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二世而亡,最后一位皇帝胡亥被他的中丞相密谋杀死。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使用皇帝制度的朝代,皇帝制度不同于封建制度,整个国家的权力集中在皇帝一个人身上。这种权力在秦代几乎没有制约,一个拥有如此巨大权力的皇帝为何会被一个没有丝毫家族根基的官员谋杀呢?

赵高为什么要杀二世胡亥(赵高如何一步步收紧枷锁)(1)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与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三人密谋篡改遗诏,胡亥成功成为秦朝第二位皇帝。胡亥当上皇帝后,赵高毋庸置疑地成为了胡亥最为信任的心腹。胡亥此时刚刚21岁,又经秦始皇悲惨的身后事(死后几个月都没能下葬),早有了享乐逃避之之心。赵高就在此时向胡亥进言,说皇上太年轻了,现在跟大臣们处理政事可能会有失误,不如不上朝会,然后我们两个在宫里商量决定再通知大臣。一来这样不会在大臣面前丢脸,二来也能养威让大臣们畏惧。这一说说到胡亥心坎里去了,本来就不想去,而且赵高本来就是自己老师,非常干脆开心地答应了。

这样一来赵高就将胡亥跟大臣们隔绝开了,李斯就是这么被赵高打了个信息差坑进狱里的,李斯最后的上书也被赵高半路截胡没有送到秦二世胡亥那里去,最终李斯被诛灭三族。

李斯死后赵高为了彻底压制朝廷百官在秦二世跟百官面前上演了一出臭名昭著的指鹿为马。那一天秦二世难得上了一次朝会,赵高却让侍从牵进来一匹鹿,说是要献给陛下一匹骏马,秦二世看了之后笑着说这明明是一匹鹿啊。赵高却义正言辞地回答秦二世,这分明是一匹骏马,不信陛下问问文武百官。

赵高为什么要杀二世胡亥(赵高如何一步步收紧枷锁)(2)

朝堂上的百官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心中都明白赵高这是在立威,可是能凝聚百官的几个有能力有威望的大臣都相继被杀,秦二世分明又是个昏庸之主,于是大部分人都选择附和赵高,只有少部分人坚持说这是一匹鹿。这给秦二世胡亥搞得挺迷惑,几乎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有了什么心理疾病,不过秦二世胡亥虽然贪图享乐,却也不是个傻子,很快明白过来这是赵高在立威,立马就想斥责赵高,万万没想到的是前几天还活蹦乱跳的赵高病了,病的上不了朝。

这当然是假的,赵高这一招可以说是釜底抽薪,跟冒顿单于鸣镝弑父有的一拼。指鹿为马后,赵高立马把坚持说是鹿的大臣全部杀死,这时朝堂之上,只剩下那些沉默的人,在这些大臣反应过来之前,足够赵高完成一件大事——弑君。

赵高弑君主要是因为关东起义军越闹越大,他已经瞒不住了,害怕秦二世跟胡亥处罚自己平叛不力,所以赵高就趁着事情还没有完全暴露,借用手中的权力导演了一场指鹿为马,为自己创造出了一个最好的动手时机,之后赵高就称病不朝。

赵高为什么要杀二世胡亥(赵高如何一步步收紧枷锁)(3)

赵高与自己的女婿阎乐商量,阎乐当时是郎中令,掌管着京城的禁军,阎乐也很听自己岳父的话,两个人就开始谋划如何杀掉胡亥。当然,赵高也不怎么信任自己的女婿,在同阎乐商量这件事情之前就已经把阎乐的母亲扣押,以此来威胁阎乐。

胡亥当时做了一个白虎咬死自己拉车的马的梦,占仆的官员给秦二世胡亥解梦说这是泾水之神在作祟,所以胡亥就搬到望夷宫,准备祭祀泾水之神。

阎乐就率领着守城的军士一千多人以抓捕盗贼的名义杀进望夷宫,先杀掉负责望夷宫守军的将军,望夷宫中大乱,望夷宫中有人拿起武器反抗,有人四散奔逃,不多时望夷宫里面的人,死的死逃的逃,只剩下一个小宦官陪着秦二世胡亥。

胡亥对这个小宦官抱怨,宫中来了盗贼你怎么不提前通知我呢?这是一句双关语,小宦官同样回答一句双关语,我要是早提醒陛下,怎么能活到现在呢?秦二世胡亥登时无言。

赵高为什么要杀二世胡亥(赵高如何一步步收紧枷锁)(4)

阎乐一路杀到秦二世面前,秦二世现在已经反映过来发生了什么,就向阎乐提出了几个问题,先问我可以见见丞相吗?阎乐说不可以。

胡亥又问,我不当皇帝了,做一个郡城的郡王可以吗?阎乐不说话。秦二世又问我做一个万户侯可以吗?阎乐摇摇头。最后秦二世胡亥被逼得没有办法,凄凉地问道,我跟我的妻子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平民可以吗?阎乐还是没有说话。最终秦二世无奈上吊自杀。

关于秦二世之死,司马迁的史记上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说阎乐带军士穿白衣白袍围住望夷宫,赵高骗秦二世起义军已经攻进咸阳,秦二世惶恐之下自杀而亡,但无论那种说法,赵高与他的女婿合谋杀掉秦二世是确定无疑的。

赵高为什么要杀二世胡亥(赵高如何一步步收紧枷锁)(5)

秦二世死后赵高并没有自己做皇帝,他深知秦朝文武百官只是暂时被自己吓住,一但反应过来自己身后的老虎不见了,自己这只狐狸恐怕也命不久矣,所以赵高以关东土地尽失为由,降帝为王,扶立子婴为秦王。故秦二世而亡,子婴为最后一任秦王,而非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