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评分的电影,为何你却看得昏昏欲睡?,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俞敏洪励志演讲克服内心的恐惧?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俞敏洪励志演讲克服内心的恐惧(批判性思维领域的)

俞敏洪励志演讲克服内心的恐惧

【一】

高评分的电影,为何你却看得昏昏欲睡?

据新华社报道,2016年2月,中国电影票房以68.7亿元,首次超越一直位居全球第一的北美电影市场。随着票房的飞速增长,资本不断涌入电影市场,电影数量随之不断增多,影片质量参差不齐。

对于我们来说,如何筛选出高质量的电影,也成了愈加迫切的问题。想必大部分人在选择电影时,都和精读君一样,会去看网上的评分和影评家的评论。

但你是否发现影评家的评论似乎从来就没有一致过?就连评分也不一定可信,很多高评分的电影却让你看得昏昏欲睡,低评分的电影却很对你的胃口。

其实不只是电影,如今的我们生活在一个被泛滥信息包围的时代,每时每刻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大到涉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小到个人生活的决策。面对众说纷纭的观点,我们该如何做才能获取更为正确、理性的结论?

精读君今天要推荐的这本《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兴许就能帮你解决这一问题:

【二】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学会提问》由美国的尼尔•布朗和斯图尔特•基利共同编写而成。在美国这本书被称为批判性思维领域的“圣经”,目前已出第10版,可以说是30年畅销不衰的经典。

在中国,俞敏洪、潘石屹、李开复都曾推荐这本书。俞敏洪指出,本书出色地完成了传授评判性提问的技能这一目标,既简洁又全面,实践指导性强,会对我们提供很大的帮助。本书豆瓣评分高达8.6分

此前精读君已经对批判性思维进行过介绍,并推荐了一本入门级的书籍——《轻松学会独立思考》。而此次的这本《学会提问》,则提供了一种更系统、更深入地学习批判性思维的方法。

《学会提问》共分为12章,作者在第一章提出了批判性思维的整体内容,并提出了想学习批判性思维的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后十一章则提供了批判性思维的完整结构。

《学会提问》指出,所谓的批判性思维,其实包含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①有一套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的意识

②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关键问题的能力

③积极主动地利用关键问题的强烈愿望

而本书的目的就是激发读者朝这三方面发展。同时,学习批判性思维需要一整套的技能和态度,而这些技能和态度都建立在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上。所以说学习批判性思维,关键便是“学会提问”。

【三】

想学习批判性思维,要具备哪些素质?

《学会提问》中提出,想学习批判性思维的人,需要培养保持思考独立性、对世界有好奇心、理性思考能战胜感情用事、坚持交流而非对抗、避免一厢情愿,这5项素质。

由于篇幅有限,今天精读君将主要给大家介绍第一点——保持思考独立性。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两种常见的思维方式: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

海绵式思维的方式类似于海绵放到水中的反应,充分吸收水分。这种思维方式的优点是,你能吸收很多外部世界的信息,为以后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它不需要你绞尽脑汁地去苦思冥想,知识往往来得轻松又快捷。

但是海绵式思维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各种纷沓而来的信息和观点如何做出取舍,它提供不了任何方法。而淘金式思维则是强调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与知识展开积极互动,带着问题去思考

秋叶老师曾经归纳总结出两种思维方式的区别,如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淘金式思维更利于我们在众多的信息中,筛选出更为正确、理性的知识。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就该抛弃海绵式思维,两种思维方式其实是互补的。因为要想找到智慧的金子,你必须要有评估的材料。要评估这些材料,我们必须首先拥有一定的基础知识。

了解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后,那么接下来我们在运用批判性思维时,究竟该带着哪些问题呢?

【四】

问什么问题?

《学会提问》中的后十一章,作者将批判性思维缩减为11个关键问题,旨在使读者读完本书之后,明白什么时间、怎样有效地提出问题,从而形成批判性的思维。

①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②理由是什么?

③哪些词语有歧义?

④什么是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⑤推理中存在谬误吗?

⑥证据的效力如何: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词和专家意见

⑦证据的效力如何:个人观察、研究报告和类比

⑧有没有替代原因?

⑨数据是否具有欺骗性?

⑩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⑪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这11个问题都是操作性强且易模仿的问题。作者在文中采取设问的方式来自问自答,即对所读的文章边进行批判性思考边加以解答,就好像一个人正努力思考如何评价这篇文章,而读者则在这个人的脑海里旁观整个思考过程。

这种方式可以说是《学会提问》这本书所特有的,此种编写方法可以让读者切身“感受”到获取答案的批判性思维的真实过程,让读者在不断地运用中,渐渐内化为自己的思考方式。

【五】

学会批判性思维,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作者在书中指出,学习批判性思维能让你从以下几类情形中受益匪浅:

①客观评价图书、杂志及网站上读到的文章或论述,不盲从盲信;

②评判一场讲座或演说的水平高低;

③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

④通读指定文章后撰写有理有据的论文;

⑤积极参与讨论。

同时,精读君认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批判性思维时,还应该记住以下这一点:

我们要让批判性思维成为一种友善的工具,而不是总摆出一副态度说:“哈哈,我可逮住你一个错了”,这种“找茬”对有效利用批判性思维是极为致命的。

要明白,学习批判性思维不是要让世界在我们眼中变得一无是处,而是为了帮助我们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匹配阅读伙伴,与精读读友会会员一起,每月读一本好书、写一篇打卡笔记、交流阅读心得,请找精读君(微信/QQ公众号: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