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伟大的作品(最伟大的作品这才是)(1)

疫情进入第三年,自行车骑行突然成了大城市里年轻人的新时尚。或宽或窄的非机动车道上,公路自行车碾压着隔壁堵成狗的私家车的体面,全身骑行服的不羁背影呼啸而过,一路开挂。

与同期走红的运动项目飞盘、路冲相比,骑单车的功能性更强,学习门槛更低,不少痴迷者因此不惜重金升级装备,上万元的车子现在只能算是入门级别。

但与持久的热情相比,片刻的冲动一文不值。看看家中闲置的弓弩和皮划艇,你需要思考一下:如何才能不让几万块钱的车子重演「在家吃土」的命运。

所以今天推荐的纪录片,可谓用心良苦——看完这部片子,你会真金白银地爱上自行车!

撰稿|许 静

编辑|鲜 于

校对|张 帅

出品|Figure纪录片

史上最伟大的作品(最伟大的作品这才是)(2)

《车轮不息Where The Trail Ends》海报

运动题材纪录片,好看!

极限运动题材纪录片,好看plus!

这部被封为极限自行车「神作」的高分纪录片《车轮不息Where The Trail Ends》,更是将山地速降的运动魅力展现到登峰造极的境地,令人头晕目眩、心跳加速。

虽然是十年前的作品,至今无法超越。

看着这些超乎想象的人间美景和不可思议的飞车镜头,你上头没有?

史上最伟大的作品(最伟大的作品这才是)(3)

*特别提示:建议大屏幕观看《车轮不息》高清片源

生命不止,车轮不息

2012年9月19日,全球顶级自行车展INTER BIKE在美国的拉斯维加斯开幕。比车展本身更让全世界车迷激动不已的,是史上投资最高的自行车主题电影——纪录片《车轮不息(Where The Trail Ends)》选在此时此地举办全球首映礼,瞬间在拉斯维加斯中心掀起了一场沙漠风暴。

史上最伟大的作品(最伟大的作品这才是)(4)

纪录片《车轮不息》拍摄花絮

支撑《车轮不息》这样大把烧钱,从制作到后期都达到行业顶级标准的,是极限运动圈最财大气粗的赞助商「红牛」——一向以乐于赞助那些在作死边缘疯狂试探的「极限疯子」而出名,用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方式进行最硬核的品牌营销,被圈内人戏称为「你出钱我出命」。

史上最伟大的作品(最伟大的作品这才是)(5)

纪录片跟随一支由顶级高山速降车手组成的车队,记录他们为了突破自我极限,在全世界寻找极端地貌的挑战旅程——

从美国犹他州的戈壁,

到新疆吐鲁番的火焰山,

到阿根廷卡法亚特的红土山谷,

到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弗雷泽河流域,

到喜马拉雅山脉最偏僻的秘境上木斯唐……

这个星球上最险峻、最魔幻的山峰,才是故事的主角。

史上最伟大的作品(最伟大的作品这才是)(6)

图片来自《车轮不息》剧照,下同

因为每一个投入极限运动的人都明白:自然的极限是无穷的,人永远不可能真正超越极限。但只要车轮不息,或许有一天,你也会成为极限的一部分。

唯一的限制,只有你的想象力

踏上这趟冒险旅程之前,几位年轻的美国车手已经拥有十几年高速速降运动——俗称「坠山」——的经验。

在他们的认知中,地球上最适合「坠山」的地方就在犹他州北部的崇山之间。那里地形开阔、高低起伏,鬼斧神工的地势,突兀的山峰犹如天造地设的山地车赛场。

他们花了十年时间去熟悉那里的每一道裂缝、每一个斜坡、每一条路线,用车轮将青春和激情全部碾压进这片他们视之为「后花园」的宝地。

史上最伟大的作品(最伟大的作品这才是)(7)

犹他州北部地貌

车手Darren Berrecloth说:「站在这群山之巅,你可以做360度的线路选择,这就是自由。唯一的限制,只有你的想象力。」

这群充满运动天赋的车手们拥有对自行车运动的巨大热情,和对自己的无比信心。但经过在犹他州连续十年的磨练后,他们开始感到:仅仅将目光和挑战仅仅停留在「后花园」似乎并不明智。

他们开始渴望寻找和挑战世界上其他充满未知和冒险的山脉。

史上最伟大的作品(最伟大的作品这才是)(8)

「我打破过一些纪录,也摔断过几根骨头。自行车是我前进的动力,也是我的生活。」Darren说:「我很幸运,能从自行车的视角观察这个世界:最先在院子里,再到整个街区,然后是国内路线,最后是环游世界。」

于是,这支车队开始了一场「Where the trail ends, the next one begins(车轮在哪里停下,就从哪里开始)」的奇幻之旅。

我们必须去世界上最雄伟的山峰

旅程的第一站是新疆吐鲁番。中国导游杰克为他们组建了一支由司机和翻译组成的越野车队,一路前往目的地火焰山。

火焰山是我国有水文记载以来,最高温度的保持者。在当地的景区介绍里这样描绘:「夏季最高气温高达47.8℃,地表最高温度高达89℃,沙窝里可烤熟鸡蛋。」

史上最伟大的作品(最伟大的作品这才是)(9)

火焰山地貌

杰克是第一次接待以山地骑行为目的的旅行者,但他不敢相信有人想在火焰山上骑自行车:「火焰山是你想象不到的那种炎热。」车手们似乎也开始后悔,不该选择盛夏季节来这个「鬼地方」。

但是此行也有收获。火焰山的地貌完全超乎车手们的想象,但却是绝佳的「坠山」圣地——只要你的胆子足够大、技术足够好,还需要很多的运气。

Darren发现了一条绝佳的「坠山」路线,野心勃勃地开始尝试,却惨遭失败。但他并不气馁,决心总有一天要回到这里再次挑战。

史上最伟大的作品(最伟大的作品这才是)(10)

队友安慰Darren

旅程的第二站是阿根廷卡法亚特的红土山谷。在那里,车手Andreu Lacondeguy在一次骑行中锁骨部位受伤,被送往当地的简陋的医院。在那里,Andreu急需拍X光片以确定是否能继续骑行,医院里却没有人懂英语。

幸运的是,Andreu只是受了皮外伤。简单包扎之后,他热情满满地扛着车爬到山顶,开始又一次危险的俯冲。

事后,Andreu回忆当时的心情:「在这样陌生的国家,没有人愿意冒险,但同时,如果你看到好机会,还是会忍不住尝试。」

史上最伟大的作品(最伟大的作品这才是)(11)

第三站,车队重返北美洲,深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中部的弗雷泽河—芝加汀河流域。由于河谷过于偏僻深邃,乘坐游艇是进出的唯一方式。

这就意味着,在计划的十天旅程中,车手们只能住在野外,风餐露宿、与世隔绝。

史上最伟大的作品(最伟大的作品这才是)(12)

但回到北美洲也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这群高级玩家在加拿大开启「炫富」模式,不仅游艇随行,还租用直升机护航,可谓如鱼得水。

在他们露营的地方,时常能看到熊留下的足印。夜晚,一群年轻人点起篝火,弹着吉他,享受难得的轻松时光。

史上最伟大的作品(最伟大的作品这才是)(13)

连游艇都无法深入的芝加汀河河谷,动用直升机送自行车到山顶

车手James Doerfling说:「我们有了很多收获,但我们知道,如果我们真的想继续这伟大的骑行,我们就必须去这个世界上最雄伟的山峰。」

世界上最雄伟的山峰,只有喜马拉雅山可以担得起这个荣耀的称号。于是,车队的下一站前往位于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秘境上木斯塘——这里直到1992年才对外开放。

史上最伟大的作品(最伟大的作品这才是)(14)

上木斯塘人烟稀少、交通不便,越野车在海拔10000英尺(3048米)的高度已经不能继续行驶。车手们需要自己扛着车从10000英尺爬到14000英尺(4267米)。

「这是我们经历的耗时最久、路途最远、最为艰难的旅程。」车手Cam Zink说,「在这里徒步旅行倍感沉重,但你付出得越多,对路线的印象越深刻,你将有更多的成就感。」

当车手们历尽艰辛到达上木斯塘山巅的村落时,只剩下一个愿望:希望明天,能把所有的疲惫丢进泥土里。

史上最伟大的作品(最伟大的作品这才是)(15)

用血肉之躯对抗坚硬的山石

经过两年的冒险和流浪,这些前无古人的车手们已经解锁了世界上难度最高的山峰。他们对高山速降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也更多地开始思考自己生从何来。

车手Darren说:「在旅行中,你不仅重新认识了世界,也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家。」

这一次,他们回到了曾经无数次挑战并热爱的犹他山谷。

尽管无比熟悉,但这并不意味着山谷愿意被这群年轻人轻易征服。恰恰相反,它往往是车手们的心魔所在。

一年前,Darren在家练习前空翻动作时摔伤了后背,这让他吃尽了苦头。因此,当他再次在犹他山谷做这个动作时,跌倒的命运重蹈覆辙,他却放弃了再次尝试:「我想尽情发挥,然后带着荣耀回家。但最终,还是无法战胜内心的恐惧。」

队友给予Darren极大的支持和尊敬,并用更加无畏的精神帮他继续冒险。

车手Zink说:「这是一个大舞台,有时你可以征服犹他,有时会被它摔的很惨。但是你要向世界展示这项运动,就必须要付出代价。用血肉之躯去对抗坚硬的山石,需要付出鲜血的代价才能更进一步。」

史上最伟大的作品(最伟大的作品这才是)(16)

Zink成功改写了15年来的山地骑行史

当我们通过纪录片了解高山速降这项运动的时候,看到的是普通人难以抵达的无人区,是突破人类身体极限的完美飞跃,是从心底不自觉涌出的崇敬之情,但在镜头里,我们同样可以看到车手的疲惫与挣扎,看到他们的恐惧与伤痛,以及他们面对这一切时展现出来的真正的勇气。

正如车手James所说:「没有人喜欢摔跤,但挫折让人更有动力去继续往前走,你告诉自己:‘这些吓不倒我,我无所畏惧。’」

史上最伟大的作品(最伟大的作品这才是)(17)

最伟大的作品

《车轮不息》拍摄历时两年,在最后一站,骑行团队回到起点,回到那座让他们目眩神迷、立志征服又铩羽而归的火焰山。

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火焰山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承载着天庭的怒火,因而炙热、贫瘠、令人绝望。但每个男孩从小就知道,那里有齐天大圣踢倒太上老君炼丹炉后洒落人间的火种,它象征着美猴王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无所畏惧的精神。

史上最伟大的作品(最伟大的作品这才是)(18)

在吐鲁番,那些听着孙悟空故事长大的男孩们,亲眼见到了和美猴王一样勇敢而叛逆的青年。山地车就是他们的金箍棒,风驰电掣的车轮犹如被施以魔法,在陡峭的山崖间腾云驾雾。

休息的时候,一群维族男孩围绕着他们,争先恐后地试骑那些价值不菲的高级赛车,直到天黑都不肯回家。

这些孩子让车手们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第一次被自行车深深迷住的那些时光。

「因为这里的地形,我们才到这里骑车,但这里的人,这里的文化,才是我们付出辛劳的真正回报。」车手James说道。

史上最伟大的作品(最伟大的作品这才是)(19)

维族小孩在自行车骑行中释放天性

在纪录片的最后, Darren终于实现了征服火焰山的梦想。

在他曾经倒下的地方,单车坚定快速地飞驰在山梁之间,汗水深深地砸进泥土中,身体却轻盈地掠过。

豆瓣作者「冰镇绿豆汤」对《车轮不息》的影评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我们总是看不懂一些人。

他们有着很好的生活,平静而又富足。

不过这些人却选择伤痛,选择担当,选择前行。

人生若没了意义,那就只剩下了空虚的荒诞感。

当一切崩坍时,迷惘、麻木、纵欲、淫靡……不知何去何从。

我看着这群美帝的孩子想:这才是怒放的生命。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追求,知道自己将去往何方。

上苍给了我们一具不堪的肉身。

于是我们就用这腐臭的行尸换一个饱满的灵魂。

史上最伟大的作品(最伟大的作品这才是)(20)

在一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有人吟唱着「世纪的狂,音乐的王」自我陶醉,有人拍出高票房的无脑电影,有人复刻《千里江山图》的昔日荣耀掩盖现实的残酷与不堪……

但真正伟大的作品,应该有自己的精神内核。

史上最伟大的作品(最伟大的作品这才是)(21)

并非所有人都喜欢高山速降,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看奇幻的美景和紧张刺激的飞车镜头,但每个人心底都会向往自由和不断突破生命的极限——至少在年轻的时候。

孩子永远喜欢《西游记》,永远崇拜美猴王。因为在天地之间,唯有他是自己的主人,永远坚持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永不言败。

这也是十年后的《车轮不息》,依然能让年轻人血脉贲张的原因吧。

史上最伟大的作品(最伟大的作品这才是)(22)

- END -

© Copyright Figure Studio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