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在安史之乱中力挽狂澜的兴唐名将,今天大家耳熟能详的大概只有郭子仪一人。

但阅读过有关唐史的史籍,你就会发现,真正拥有兴唐第一功的将领并不是郭子仪,而是李光弼。

在《新唐书》中,李光弼独列一传,这待遇与郭子仪等同,可见其青史地位之高。

《新唐书》中还记载,在唐时李郭二人实际上也是并称于世,但为什么在后世李光弼比郭子仪的名气差一大截呢?

李光弼和郭子仪其实算是善终了(李光弼与郭子仪同为平定安史之乱的兴唐名将)(1)

首先,李光弼由于自身性格原因导致他的生平事迹不如郭子仪完美无缺

李光弼性格坚毅严果,不苟言笑,自幼精于骑射,志向远大,是因为受他的父亲李楷洛影响。

李楷洛是契丹前酋长,武则天时期内附唐朝,在为大唐征战吐蕃帝国的途中病故,因公殉职被唐廷大肆褒扬,赠营州都督,谥忠烈,从此李家及部落的族人在大唐过上了富足而有尊严的生活。

李光弼是英烈之后酋长之子,从小就背负父亲的荣耀与酋长的责任,所以此生不辜负父亲之英名、不辜负族人之期盼是李光弼心中不灭的抱负,但同时也是他心中甩不掉的包袱,李光弼那辉煌又黯淡的悲戚人生似乎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安禄山叛乱之后,李光弼得到了郭子仪的举荐,被唐玄宗任命云中太守、充河东节度副使,率领山西兵马与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一道收复河北。

李光弼和郭子仪其实算是善终了(李光弼与郭子仪同为平定安史之乱的兴唐名将)(2)

在收复河北战争中,李光弼大放异彩,在常山之战,李光弼一举击败安禄山坐下三大将:大名鼎鼎的史思明、“四猛”之一的蔡希德(蔡希德与史思明、安守忠、李归仁齐名并称“四猛”)、未来睢阳之战的总指挥尹子奇,斩首万余,生俘四千,蔡希德和尹子奇被击溃逃往河南。史思明仅以身免,逃往博陵,虽然依旧率领着安史叛军在河北的残余部队接着抵抗,但是河北大半郡县已经光复重新投入唐廷的怀抱。

李光弼因此大功得拜范阳长史,河北节度使,可惜后方失火,哥舒翰潼关败北,唐玄宗逃往蜀地,大军被迫退守,河北又重新落入安史叛军之手。

唐肃宗即位,拜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光弼独立统军,临危受命率奔赴太原。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史思明携河北众贼将率十万余安史叛军攻打太原。

李光弼和郭子仪其实算是善终了(李光弼与郭子仪同为平定安史之乱的兴唐名将)(3)

彼时李光弼麾下不到一万士卒,在面对来势汹汹十倍于己的安史叛军时,太原众将士莫不惊恐,唯独李光弼信心十足,他那坚定的目光中还夹杂着一丝兴奋,他知道再为家族取得荣耀以慰父亲在天之灵的时刻即将来临。

史思明到达太原城外凝望着城墙上的“李”字帅旗,他那阴狠的目光中还夹杂着一丝兴奋,他知道把李光弼摁在地上摩擦一雪前耻的时刻已经来临。

史思明意气风发,对着众贼将说道:“李光弼所率弱旅不满一万,太原城吾等覆手可取,打破太原城后,咱们一鼓作气势如虎,就一路向西杀去,再破河陇、朔方两军,吾等从此再无后顾之忧矣!哈哈哈!”

众贼将:“节帅英明!”

史思明大手一挥,号角声起,开始攻城了。

李光弼和郭子仪其实算是善终了(李光弼与郭子仪同为平定安史之乱的兴唐名将)(4)

史思明

就在此时,巨大的石块从太原城头上飞来,一顿乱轰,顷刻间,安史叛军有一两万人被砸成肉酱。

原来李光弼早就安排能工巧匠打造要二百人才能挽动的巨型抛石车布置在太原城墙之上。

史思明轻敌吃了大亏,但很快就做出调整,安史叛军仗着人多器械足开始搭建“飞楼”。“飞楼”的四周用木幔围起,中间推土成山,士兵站在“飞楼”之上即可利用居高临下的优势,对太原城墙上的士兵进行箭雨洗礼。

李光弼听得探马来报后,马上派遣唐军挖地道,在夜间将安史叛军所建土山纷纷挖空而倒,史思明最终一个“飞楼”也没有建成。

此后安史叛军又组织了几次攻城,也都被李光弼击退,史思明这回终于认识到李光弼的过人之处,是个硬茬,再也不提速战速决的事情了。

围城还在继续。

双方僵持不下。

史思明想出一个计策,打击守城军心。安史叛军在军营中大摆筵席,敲锣打鼓,还请几个戏子假扮逃往蜀地的唐玄宗与太监高力士等人,戏子们在舞台上矫揉造作,台下兵士哄堂大笑,声震太原城。

李光弼和郭子仪其实算是善终了(李光弼与郭子仪同为平定安史之乱的兴唐名将)(5)

不料,这戏演到一半,舞台就塌陷了,几个戏子忽然消失不见——

史叛军把木板掀开一看,不知何时舞台下面多了几个大壕洞,原来这又是李光弼派唐军挖的。

没过多大功夫,太原城头上就出现了几个人,定睛一看正是之前那几位戏子,扑通、扑通,一个接一个的都摔死在了城下。

史思明大惊失色,营寨连夜后移。自此以后,安史叛军在军营中走动的时候,都特别小心,深怕一不小心就跟那几个戏子一样掉进壕洞中。

战事再度陷入了僵局中。

李光弼和郭子仪其实算是善终了(李光弼与郭子仪同为平定安史之乱的兴唐名将)(6)

李光弼却察觉到了战机。

于是李光弼假装太原粮尽,派遣手下诈降。

史思明大喜过望,按照事先约好的时间碰头,果不其然看见有唐将出城,史思明开怀大笑,正准备上前迎降,脸上的笑容还没有消失,就听见身后一声巨响,紧接着是阵阵惨叫声不绝于耳。

史思明回头一看,地面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数丈宽的堑沟,许多安史叛军猝不及防都掉落在了堑沟之中。

这又是李光弼事先挖好,就等史思明士兵集结在此,薄土承受不住重量,然后塌方陷之。

史思明大叫不好,调转马头向军营驰去,霎时,太原城门悉数洞开,唐军精骑杀出,跑得慢的安史叛军纷纷倒在了唐刀之下。

史思明此次是被李光弼防不胜防的“地道战”彻底打出了心理阴影,把指挥权丢给了叛军大将蔡希德,自己跑回了河北。

安史叛军新败,蔡希德仓促领军,军心不稳,李光弼再度抓住战机,率领敢死之士果决夜袭,结果安史叛军炸营溃逃,唐军乘胜追击,斩首七万余级,获得辎重粮草无数。

李光弼和郭子仪其实算是善终了(李光弼与郭子仪同为平定安史之乱的兴唐名将)(7)

因取得太原保卫战的胜利,李光弼被唐廷拜为司空,封郑国公。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郭子仪造到猜忌,唐廷命李光弼代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不久之后,李光弼升任天下兵马副元帅,成为大唐武将之首。

此后李光弼率领唐军在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中再度大胜史思明,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唐廷加封李光弼为太尉、中书令,位极人臣。

但好景不长,在邙山之战后,李光弼人生中第一次感到了什么叫做彻骨铭心的恐惧,带给他这份恐惧的人,不是叛军,也不是皇帝,而是一位太监,他的名字叫做鱼朝恩。

李光弼和郭子仪其实算是善终了(李光弼与郭子仪同为平定安史之乱的兴唐名将)(8)

正如古罗马诗人维吉尔所说:“所有的邪中,谣言散播最快。随着速度的加快,更加激烈;随着散播面的扩展,更有精力。”

奸相杨国忠曾经利用谣言,逼迫哥舒翰出潼关野战,使其死于安禄山之手;

大太监边令诚也曾经利用谣言,让高仙芝与封常清冤死在刽子手的屠刀之下;

如今大太监鱼朝恩也利用谣言,让李光弼带着疲兵马不停蹄地向东都洛阳进攻。

李光弼率领刚从怀州(今河南省沁阳市)战场上撤下来的疲惫之师,来到了东都洛阳城北的邙山脚下,不得已仓促设阵。李光弼咬着牙做了最后的努力,上奏说:“贼锋尚锐,请候时而动,不可轻进。”

可惜,李光弼等来的不是暂缓进攻的命令,而是大太监鱼朝恩的亲自督战。鱼朝恩时任观军容使,他端坐在中军牙帐中,不耐烦地催促着李光弼赶紧出战。

战鼓声起,唐军出征。

安史叛军早就窝了一肚子火,终于可以跟李光弼这个“地老鼠”平地野战了。

两军相撞,枪对枪,刀对刀,唐军被悍勇的安史叛军打的落花流水,鱼朝恩看情况不对,带头就跑,唐军军心溃散,李光弼无力回天,带着残兵败将遁走,舍弃军资器械无数。

李光弼和郭子仪其实算是善终了(李光弼与郭子仪同为平定安史之乱的兴唐名将)(9)

安史叛军乘胜攻占申州(今河南省信阳市)、兴州(今陕西汉中略阳县)等十三州,本来一片大好的反攻局势就此荡然无存。

邙山之战后,李光弼面如死灰,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一个个惨死的画面浮在了眼前,那一刻他明白了,自己拼尽全力想要守护的荣耀,是一个美丽但又易碎的夜光杯,想要像父亲那样完美地功成身陨,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彻骨铭心的恐惧感向全身袭来,李光弼用颤抖着手写完了请罪书。

他内心嘶喊着:我李光弼可以死,但是我不想带着污名死去。

李光弼和郭子仪其实算是善终了(李光弼与郭子仪同为平定安史之乱的兴唐名将)(10)

在谋士李泌的转圜之下,唐肃宗最终没有处死李光弼,只是削职。

不久之后,唐肃宗下旨李光弼复拜太尉,兼侍中、 河南副元帅,知河南、淮南东西、山南东、荆南五道节度行营事并出镇泗州(今安徽宿州市泗县)。临行前,唐肃宗还亲自赋诗送别李光弼,以示恩宠。

李光弼感激涕零,带兵出征,驰入徐州,接着李光弼击败正在围攻宋州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的史朝义(史思明之子),尔后收复许州,俘获安史叛军大将二十多人。

在李光弼势如破竹的攻势下,安史叛军节节败退,天下形势发生逆转,一直拥兵自重不听唐廷号令的平叛悍将田神功、来瑱、尚衡、殷仲卿等人忌惮李光弼的神勇,被迫相继入朝复命,乖乖听从唐廷的调遣。

李光弼和郭子仪其实算是善终了(李光弼与郭子仪同为平定安史之乱的兴唐名将)(11)

李光弼立下如此殊功,于是在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唐代宗一即位就进封李光弼为临淮郡王。

可是大唐郡王爵位的荣耀也洗刷不掉李光弼内心的恐惧。

莎士比亚曾说道:“谣言是一只凭着推测、猜疑和臆度吹响的笛子”。

从李光弼再次出征起,这“笛声”就不绝于耳,他常常夜中惊醒,当他想起那“吹笛人”的嘴脸时,李光弼就会不寒而栗。

这个“吹笛人”叫做程名振,他也是一个太监,但更是一个有拥立之功的从龙之臣。

他与李辅国发动政变,粉碎了张皇后的阴谋,拥立唐代宗即位,此后李辅国被他设计赶出朝廷,由此程名振成为唐代宗的首席心腹。

就在数月前,郭子仪在程名振的“笛声”下,天下兵马副元帅和节度使职位全部解除,只能在京师赋闲。

李光弼和郭子仪其实算是善终了(李光弼与郭子仪同为平定安史之乱的兴唐名将)(12)

宝应二年(763年)正月,史朝义走投无路,自杀身亡。同年三月,李光弼击败了袁晃,浙东平定,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平息,大唐在形势上再次一统。

李光弼自始至终参加指挥大军,一直是唐军平叛主将之一,发挥了出色的军事才能,指挥唐军歼灭叛军有生力量,为平息内乱立了头功,《新唐书》称赞李光弼在平息安史之乱中,“战功推为中兴第一”。

唐代宗下诏增李光弼实封食邑二千户,授其一个儿子为三品官,又赐铁券,“名藏太庙”,绘像于凌烟阁。

但李光弼依然恐惧,因为就在年初,屡败安史叛军、擅长打硬仗、绰号“来嚼铁”的来瑱,在程元振的构陷下,毫无辩解的余地,当即就被唐代宗赐死。

李光弼和郭子仪其实算是善终了(李光弼与郭子仪同为平定安史之乱的兴唐名将)(13)

同年十月,吐蕃入寇长安,唐代宗发诏令各地节度使勤王救驾,李光弼惧怕程元振,何况唐代宗身边还有一个鱼朝恩,李光弼一直缓行军,迟迟不动身勤王。

各地节度使摄于程名振的凶名,加上李光弼带头消极应对,以致于唐代宗发出诏令后,长达四十余日都无人响应,大将之中只有郭子仪一人护着唐代宗从长安逃往陕州。

不久之后郭子仪光复长安,吐蕃退去,独称军功,誉满天下。

李光弼和郭子仪其实算是善终了(李光弼与郭子仪同为平定安史之乱的兴唐名将)(14)

郭子仪

李光弼因消极勤王而遭受非议,威望大跌,唐廷上下流传崇郭贬李之风,田神功等悍将也纷纷不遵李光弼号令,李光弼羞愧难当,惊惧成疾,一病不起。

李光弼在临终前,他对身边的将佐说道:“我一直为朝廷效命军前,家有老母不能赡养,未尽孝子之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然后李光弼下令将生平获赐的财帛平分给账下诸将,很快,他就逝于军营之中,享年五十七岁。

李光弼的遗言令人叹惋,他在自嘲自己是个不孝子,他奋斗了一生,但他努力的结果却是愧对自己的父亲。

相比于父亲光明磊落的一生,他认为自己的一生没有什么可说的,也没有什么可以留下的。

李光弼和郭子仪其实算是善终了(李光弼与郭子仪同为平定安史之乱的兴唐名将)(15)

李光弼

唐廷盖棺定论,给李光弼谥号“武穆”,武功未成曰穆,岳飞的谥号也是“武穆”。

而郭子仪的谥号是“忠武”,为武将最高谥号,可比之文官谥号的“文正”。

在郭子仪完美无缺的人生光辉印照下,李光弼最终黯淡了下去。


其次,南宋以后汉民族意识空前高涨,李光弼因为契丹血统而被边缘化

南宋以后,由于屡次被金兵欺侮,汉人的民族意识空前高涨,加上偏安一隅思想逐渐极端化,一改北宋包容的华夏文化,以狭隘为主流,唐朝所有胡人血统的名将皆被淡化弱化有的甚至被赶出武庙。

李光弼因为契丹血统出身,自然而然成为了汉人郭子仪的附庸,失去了与郭子仪并称的地位。

民间戏曲、演义、评书大肆渲染郭子仪等汉族出身的将领平叛安史之乱的光辉战绩,李光弼等胡人血统出身的将领沦为打酱油的存在,然后朝代更迭,唐史久远,普通百姓自然而然忘却了这些边缘历史人物。

李光弼和郭子仪其实算是善终了(李光弼与郭子仪同为平定安史之乱的兴唐名将)(16)

再次,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影视剧的影响力极大,李光弼少影视宣传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谁也不能忽视影视剧的影响力,一部万人空巷的电视剧可以使一个完全虚构的艺术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数十年,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形象在影视剧的加持下,更能震撼人心。

可惜,在当今宣扬平定安史之乱、中兴大唐的能臣奇将的影视剧相当稀少,唯有早年间香港TVB拍的几部戏说类的唐朝电视剧有宣扬过,而且宣扬的都是郭子仪,没有李光弼。

比如《醉打金枝》这部剧,讲述了郭子仪之子郭暧与唐德宗之女升平公主的故事,此剧中郭子仪是一个重要的配角,有不少重头戏份,该剧正面宣杨了郭子仪在唐德宗朝的生平事迹,但没有李光弼的戏份;

李光弼和郭子仪其实算是善终了(李光弼与郭子仪同为平定安史之乱的兴唐名将)(17)

再如《空心计》这部剧,讲述了唐穆宗至唐宣宗时期中唐后宫尔虞我诈的故事,其中唐穆宗的母亲郭贵妃就是郭子仪的孙女、郭暧的女儿,这部剧中也有侧面宣扬郭子仪的戏份,但依旧没有李光弼的戏份。

所以经过影视剧的宣传,郭子仪被老百姓熟知,而李光弼鲜少人知。

终上三点所述,李光弼的名气因此比郭子仪差一大截,虽然他俩同为平定安史之乱的兴唐名将。

【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与关注,我是羚羊飞渡,中简堂历史文化交流群领头羊,擅长隋唐五代史。中正简素,立志弘扬历史文化,羚羊挂角,多元角度解读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