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才尤贵无名时——吴均《赠王桂阳》赏析,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送鱼思别处士归有怀赏析?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送鱼思别处士归有怀赏析(爱才尤贵无名时)

送鱼思别处士归有怀赏析

爱才尤贵无名时

——吴均《赠王桂阳》赏析

作者:赵铁军

吴均:赠王贵阳

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

吴均(469——520年) ,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省安吉县)人。南朝梁武帝时期,被任为侍诏,累升至奉朝请。 吴均是南朝文学家、史学家,编撰《齐春秋》《通史》(未完稿),著《庙记》《十二州记》《钱唐先贤传》。其以骈文、小品文和书札见长,诗亦清新,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为时人仿效,号称“吴均体”。吴均诗文著作较多,惜多散佚。

【赏析空间】

《赠王桂阳》是一首仿乐府体古风诗歌,但颔联和颈联出现对仗的句式,是乐府诗歌向五言律诗的过渡形态,可见唐代出现格律诗不是诗坛的偶然现象。

这首诗其实是吴均写给当时的桂阳太守王嵘的自荐信。当时南朝还没有出现科举制度(只有北魏孝文帝初创科举制度),知识分子进入仕途需要权贵的推荐。西晋至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垄断政权,阶级固化很严重,寒门出身的知识分子如果没有贵族和高官的举荐,就没有当官的可能。吴均出身低微,家境贫寒,想要谋个官差,只能毛遂自荐。这首《赠王桂阳》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而写的。吴均又有《赠王桂阳别诗三首》,其中说王桂阳“高华积海外,名实满山东。自有五都相,非无四世公。”可见王的地位很高,又有“愿持鹪鹩羽,岁暮依梧桐”等语,说明吴均渴望依附于他当个幕僚。后来,吴均果然进入桂阳太守府当差,但并没有得到重用,于是不久他就离开了桂阳太守府。

自荐的诗很难写,自誉过高,未免有自我标榜之嫌;巴结奉承过度了,有失文人的尊严和气节,也容易让举荐人轻视自己。而吴均巧妙地避开这两大难题,既推荐了自己,又不夸张不媚乞,保持了个人尊严。其巧妙之处就在于全诗以青松作比喻,青松人格化为吴均自己。

这首诗通篇用比兴,托物言志,句句写松,却句句落实到人,“数寸”、“草所没”、“弱干”、“纤茎”诸语,说尽幼松的弱小易欺;“笼云”、“负霜”、“千尺”、“覆明月”诸语,则表达松的前程远大。两者对照鲜明,使读者既痛惜于诗人的怀才不遇,又凛然不敢对诗人少存轻忽。虽是自荐诗,气格却绝不卑下,这是诗品,也是吴均的人品。

“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前四句诗,描写幼松的生存状况。诗人巧妙地以松树为证,揭示出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规律。按自然法则,松树虽可长成参天的大材,但初生之时不过数寸而已,甚至会被杂草埋没。人们不知道它拔地千丈、笼聚云气的壮志,怎么会明白它具有傲霜斗雪的气骨呢!诗人显然以初生之松比喻自己的沉沦民间、未见器重,而借此形容松树的性格,表明自己高远的志向、坚贞的品质。

“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后四句诗,描写幼松的遭遇和期待。隐喻诗人自己怀才不遇,而且受到某些权贵的轻视、排挤和打压,希望得到王太守的庇护和重用。诗人进一步描写和诉说,小松树枝干嫩弱,茎针纤细,易被摧残,比喻自己身处下位,易遭人欺凌与忽视,委婉地表达了向王桂阳求助的意图。最后两句则进一步表明了自己的抱负:当幼松一旦长成数千尺的大树,则可笼云覆月,庇护众生。言外之意是说,自己一朝出人头地,就可建功立业、普济苍生,至于到那时更不会忘记恩公的知遇之恩!

全诗诉述和描写松树成长经历,表明高洁的松柏在它幼小时,一般人看不到它那远大的心志与坚贞的品质,它常常被杂草所淹没。寓意人材很难被人发现。松树在幼小时期,对它应当扶植。扶植它长成参天大树后,它可以为他人挡风遮雨。寓意人材在微贱时,易于被忽视。此诗以松喻人,寄希望于掌权人善于发现人材、扶植人材。情意委婉,笔意含蓄。这既是诗人的自喻和自况,表明自己像松树那样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坚贞的节操,是一个好苗子,但“为草所没”,未被发现和看重;同时也是期望王太守能“慧眼识人”。

《赠王桂阳》既是自荐诗,也是一首内涵深刻的哲理诗。它深刻揭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即“松高千尺,长生于寸”。任何人才都有一个成长过程。对于为政者、掌权者而言,不仅要善于识别和发现人才,更要注意培养和爱护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不然的话,人才是很容易被埋没、被损害的。当代国内外人才学专家普遍认为,人才有一个从“潜”到“显”的过程。人才选拔和使用也有“马太效应”:对于已经“显”而出名的名人、名家、大咖,给与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于处于“潜”状态的人才则百般刁难,轻易不予承认。论资排辈的现象,论学历资历现象,小圈子选人现象,也十分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发现、选拔和使用。当然不是说,对于名人名家等“显”人才,不是不需重视,不需宣传,不需激励,而是爱才尤贵无名时,与其给名人“锦上添花”,不如给“潜”人才“雪中送炭”。

顺便说一下,南北朝结束之后,隋朝统一中国,借鉴北魏的科举取仕,完善了科举制度,一直延续1500多年。从此,门阀士族制度被逐渐废除,选拔官吏和人才不再以出身门第为准绳,寒门知识分子也能进入仕途,这是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极大进步。当代世界各国的公务员招考制度,实际上都借鉴了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拓展阅读】

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人才最重要。人才旺则国兴,人才缺则国衰。这个道理已经被中国和世界各个民族国家的兴亡历史所证明。笔者从龚自珍《己亥杂诗》中选择两首七言绝句与吴均《赠王桂阳》一并欣赏。第一首:“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第二首:“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是浙江临安(今杭州)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和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他曾任清朝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西方列强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龚自珍的诗歌多直舒胸臆,大气磅礴。笔者选读的这两首绝句都是流传广泛的名篇,为龚自珍的代表作。

第一首绝句的上联,描述了晚清万马齐喑,朝野噤声,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对于“万马齐喑”的局面,诗人用一“哀”字,表达自己悲痛惜之情和拳拳爱国之心。诗人是近代史上放眼看世界的先觉者,他深知要改变中国衰败的局面,拯救落后的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的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下联是作者抒发拯救中国的见解。他认为,社会变革的力量来源于人才,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才,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充分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远大的目光,战略性的前瞻思想。当时的清政府,腐朽无能,内忧外患,特别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对我国虎视耽耽,奴役中华民族、瓜分中国领土之心不死。要拯救暴风中漏船似的中国,非有各方面的大批人才是无济于事的,所以诗人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而降大批人才,共挽即倒的狂澜、将倾的大厦。

第二首绝句作于清道光十年(1839)春末,龚自珍已经辞去礼部主事之职,于农历四月二十三日动身南归。诗人已年届四十八岁了。其辞官离京时的万端惆怅和心意难平可以想见。上联诗人描写自己的离愁别绪。“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诗人以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凝练地写出离愁的深广和天涯断肠之感。诗人此次南下,本是回到故乡,然而离京标志着龚自珍政治生涯的终结,离京无望重返,于是当听到马鞭抽响,便油然而生天涯断肠的感触。但是,龚自珍是有远大抱负的思想家,岂能停止在一般的离愁别绪上?下联诗人笔锋一转,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他从此要履行为国家民族培养人才的使命了。诗人描写自己行走在京郊的乡路上,视野里出现了初夏的落花,不由地触景生情。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这哪里是落花的葬词?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赞歌!龚自珍此次南下,是到杭州主掌书院,聚徒讲学。他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培养拯救中国的人才!

阅读龚自珍这两首绝句,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人才的多寡以及培养人才、发现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是事关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而培养和选拔人才的人,必须具有奉献牺牲精神,要甘当护花、育花的“尘泥”,为培养社会精英贡献全部的生命能量。他们的奉献牺牲,必将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花齐放的春天!  

【注释】

1、王桂阳:即南朝桂阳郡太守王嵘。吴均曾经一度依附于他,但未受器重,后来便离他而去。2、笼云心:指高远的志向。3、负霜骨:指坚贞的品质。4、弱干:都指松树幼小时的枝干。5、陵忽:欺陵、忽视,也即是摧残的意思。6、何当:何日。7、“覆明月”:与前面“笼云心”意思相似。笼云、覆月,词义为“遮天盖地”,喻指建大功立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