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中的奥秘(逍遥游中的三个关键词)(1)

对于这段耳熟能详的话,每个人都应该是印象深刻,因为它不仅是我们高中课本中的必背文言文,更因为这段话出自《庄子·逍遥游》的开篇,作为庄子内七篇的首篇的首段,它所传递的价值观和导向也就是庄子最核心的哲学观念了。接下来就跟随小编由表及里的感受下这段话所传递的哲学道理吧。

首先从表面上看,当你读完之后,你得到得第一印象是什么呢?有没有和小编一样,一下子就被庄子引入到了一个非常辽阔的境遇,让我们得到一个非常非常开阔的、豁达而深刻的印象呢?但是我们要真正的理解庄子营造这种意境的目的,还不能仅仅从表面上去把握,更需要我们去深入思考其中的内涵。而小编将这段话提炼出了三个关键词,将其归结为 “化而大”、“怒而飞”、“向南方”

庄子逍遥游中的奥秘(逍遥游中的三个关键词)(2)

所谓“化而大”就是文章当中所描写的鲲之大,然后鲲又化而成为大鹏。“鲲”这个字在古代本来代表的是很小的鱼,可是庄子一下子将其描绘成一种很大的、超乎寻常的鱼,而且在再进一步的化为大鹏,即凤凰。而此处的“化”字就特别值得玩味,它其实本质代表的是庄子对待事物变换的一种态度,即一种质的飞跃,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量变达到质变。

第二个关键词“怒而飞”,这个怒不是发脾气,而是“努”,就是奋力、尽全部的力量的意思,描述大鹏为达南冥所做出的努力和坚持,而这其实也是代表庄子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说明要达到无为和真正自由的过程是需要积累与付出的。

第三个关键词是“向南方”,这点更需要我们结合实际去体会。在中国古代,由于行政中心大部分时间处于北方,尤其是先秦时代,南方、西方等未开发的地域,在中国古文化中的含义其实代表着阳光、光明、自由。而且对庄子而言还有一个特殊的含义,那就是庄子出身楚国,南方也代表着他的家园和故乡,所以在庄子文章中经常会出现从北方到南方,从南方到北方等类似的语句。

而再通读这段话,把握住这三个关键词的含义之外,其实这三个关键词也并不是孤立、不相干的,更要把他们理解为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基于这个理解,小编就把它归结为:庄子所要阐明这样一个观点:人就是要通过超越去获得自由。而这一主题,不仅仅是这一段文字的最主要的观点,也是《逍遥游》整篇文章的最重要的观点,甚至可以说是《庄子》内七篇文章中最重要的观点,甚至也可以说这就是庄子哲学的核心思想。

庄子逍遥游中的奥秘(逍遥游中的三个关键词)(3)

而此时你再反过来思考,庄子为何要描写鲲之大与鹏之背?其实也是通过对磅礴大物的描写,将量变的过程具象化、将量变的过程放慢已让世人理解,可谓用心良苦。

从哲学角度来说,纵观中西方的哲学,在这个点上是共同的,都是要通过人的超越去获得自由,所以“超越”和“自由”是哲学的核心和精髓。但放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貌似这两个字眼的命题又显得特别的遥远,而小编尝试着理解了一下,浅读中又想着把这两个词合二为一,变成“超然”二字,而这两个字可能离我们的生活更近些吧,也许当你真的放开心灵的枷锁,尝试着用一种超然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时候,你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老子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大概的意思就是,作为身外之物的名与利,和我们的生命相比,和我们人生的幸福感相比,前者不值一提。

庄子逍遥游中的奥秘(逍遥游中的三个关键词)(4)

但是不能曲解的是超然的心态并非是自我放弃的对任何事物都“无所谓的心态”,超然的前提是超越,而超越的由来是量变与质变,也就是说幸福感的存在是当你真的练就豁达的心态、知足常乐的心态后,对待事物所表现出来的自然而然的超然态度,而相反的疲于表面的幸福感只会让自己很累。

2020年马上结束了,你对于幸福感有新的感悟吗?欢迎评论转发,一起分享你的幸福观吧。关注小编,从历史故事中学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