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君子无所争。”

老子云:“天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

这些话无不都道出一个“忍”字的重要性。

世事纷杂,做人不可随心所欲,无所拘束。

要精明做人,成就一生,内心必须坚毅而决绝,忍常人所不能忍之事,吃常人所不能吃之苦。

忍,是一种修养和境界。

遇事最高明的处理方法(遇事最有水平的处理方法)(1)

遇事最高明的处理方法(遇事最有水平的处理方法)(2)

忍得了寂寞

人生的冷遇,最过平常。

庄子说:“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

他认为万物的本真就是“寂寞”。立身处世,更多的时候是单打独斗,被生活细节咬噬,在无边的孤独中顿悟。

寂寞让人的心静下来,不为周围的纷扰影响,更好地感知了生命,认知了自己。

唐代的书生赵蕤,年少的时候饱读经典,精通《易经》,有辅佐帝王之才。

但是科举考察的是孔孟之道,与他所学有些错位,考了几次都没考中。仕途受到巨大折挫,赵蕤便顺势选择放弃,退隐山林,归于沉寂。

住入岩洞,亲自耕种,赵蕤沉静下来,对人生的思考也沉淀下来。

无边的寂寞,让他专注在术数的研究上,并决定写一本教化王侯将相的书,传承于世。

他遍翻历代帝王的实录,诸子百家的学说,开始梳理从古到今的君臣言行。

没有现代化的检索工具,输入工具,工程量巨大,文字枯燥。

从开元初年坚持写到开元四年的冬天,完成了九卷六十四篇的《长短经》。

这部叫著作,一经问世,便引起轰动。唐玄宗因此对赵蕤很倾慕,想要邀请他做官。

但赵蕤拒绝了。

隐居山林,已经让落寞成为了一种自省,一种生命的境界享受。

赵蕤因此悟透人生,知道了真正的人生要专注于真正喜好的事情,并倾注全力。

享受寂寞,坚守寂寞,让人学会了独处思考,平静生活,静度时光。以至于繁华三千的纷扰,也成了平常。

忍得了冷遇,常常带着奇迹,让人找到了自己,也走出了自己。

遇事最高明的处理方法(遇事最有水平的处理方法)(3)

遇事最高明的处理方法(遇事最有水平的处理方法)(4)

忍得了折磨

“路漫漫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不经历挫折,走完一生的人太少。更多的人,是在忍耐中,与自己的专属命运对抗。

易懿在《一切都没那么糟》中说:

“每个人的背景和经历,如同每个人的指纹一样,无法相同,同一件事情所带来的感受和见解,同读《哈姆莱特》是一个结果。”

一次车祸,让易懿从一个健康女孩,转瞬之间高位截瘫,只有一个小拇指与这个世界互动。

8个月重症监护,3个月病危警告,2年康复治疗。

易懿绝望过,悲伤过,逃避过。

但“忍耐是一贴利于所有痛苦的膏药”,最后她把悲伤和失意磨碎,埋在泥土里,让不幸开出了美丽的花。

在父母的帮助和鼓励下,她借助一辆轮椅,先后行走28个国家,60余座城市,历经35000公里路程,写下了万千文字,治愈了无数暗夜孤独的人。

人生不易,磕磕绊绊是它的芯子。感人的,苦涩的,心酸的等等,一切复杂都是它的内容。

忍得了苦痛,让易懿看见了深层次的生命意义,拥有了从更高的维度,俯瞰命运的机会:

人生处处有险隘,有态度,有耐性,顺其自然,经历就好,就是通衢。

遇事最高明的处理方法(遇事最有水平的处理方法)(5)

遇事最高明的处理方法(遇事最有水平的处理方法)(6)

忍得了烦躁

佛说:“烦恼三千”。

人生路上麻烦事最多。心烦意乱,不是这件事让人不得清净,就有那件事让人烦恼烦躁。

怕别人来麻烦自己,也怕自己麻烦别人。

人生的琐碎里,烦人的事多到数不清,各种情境,各种条套路,各种突发状况。

辉姑娘在《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里曾写到一个故事。

普通的一天开始,“她”一天的烦恼也开始了。

先是家里停电,没法吃早餐,没法洗漱;

然后是进电梯,衣服被邻居小狗弄上了爪印;

再然后“她”被老板辞退,妈妈打来电话姥姥病重,暗恋十年的对象结婚了。

世界写满了悲伤,她想回家,连司机都拒载。

烦恼像是约好了来到“她”的世界里,至于“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让眼泪夺眶而出。

失望、沮丧、困顿、挣扎,她能做的就是在哭过以后,“摇晃着继续向前走”。

看开了就是晴天,“世间无事,烦恼来自逞强。所求太多,心就无处安放。”

多愁多虑,多烦多恼,容易变成自扰;清心少欲,看开看淡,才是智者的王道。

“放下他”,“由他去”,烦恼自然不再绕心。

忍得了烦恼烦躁,生活自会抽丝剥茧。

遇事最高明的处理方法(遇事最有水平的处理方法)(7)

遇事最高明的处理方法(遇事最有水平的处理方法)(8)

忍得了冷漠

“命由己造。”

命运怎样,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环境和周围的人,而是取决于自己。

知世,知人,才能知命。

耐得住世态炎凉,经得起荣辱兴替,失意时不失信念,得意时不忘忧患,对一切淡然处之,用一颗平常心来看待,尤其重要。

名将郭子仪,出将入相三十余年,做到了四朝皇帝尊重,王侯将相信服,穷奢极欲天下人也不议论,靠的就是一个“耐”。

郭子仪曾立下赫赫战功,皇帝怕他功高盖主,先后四次拿走了他的兵权,让他卸甲归田。

大臣们妒忌他南征北战的功勋,背后陷害他,宦官鱼朝恩因为妒忌甚至把他父亲的坟墓都给挖了。

一心为国,赤胆忠心,甚至连自己的性命都不顾,却遭到皇帝、大臣这样的对待,换做一般人,估计早已崩溃。但郭子仪并不以为意,淡然处之。

在皇帝夺他兵权的这些日子里,他趁机会整理了皇帝下发的一千多份讨伐诏书,呈给了皇上。

面对祖坟被挖,他淡淡地说道:“这是我带兵打仗,没有做到禁止士兵残害别人的坟墓得到的报应,不是人祸,是天谴。”

世态虽炎凉,但郭子仪深处低谷时仍不抱怨,不颓废,泰山崩于前,静如处子。

当他身处荣华高处时,也能谦逊非常。

既“忍”的了他人不能忍的羞辱冷遇,也耐得住他人不能耐的荣华富贵。

善于忍耐的人,追求立身朴实,他们做得到能屈能伸,也做得到安深静观其变。

最终郭子仪用“富贵寿考,哀荣终始”,活成了标杆。

遇事最高明的处理方法(遇事最有水平的处理方法)(9)

遇事最高明的处理方法(遇事最有水平的处理方法)(10)

人生的所有境遇中,“忍耐”是最有力量的武器。

如果说我们的人生中,任何经历都是一种积累,那么“忍耐”就赋予了积累的完美。

因为“忍”感悟的是复杂,需要的是时间,专注的是理智,执着的是深邃。

它浓缩过人生一切的悲欢离合,也见证了世间所有的酸甜苦辣。

寂寞避不了,需要忍耐,耐中守德,守性。

德性双修,是涵养,是思考,也是沉淀。

苦难躲不掉,需要忍耐,耐中守持,见志。

有持有志,是眼界,是品行,也是毅力。

烦恼逃不开,需要忍耐,耐中守宽,是舍。

舍得权衡,是境界,是放下,也是远见。

世态炎凉是常态,更需要忍耐,耐中守定,守慧。

而一切的定、慧,都是我们的立足之本,是我们从容走向未来和久远的基础。

“人有百忍,事无忧”,一个“忍”字,需要我们琢磨一生。

且让我们用心体会它的妙处,慢慢领悟,让它在我们生活的细节里纵横,彰显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