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月前的评书(卖李钻核)(1)

四个月前的评书(卖李钻核)(2)

成语“卖李钻核”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俭啬》:“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说是晋朝的时候,有个叫王戎的人,脑子特别灵,鬼点子也特别多,是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他家里种了许多品质优良的李子树,不但每棵树上挂果很多,而且结的李子又大又甜。他怕别人得到他这些李子树上的种子,在出卖李子前,他就把所有李子的果核都挖出来,然后再出售。这一成语多形容一些人的极端自私。

四个月前的评书(卖李钻核)(3)

“核”(hé)字是个有声会意字,篆文写作,左边“木”表示树木;右边“亥”(hài)表声兼表意,甲骨文写作或或,形义为幼儿“咳咳”的咳嗽声。有的甲骨文在幼儿嘴巴处画一道,有的甲骨文在幼儿嘴巴处画半圆,强调咳嗽发声的部位。因此,“亥”字本义为幼儿,后来加“子”写作“孩”,表示小孩、孩子。“亥”既然是幼儿,身形必然稚嫩幼小,而且担负着传宗接代的历史使命。所以“亥”字有幼小的、最后的、重要的、关键的以及起着传承作用的等义。在历史演进过程中,这些义项大部分已经消失,并被借代为地支的最后一位,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我们说亥时,就是夜里九点至十一点,也是一天的最后一个时间段。“最后”的含义在这里总算有了体现。这个时间段饲养的猪最饥饿、最活跃,哼哼唧唧到处寻找食物。人们便把这个时段用猪来代替,作为十二属相之一。此外,还有另一个原因,甲骨文中“亥”与“豕”字形相近,后人书写相互混淆,亥、豕都表示猪了。《说文》“亥,荄也。十月,微阳起,接盛阴。从二,二,古文上字。一人男,一人女也。从乙,象裹子咳咳之形。”“荄”字本义为细嫩的草,也指草根。由此可知,许老夫子的这种解释是不妥的。

“亥”在“核”字中表义为重要的、能够传承延续后代的。木与亥两形会意,“核”字本义为树木上结的对人们来说很重要的,对树木来说能够传承并延续后代的果实的部分,特指果核。果核可食,这对远古时代的人们来说不可谓不重要,果核能够传承延续果木的后代,当然也是重要的。因为果核处于果实的中间,故有内核、核心等说法。后来字义进一步扩大,把很多处于中心的、地位重要的皆称之为“核”了,如核电、核能、核弹、核武、核聚、核查、核定、核对、核计、核算、核实、核议、核准、审核、复核等。

许慎《说文解字》“核,蛮夷以木皮为篋,状如籢尊。从木亥声。”《尔雅》“桃李丑核。”《唐韵》《集韵》《韵会》“核,果中核也。”《礼.曲礼》“赐果于君前,其有核者怀其核。”王充《论衡·量知》“文吏不学,世之教无核也。”即中心。《汉书·宣帝纪赞》“综核名实。”即审核。(第158讲)

作者:范登生,二马看天下特邀专栏作家

责编:恬恬

播音:杨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