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是著名的爱国词人,其词大多抒发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壮志难酬的感慨,让人读来倍感沉重。但在词人闲居江西信州期间,也写下一部分表现农村悠闲生活的作品。比如《清平乐·村居》中就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生活充满

辛弃疾最触动人心的一首词(辛弃疾最轻快的一首词)(1)

清平乐·村居

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词人带着醉意走在乡间,乡间的风景是多么美好啊:屋檐低矮,溪水边草色青青。“草色青”说明春天已到,正是农忙时节。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走着走着,他突然听到亲切悦耳的吴音,那是一对白发苍苍的农家老年夫妇在茅屋前闲话。这两句看似平淡,但是却将老夫妻亲密无间,那种和谐、温暖、惬意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

辛弃疾最触动人心的一首词(辛弃疾最轻快的一首词)(2)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下片继而写夫妻的几个儿子,大儿子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做点辅助劳动,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最小的儿子还不太懂事,只知道调皮玩耍,看他趴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这说明农村中绝大多数并非坐以待食、不劳而获的闲人,即使是未成年的孩子也要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则成年人的辛苦勤奋可想而知。

辛弃疾最触动人心的一首词(辛弃疾最轻快的一首词)(3)

这首词着力于刻画人物,表现农家人日常生活的原有风貌,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和向往。

这首词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但作者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在写人方面,将一家人的不同状态一一描摹出来,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这样的构思巧妙、新颖,色彩和谐、鲜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