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的一种理论》一书中首次披露了需求层次理论(needs hierarchy theory),而后又在《激励与个性》一书中又对该理论作了进一步阐述,他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生理需求
这人类维持自身生存所必须的最基本的需求。包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这点很容易理解,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遑论其他需求。
安全需求
不仅包括身体上的安全,还包括经济上的、心理上的以及工作上的多个方面,如有一份稳定的工作,退休后生活有保障、心理不受压迫等。
社交需求
也叫做友爱和归属的需求。这种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到人们的精神健康。人们希望与他们进行交往,与家人、爱人、朋友、同事等保持良好的关系,成为某个组织的成员,得到他人关爱等方面的需求。
尊重需求
一方面,是自我尊重:主要指对自尊心、自信心、成就感、独立权等方面的需求;
另一方面,是指他人尊重,是指希望自己受到别人的尊重和承认,如名誉、表扬、赞赏等。
这种需求满足与否,会影响到人们自信或自卑。
自我实现的需求。
这是最高的需求,指人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实现自我的发展和自我的完善,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的一种愿望。
科彼默评析
按照马斯洛的观点,从生理需求到自我实现需求的五个需求是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排列的,只有满足了较低层次的需求,人们才会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在同一时间,人们可能会存在多个不同层次的需求,但总会有一个“优势需求”占据主导地位;只有那些未能够满足的需求,才有可能成为人们的“激励因素”;任何一种被满足了的低层次需求,并不会因为高层次需求的发展而消失,只是不再成为激励因素罢了。
需要注意的是,该理论虽应用广泛,但只是对普遍意义上的需求进行了分类及排序,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个人,生搬硬套并不可取,一个人的需求的出现往往会受到职业、年龄、性格、社会背景、社交情境、受教育程度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
马斯洛将需求层次看成是固定的机械上升模式,多少有些形而上学,没有充分考虑到人们的主观能动性。而且笔者也认为,当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后,实际上很难预测哪一种更高层次的需求会成为下一个必须满足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