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豪苏轼曾这样评价韩愈,"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除此之外,韩愈也是我们熟知的唐宋八大家之首,还被列入为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种种评价都证明了韩愈的不凡。
韩愈于768年出生在长安,他的父亲韩仲卿是当时的秘书郎,在韩愈三岁时,韩仲卿就死了,大诗人李白曾为他撰墓志铭。至于韩愈的母亲,不详,现在有几种猜测,要么是死于韩愈的父亲前;要么早已改嫁。总之,在韩愈三岁那年,他成为了孤儿。
还好,韩愈并不是没人要,三岁的韩愈被大他20岁的大哥韩会和嫂子郑氏收养。韩愈小时候很自觉,再加上叔父韩云卿与大哥韩会的影响,韩愈七岁就能出口成章。
777年,宰相元载下台,韩会也因此受到牵连被贬为韶州刺史。韩会举家迁到韶州不久,韩会就因忧伤和劳累过度而死,韩愈随大嫂扶兄韩会灵柩赴河南。后来,中原发生战乱,韩愈又随嫂避难。郑氏品格贤良,在她的操持下,韩愈兄弟不辍学业。她经常激励韩愈兄弟广大韩氏门庭,载韩愈的心里,一直都把大嫂当作母亲。
没了韩会,韩愈一家的经济负担加重。为了改变家庭,韩愈迫切希望早点入仕,读书相比以往也更加勤奋。786年,19岁的韩愈独自一人前往长安,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赴考求仕之路。
十年落选从787年开始,韩愈连续三年的礼部考试中都落选了,这让韩愈内心惭愧对祖先,也愧对嫂嫂。恰在此时,吐蕃反复,韩愈在军的从兄韩弇死于非命,这让使孤立无援的韩愈更是雪上加霜。
韩弇的统帅北平王马燧,因吐蕃劫盟被罢免,仅仅保留了侍中的官衔闲居长安,韩愈无路可走,只好去拜见马燧,马燧给予了韩愈经济上援助,这才使韩愈勉强度日。
连续三年落选,韩愈的自信心受到了打击,就返回宣州继续苦读。791年,韩愈在家苦读一年之后,再次前往长安参加考试。不得不说,多一门本事的好处是极大的。这一年的主考官是名相陆贽。陆贽是文章巨公,副考梁肃和王础也是有名的古文家,还是韩会的朋友。而韩愈就擅长古文,所以这一年,韩愈高中了。
但可惜的是,古文在当时并不流行,再加上后台不够硬。韩愈又接连三年在吏部举行的博学宏词科考试中落选。接连落选与越发贫穷让韩愈愤激难平。795 年春,韩愈向宰相连上三书,但很正常地石沉大海。五月,韩愈挥泪出长安,在渡黄河时,他看见几个官家模样的人,手持鸟笼,自称是某地长官的使者,要把鸟儿献给皇帝。使者飞扬跋扈,不可一世,沿途的百姓纷纷避让。韩愈愤怒地作《感二鸟赋》来表达心中的愤慨。
韩愈在长安十年,七次考试,六次落第。但还好,韩愈结识了孟郊、裴度、柳宗元等许多朋友,这些朋友在他日后的仕途和学术中影响至大。
升-贬-升795年九月,韩愈来到洛阳干偈。一年后,韩愈的叔父韩云卿的朋友董晋出任洛阳留守,聘韩愈为幕府。韩愈在董晋幕府三年,因未谋得一官半职,郁郁寡欢,病休故居。799年二月,董晋病死,韩愈为他扶柩,途中遇到兵乱,韩愈在惊恐中度过了20多天,碾转行程5000多里才到达徐州。
徐州节度使张建封是韩愈父兄辈的老友,韩愈来到徐州后,张建封表韩愈为武宁军节度推官。这年秋冬之际,韩愈完成了他的著名的"五原",奠定了韩愈在儒学的坚实地位。此后又写《答李翱书》、《与冯肃论文书》,奠定了他在古文写作上的领军地位。韩愈的名声也因此越来越大,粉丝越来越多。
次年五月,韩愈携全家来到洛阳。为了解决家庭衣食问题,韩愈前往长安等待诠选。但是,韩愈又落选了。穷居洛阳一年后,韩愈再次入京诠选。经李翱,韩愈结识了礼部员外郎陆修,在陆修的荐引下,韩愈终于得到四门博士的官职,相当于中央大学的教师。韩愈收了很多学生,有些学生比韩愈的年纪还大,一时指责他"好为人师"的风潮一浪高过一浪。韩愈不为所动,写下《师说》等名文,声名鹊起。
但韩愈这个职业的公资很少,根本养活不起韩愈一家三十多口,韩愈多次上书,终于擢升为监察御史。韩愈能升迁,与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元庆的玄孙李实有很大的关系。
李实凭什么举荐韩愈呢?当时的李实可以说是无恶不作,但韩愈却在《上李尚书书》中称赞他"赤心事上,忧国如家"。这一句好话,尤其是在当时的名人韩愈口中说出来,李实很受用。
但也是在这一年,韩愈又被贬了。因为这年长安爆发饥荒,李实却谎报丰收。韩愈看不下去百姓的日子,就写了一篇《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内容直指李实。结果不到十天,韩愈就被贬到蛮荒的连州阳山去了。
804年二月,韩愈经过 60多天的跋涉,来到距离长安3800多里的阳山。如果大唐有个贫富排名,当时的阳山绝对是倒数第一。
好在仅仅过了一年,唐德宗驾崩,唐顺宗即位。次年夏,韩愈得到了待命彬州的诏令,之后被派往江陵担任法曹参军。在路上,韩愈写下《永贞行》、《岳阳楼别窦司直》等重要诗作,反映了对永贞革新的思想。因为这次被贬,韩愈开始怀疑是李实报复自己,后来怀疑是王叔文、韦执宜打击,再后来怀疑是刘禹锡、柳宗元陷害自己。当然,最后韩愈与刘禹锡、柳宗元还是成为了莫逆之交,韩愈还专门为柳宗元写了名垂千古的墓志铭。
韩愈到任不久,写《上兵部李侍郎书》向李巽哭穷抱屈,请李巽向推荐自己。好在朝廷局势对韩愈越来越有利,他与上司、荆南节度使裴均的关系融洽。裴均名声不佳,但却是大宦官窦文场的养子。韩愈与裴均关系不错,一来裴均好文辞;二来早在永贞革新前,韩愈就拉宦官文珍,他与裴均有相似的后台背景,有共同的对永贞革新派的仇视,称得上是志同道合。
806年五月底,韩愈终于等来了好消息。朝廷升他为国子监博士,正五品。韩愈欢喜不胜,写下《纳凉联句》、《秋雨联句》、《斗鸡联句》、《有所思联句》等等。807年四月,宪宗"郊天祭庙",韩愈兴奋不己,写下著名的长篇《元和圣德诗》,以四言的形式和叙事的内容而被称为"奇诗"。
韩愈还没高兴多久,就卷入一场是非漩涡。宰相郑絪很喜欢韩愈的诗文,叫韩愈写一通诗文给他。于是,韩愈抄录了自己的诗文就找个好日子给宰相送去了。谁知过了几个月,有人在郑纲面前进馋言∶韩愈说宰相要我的诗文,我不敢不给他,宰相哪里懂得我!
当时,有传言说郑絪因为打算把韩愈用为翰林学士,一些想以文学进身的人,就制造韩愈恰恰瞧不起宰相郑絪的谣言。韩愈写《释言》辩解,整天提心吊胆,连写《秋怀诗》十一首,一方面抒写自己高洁的志趣,一方面表达忧谗畏讥的忐忑不安。
除此之外,还有人在宰相李吉甫、裴垍面前诋毁韩愈。在种种的恶意攻击下,韩愈抵挡不止,在807年夏末,他只得请求外调到东都洛阳去当国子监博士。两年后,韩愈改任都官员外郎,不久就因祠部的事务,与洛阳宦官发生了急剧的冲突。
810年,韩愈改任正五品上的河南令,又陷入与不法军人(不法分子冒领军籍)的斗争之中。韩愈发动群众力量,开始了对不法军人的大搜捕行动。不法军人集体到郑余庆那里上访,郑余庆慑于不法军人的威胁,竟然袒护这些黑恶分子。
韩愈严惩不法军人的消息传到长安,宪宗大悦∶"韩愈助我者!"
任河南令不到一年,韩愈就再次被召回长安,担任方员外郎。不过,韩愈这个新官职还没捂热,就又陷入了一场事件。
当时的华阴县令柳涧挑拨农民工向华州刺史讨要军队服劳役的工资,刺史认为柳涧做事不妥,上报朝廷,朝廷把柳涧贬为房州司马。韩愈当时正好路过华州,一听说这事,正义的韩愈就决定刺史欺负人,直接上书朝廷替柳涧开脱。皇帝也懒得管这种闲事,就派监察御史李宗奭负责调查,一查,直接把柳涧那些罪恶事给查出来了,柳涧再一次被贬。宰相认为韩愈在不清楚实情的情况下胡说八道,又把他降为国子监博士。
韩愈觉得宰相处置不公,写了一篇《进学解》,抒发怀才不遇的牢躁,委婉地讽刺了宰相。《进学解》是一篇奇文,在仕人间广为传诵。上面的人看到这篇文章很同情他,再加上韩愈很有史学才能,名气也大,就让韩愈担任比部郎中和史馆修撰。814年,韩愈又升为考功郎中、知制诰,迈入了中央权力中心。
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前往天堂,他的儿子吴元济要求接班,朝廷不答应,吴元济率兵四出烧杀抢劫,长安一带人心惶惶。在这个骨节眼上,韩愈上书《论淮西事略》,详细分析了淮西军必败的理由,提出四个方略:
- 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 收编淮西自发的群众自卫队;
- 对淄青、魏博、成德采取安抚策略,集中火力专打吴元济军;
- 对吴元济军内部,只打首恶。
作为主战派的韩愈,在关键时刻又被人抓住了把柄降职。上司裴均的儿子裴锷回家看望父亲,韩愈作了一篇序文送为他送行。裴均在朝中口碑极差,韩愈对裴均父子的尊重,落下了主和派攻击他的口实,不到半年,韩愈被贬为太子右庶子,典型的闲官。
长安附近有座法门寺,法门寺中有座护国真身塔,塔中珍藏了释迦牟尼的手指骨一节,传说这个宝贝三十年开启一次。819年正好是三十年的周期,皇帝就让人去迎接佛骨。老百姓们都跑去施舍,导致一大群人因此破产。韩愈专门上了一篇《谏迎佛骨表》,坚决反对这种浪费社会财富的行为。
结果很明显,皇帝生气了。几天后,韩愈贬官潮州(当时鳄鱼泛滥成灾)刺史。韩愈此次贬谪是他一生中最重大的打击。52岁的韩愈带着一家百口,开赴八千里外的蛮荒之地,生死难料。
几个月后,唐宪宗又想启用韩愈了,但朝中有人讨厌韩愈的正直,都不同意韩愈回京,宪宗没办法,就给韩愈换了一个情况好点的袁州当刺史。
次年,韩愈再度被召回京,出任国子监祭酒,不久就转任兵部侍郎,在兵部侍郎期间,韩愈解决了成德军秩序大乱的问题,让唐穆宗很高兴,就想升韩愈为宰相。
自822年九月到823年十月,韩愈的官职变动了四次∶先是由兵部侍郎转吏部侍郎,又由吏部侍郎转御史大夫,十月五日由京兆尹复为兵部侍郎,六天后再改为吏部侍郎。频繁地改官,是穆宗器重韩愈的表现,韩愈迈入他的仕途高峰。
824年十二月,韩愈病死家中,时年 57岁。穆宗追认韩愈为礼部尚书,谥号"文",所以后世经常称他作韩文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