长、下肢短,两脚直立行走,腰有些弯,像个驼背的老年人,但身高很高,大概有1.9米左右,没有尾巴,臀部上翘、肌肉线条明显,胸部与腹部隆起,可以看到红色的乳头,可能是个怀孕的雌性个体。这个奇异动物和6人僵持了一段时间,后来,农业局局长周忠义捡起了一块石头,打了一下那个奇异动物的屁股,受到惊吓之后的奇异动物快速逃进了树林里。

野人的生活大全(野人连载系列一)(8)

奇异动物模拟图

由于这次目击者的身份特殊,且目击人数多、目击距离近、持续时间长、细节描述清晰,因此可信性较高。此次目击在随后引起了轩然大波,并直接促成了之后国家组织的、甚至出动了军队的两次大规模“野人”考察。当然了,这都是后话了,今后大脚会用专门的篇幅介绍我国的“野人”考察。

野人的生活大全(野人连载系列一)(9)

1977年野人考察

(2)喜马拉雅“雪人”

在喜马拉雅山脉,“雪人”的传说由来已久,18世纪后期中国西藏的藏族医书《病理解剖学辞典》记载:“‘雪人’的肉有治疗疾病的作用,‘雪人’生活在山间,他们的祖先接近于熊,身体结构接近于人,而且力大无穷,吃了他们的肉,可以治疗精神类疾病,他们的胆囊还可以治疗黄疸病。”下方为书中插图。

野人的生活大全(野人连载系列一)(10)

《病理解剖学辞典》插图

但真正让喜马拉雅“雪人”引起世人关注的,是1951年由英国登山家艾瑞克.希普顿在喜马拉雅山脉拍摄的所谓“冰镐与脚印”的经典照片,照片问世后,世人才逐渐相信,在喜马拉雅山上生活着一种身形巨大、能够以两足直立行走的大型奇异动物。

野人的生活大全(野人连载系列一)(11)

“冰镐与脚印”经典照片

当年,艾瑞克.希普顿和迈克尔.沃德在门朗冰河的西南坡发现了这些神秘的大脚印。希普顿给这些脚印拍了照片,这些脚印长31厘米,宽17.5厘米,脚的大拇指粗,第二个脚趾细长。通过对脚印特点的分析,可以得出推论,这是一个身高体壮的大型高等灵长类动物的脚印。希普顿为了能有更加直观的视觉观感,在拍摄前特意将一个冰镐作为参照物放在了其中的一个脚印旁边,刚刚拍的时候,这一连串的脚印都还很新,希普顿和沃德一直跟着脚印走了大约1.6千米,最后脚印消失在冰面上。

野人的生活大全(野人连载系列一)(12)

喜马拉雅“雪人”想象图

野人的生活大全(野人连载系列一)(13)

电影中的喜马拉雅“雪人”

(3)北美大脚怪“沙斯夸支”

世界范围内,目击次数以及知名程度能够和神农架“野人”、喜马拉雅“雪人”相提并论的,也就是北美大陆上的大脚怪“沙斯夸支”了。

野人的生活大全(野人连载系列一)(14)

“沙斯夸支”想象图

北美大脚怪“沙斯夸支”的传说,最早出现于美洲大陆原住民印第安人口口相传的故事中,“沙斯夸支”即印第安语的音译,意思是“森林中的野人”。早在10世纪,雷夫.埃里克森和他的随从们,首次对北美大脚怪“沙斯夸支”进行了文字记载。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在登上北美新大陆时,对“沙斯夸支”做出了以下的描述:“体毛浓密,皮肤黝黑,眼睛又黑又大,身上还散发着难闻的臭气,总而言之,极其丑陋恐怖。”

野人的生活大全(野人连载系列一)(15)

北美大脚怪

但是,北美大脚怪“沙斯夸支”受到科学的重视与关注的时间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情,那还要归功于1967年那个命中注定般的秋天。

1967年10月20日下午,美国人帕特森和吉姆里骑马驰骋在加利福利亚州北部的兰湾山区,突然,他们看到了终生难忘的一幕!帕特森在跑动中打开了摄影机,记录下来了这一奠定北美大脚怪地位的影像。虽然对于该影片的真实性问题,学界、业界、大众一直众说纷纭,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世界上首次拍到的北美大脚怪“沙斯夸支”的影像,历时17秒,所以又称“17秒影像”。

(PS:关于这段影像的真实性,这是个解释起来很复杂的问题,绝不是网络上流传的那么简单的非白即黑,如果各位观众老爷有兴趣的话,可以关注我下一期的作品,大脚会出一期专门介绍“十七秒影像”和北美大脚怪的。)

野人的生活大全(野人连载系列一)(16)

“十七秒影像”经典画面

上图也是大脚我的头像,无比经典的传世影像。

(4)澳洲“幽微”

野人的生活大全(野人连载系列一)(17)

古老的澳洲大陆

根据德国魏格纳的板块漂流学说以及地理常识,澳洲大陆最晚在几千万年前就与主大陆分离了,澳洲大陆上的许多生物都遗留下了远古时期的影子,而此时距离灵长类动物出现还有很长的时光,事实也证明了,除了人类,至今也没有在澳洲大陆发现灵长类,因此很多人都一致认为,澳洲大陆是绝对不可能存在大型灵长类生物的,但说来也奇怪,在澳洲大陆的土著人的故事中也一直流传着一种叫做“幽微”(有的也译作“约韦”)的神秘大型灵长类生物的传说。

野人的生活大全(野人连载系列一)(18)

澳洲“幽微”

作者黄群在《人类未解之谜》中有一篇文章描述的较为生动:在广袤的澳洲大陆上,据说生活着一种可怕的类人生物——幽微。之所以说他可怕,是因为在传说中,小孩遇到“幽微”就会死掉,“幽微”还会袭击手无寸铁的猎人,用自己强大的力量将猎人的脖子扭断。这种动物会以腐烂的尸体以及植物的根茎为食,尤其喜欢吃野百合。

野人的生活大全(野人连载系列一)(19)

澳洲“幽微”想象图

据目击者描述,“幽微”体态和博物馆里展示的南方古猿相近,但是体型要比其大得多,最高的甚至会达3米上下,全身覆盖着黑色的长毛,身上散发着浓烈的恶臭。近距离目击者解释说:“就是不洗澡的油脂味和狗熊的臭味混合河里淤泥的味道。”

(5)日本“赫巴贡”

野人的生活大全(野人连载系列一)(20)

日本风光

日本虽然面积不大、人口也非常密集,但自古以来也有关于野人的传说,当地人把它称为“赫巴贡”。时间比较近的目击事件是在1970年7月20日,在广岛县和鸟取县之间的比婆郡西城町比婆山,当地人清楚地看见了两足直立行走的野人,3天后,在附近农民的农田里又有人看到,当年12月,又有人在雪地上发现了它的足迹,仅1970年一年,便有12次目击记录被证实(呵呵,证实了我还在这里讲故事???)。

野人的生活大全(野人连载系列一)(21)

日本“赫巴贡”相关报道

根据目击者的描述,其身高在1.5米到1.7米之间(这个身高还真符合日本本地特色),它全身被黑色或者茶色体毛覆盖,头部特大,面部像人,眼睛大且目光炯炯(绳文人的特点),行动时动作缓慢,另外也有人说它胸部有白毛(巧了,日本遍地是的亚洲黑熊也这样)。

(6)非洲“切莫斯特”

野人的生活大全(野人连载系列一)(22)

神秘而美丽的非洲

在非洲中部的热带雨林中,有人发现了一种近似“野人”的奇异动物,据《新科学杂家》杂志报道,刚果民主共和国北部偏远的原始森林里,发现了一种神秘的巨型动物,它来无影去无踪,非洲当地居民称其为“切莫斯特”,意为“食狮者”,光是从名字中就可感觉到它的可怕与强大。

野人的生活大全(野人连载系列一)(23)

非洲“切莫斯特”想象图

这种巨型灵长类和大猩猩、黑猩猩都不一样,传说它可以猎杀一头狮子。根据这种巨型灵长类的目击者描述和相关资料,研究人员一开始认为它是大猩猩,因为在发现这种生物的不远处就是大猩猩的栖息地。的确,这种巨型灵长类的面孔与大猩猩十分相似,并且有较长的背脊骨,这些特征都与大猩猩十分接近。但是,澳大利亚的学者格罗夫斯认为,根据巨型灵长类的头骨特征,它应当属于黑猩猩,然而,依据它的习性,它喜欢将自己的巢穴建在地面上,就如同大猩猩那样,而黑猩猩则栖息在树上。

另一种解释是,这种巨型灵长类是大猩猩与黑猩猩的杂交种类,兼具了两者的特征,但它的体型却比大猩猩还要大出一半。

其实,世界范围内的“野人”也并不仅仅限于以上6种,光在中国各地就有许多不同种类的“野人”传说,除了湖北地区,新疆、贵州、广西、浙江、四川、江西、陕西、吉林等地都有“野人”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至于官方的记载中也有不少提及之处。在国外,蒙古有阿尔玛斯、西伯利亚有丘丘纳、高加索有阿班古里、苏格兰有大灰人等等,这些“野人”的故事,如果各位观众老爷有兴趣的话,请在评论区留言,后续大脚会为观众老爷奉上相关作品。


大脚的胡言乱语:

大脚不会去断言“野人”一定存在,或者说“野人”一定是什么样子的一种生物,因为迄今为止都没有决定性的证据出现,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基于目前的线索与信息进行的推测而已。

但是,以上的种种似乎的确向我们传达了某些信息,正如现北京生态文明工程院生态人类学研究室主任、中国“野人”考察的一名健将——王方辰先生曾经说过的那样:“‘野人’不仅仅是一个传说!否则,为什么世界上这么多的民族、国家、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都众口一词地说有这么一种叫做‘野人’的东西?”

野人的生活大全(野人连载系列一)(24)

中国“野人”考察健将——王方辰先生


下期预告:

野人之谜(二)十七秒影像与北美大脚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