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吃演艺这口饭的人来说,有几个能让人记住的“角色”是标配。
可是有这么一类演员,他们“一生靠一个角色”打天下,进而收获不断的鲜花和掌声,名利双收,直上人生巅峰。
这个角色,往往是经典著作中的人物,他们过于鲜活,以至于长期与我们同呼吸甚或翩翩共舞舞。
这些演员或是在青春懵懂之年就已遇见,或是在不惑之年时抓住机会一战成名。此后一想起他就想起这个角色,一提及这个角色就想起他,人戏不分,戏人莫辨。
下面茄哥列举的这10位演员,就是与他们的角色捆绑,这么多年来大家想起那个角色,脑海中产生的肯定就是他们的形象。
1、孙悟空(六小龄童 饰)
86版《西游记》是重播次数最多的电视剧。很多角色的形象都深入人心,其中最为出彩的,当然是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
虽然之后像周星驰、张卫健、吴樾等很多明星都扮演过孙悟空,但国民度最高的还是六小龄童。
《西游记》在选角时,导演杨洁找到六小龄童的父亲“南派猴王”六龄童章宗义,想找他的徒弟刘建杨前去试镜,章宗义却竭力推荐自己的小儿子“六小龄童”章金莱。
章宗义有三个儿子,二儿子“小六龄童”章金星尽得猴戏真传,却在16岁时因患白血病去世。
章宗义又将小儿子六小龄童培养成才,希望他能凭借电视剧《西游记》出人头地,光大“章氏猴戏”家族的门庭。
从小认真刻苦的六小龄童不负所望,他虽有高度近视,身体条件不是很适合,但他克服了困难,最终成就了这部电视剧——《西游记》可以说是他一直都在等待的作品,亦可以说他毕生的苦练就是为了在《西游记》中发光,好在这部作品在六小龄童27岁的时候就来了,正值黄金年龄。
其实扮演孙悟空难度非常高,因为他本身是一只猴子,这就要求演员从形象到肢体动作都要让人相信他就是猴子。
除了六小龄童之外,至今很少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这主要得益于“南派猴王”世家出身的背景,和在出演这部剧时个人的努力。
剧集开拍之前,六小龄童花了很多时间观察猴子的日常,努力使自己在表演上接近一只猴子。
而“猴戏”中最讲究的眼睛动作,六小龄童更是花费了很长时间的刻苦训练,才掌握了“动眼”的诀窍,这些都使他的表演成为难以逾越的经典。
其实六小龄童是非常优秀的演员,他在《连城诀》中塑造的花铁干、在《过年》中演大儿子,在《北平战与和》中塑造的胡适同样非常出色。
但这么多年来,人们谈到六小龄童,记起的还是孙悟空,可见这张“猴脸”是他一生都摘不掉的面具,他一生成与此,也受困于此难以出戏。
这些年六小龄童致力于《西游》文化的推广,经常到中小学去演讲。
六小龄童也希望将《西游记》电影化,筹备拍摄电影《西游记真假美猴王》,可惜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项目始终没见动静。
2、观音菩萨(左大玢 饰)
央视86版《西游记》观众评价最好的除了六小龄童、马德华、闫怀礼、迟重瑞等主角的表演之外,还有各路“神仙妖怪”们的精彩演绎。
这其中评价最好的是左大玢饰演的观音菩萨,被认为是达到形神兼备,且难以超越的最好版本。
左大玢是在1976年主演湘剧《追鱼记》时认识杨洁导演的。
由于她的扮相好,令杨洁导演对她印象深刻,当时她们就相约拍摄《西游记》时,会找她来演观音菩萨,而左大玢也欣然答应,这才成就了这个经典角色。
左大玢当时是湖南省湘剧院一团的团长,要经常参加湘剧的演出,每天都非常忙碌。
好在,她在《西游记》的戏份并不多,需要她参演时,就提前一个月与她预约。《西游记》前后拍了6年之久,左大玢出演每一集能拿到57元的酬劳。
参演《西游记》时左大玢虽然已经39岁了,但她慈眉善目、端庄肃穆的观音形象与画像中一般无二,能在顷刻间激发每个人心底的善念,这是很多扮演观音的女演员所达不到的一种境界。
左大玢版的观音其实有两个容易被忽略的特点:
一是她的肢体动作极少,即使出手收服黑熊精和红孩儿,也只是轻描淡写、点到即止;
二是她惜字如金,每次说话都是只指点不说透,往往一个眼神就能让人明白,并油然产生高深莫测之感。
正是这两个特点使她的观音形象超出其他女演员一大截,被认为是从画像中走出来的“真观音”。
《西游记》在拍摄时,由于左大玢的扮相与画册上的观音菩萨实在太像,现场经常有围观的群众将她当作“菩萨”,对她特别的热情,还拿出家中的水果当作供品献给她,也有群众对她做祭拜状,这些都令左大玢哭笑不得。
左大玢一心专注于湘剧表演,除了《西游记》之外,仅参演过1989年的《李师师》,和在1974年主演过电影《园丁之歌》。
左大玢为人也很低调,不喜欢抛头露面,也从不参与综艺节目,主流媒体上从来不见她的身影。
此前,有代驾小伙偶遇从酒店出来的左大玢,忍不住求“菩萨保佑”他能够接到更多单,而左大玢只是笑笑并付给他200块钱,这足见左大玢的心地善良。
3、济公(游本昌 饰)
1985年,杭州电视台将济公的故事搬上荧幕,52岁的话剧演员游本昌时来运转,成了《济公》的主角,从此踏上了不一样的人生路。
“大器晚成”这个成语,用在游本昌身上最为恰当。他原是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员,此前一直都在演话剧,不管角色大小都用心演绎。
1984年,游本昌在央视春晚大舞台上表演哑剧《淋浴》,看了春晚的张戈导演,对他的肢体语言功力印象深刻。
筹拍《济公》时,张戈导演最先想到的就是游本昌,认为他就是最好的人选。而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的游本昌,也深知自己应该把握住这个难得的演艺机会。
多年扮演小人物的演艺经历,使游本昌的基本功特别扎实;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也是他能够塑造好济公这个角色的关键。
济公是个很邋遢的和尚,穿的是破衣烂衫,蹬的是露趾鞋,这种形象不是一般演员能承受的。
而游本昌不仅扮相贴切,也演出了角色的形式和肢体特点。
比如:每次拍吃肉的戏,即使拿到手中的是已经变质发臭的烂肉,他也能吃得“津津有味”。
而他与生俱来的豁达、乐观、幽默的气质,也由内而外通过角色展现出来,感染了电视机前的所有人。
在80年代,由于制作经费不足,地方台拍摄电视剧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济公》采用边拍边播的方式,以每4集为一个单位进行拍摄。
游本昌只是参演了前面8集,后来因为档期的问题错过了4集,但之后他又出演了1989年的《济公活佛》和1995年的《济公游记》。
除此之外,游本昌还在《古刹风云》和《茶亦有道》两部电影中扮演济公,这些作品都得到观众的喜爱。
而游本昌是个淡薄名利的人,无论参演电影还是电视剧,他都只接自己喜欢的剧本,没戏可拍时也不强求,仍然扎根于话剧的大舞台。
除了演戏和表演话剧之外,游本昌平日深居简出,不喜欢参加综艺节目,抽空就拍点小视频,在视频网站上经常能看到他闲暇时自拍的小视频。喜爱济公的朋友们可以去看一下。
4、白素贞(赵雅芝 饰)
空姐出身的赵雅芝1975年加入TVB,参演过很多电影和电视剧,塑造过像《倚天屠龙记》的周芷若、《上海滩》的冯程程这样的经典角色。
但到了80年代后期,到了“奔四”年龄的赵雅芝渐渐被TVB台中年轻的女演员取代,也到了需要转型的节点。
赵雅芝毅然选择离开TVB,之后凭借《京华烟云》《芙蓉镇》和《戏说乾隆》3部剧,站稳了脚跟。
而令她的演艺事业更上一层楼的,则是她在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中塑造的白素贞。
《新白娘子传奇》是当时的王牌大剧,主演赵雅芝、叶童和陈美琪都是香港明星,其特效技术也非常先进。
其实白素贞虽为蛇妖,但她心地善良、菩萨心肠,赵雅芝版的白素贞正是带着这样的特点。
剧中花了很多笔墨表现白素贞开医馆济世救人的那些事,她对穷苦百姓的帮助令人感动;对贪官恶霸的惩罚又大快人心。
这些日常“小事”都是角色身上的亮点,也是赵雅芝版白素贞最深入人心的地方,而赵雅芝端庄优雅的形象也令观众非常喜爱,至今仍是最经典的版本。
此后赵雅芝趁热打铁,又与叶童合作了《帝女花》、《状元花》和《孽海花》等剧,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能突破“白素贞”的形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赵雅芝接的剧也日渐减少,从主角退到了配角。如今已经69岁的赵雅芝被称为“不老女神”,仍然活跃在娱乐圈,去年还在电视剧《上阳赋》中饰演长公主,人气非常高。
很多人虽然还记得“冯程程”,但提起白素贞,想到的永远是赵雅芝。
5、刘墉(李保田 饰)
1996年的《宰相刘罗锅》在内地风靡一时,那时候的内地电视剧没有很多选择,作为一部制作精良的大剧,其造成的轰动效应非常高。
李保田1983年出道时已经37岁,演的也都是中年男人的角色,凭借多年的演艺经验,李保田在选择剧本方面特别用心。
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他都要在反复看过剧本之后认真选择,保持宁缺勿滥的态度。《宰相刘罗锅》正是他挑选出来的优秀剧本,在这部剧中,李保田塑造的“刘罗锅”形象至今仍然难以超越。
历史上的刘墉是雍正时期首席军机大臣刘统勋的长子,官至吏部尚书和体仁阁大学士。他的一生宦海沉浮、有功有过,而编剧在小说《刘公案》的基础上又将很多民间传说的故事加到他的身上,使其形象十分鲜明。
李保田的演绎内敛而有层次,他虽然身材矮小,却将一个勤俭爱民、刚正不阿的忠臣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虽然和历史上的刘墉不太一样,但他塑造的人物形象却能够得到观众的普遍认可。
有很多对历史一知半解的观众,正是因为这部剧而对历史上的刘墉产生了兴趣,进而对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是剧集带来的正面影响。
李保田认为“刘罗锅”的形象不可复制,他也拒绝再次出演这个角色,这令他的“刘罗锅”成为观众心目中独一无二的经典。
由于李保田对表演和剧本要求很高,这些年他的作品并不多。
2003年的《神医喜来乐》是他在《宰相刘罗锅》之后主演的最好的作品,但“喜来乐”的神医形象还是不能取代“刘罗锅”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
6、和珅(王刚 饰)
在《宰相刘罗锅》中,王刚饰演的大贪官和珅同样非常经典,也受到观众的肯定。
历史上的和珅原名钮祜禄·善保,因得到乾隆帝的宠信,官至领班军机大臣和文华殿大学士,而权倾朝野而利欲熏心,是清朝的第一大贪官,最后被清仁宗赐死,年仅49岁。
王刚原是央视播音员,曾经主持过央视春晚,虽说演艺经验丰富,却苦于找不到展现才华的机会。
《宰相刘罗锅》是王刚的首次演出,当时他已经46岁了,成败只在这一博,他抓住了这次机会,成功塑造了一个阴险狡诈、阿谀奉承的奸臣形象,终于凭借角色出人头地。
王刚版和珅主要突出了两个形象特点:
其一,在皇帝的面前,他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奴才,连为皇帝接一口痰都要用手帕小心包好放进兜里;
其二,在手下面前,他又立刻摆出了不可一世的官威,其下手的狠辣老练令人不寒而栗。
正是因为王刚参透了和珅身上这两个完全不同的形象特点,他塑造的和珅形象才无可取代。
王刚与李保田的对手戏,也是本剧最大的看点——他们明争暗斗,一个总躲在背后搞阴谋;一个光明磊落,用最巧妙的手段化解危机并实现反杀,这些都令观众看得非常过瘾。
现在回忆起这部剧的情节,相信很多人仍然会记忆犹新。
《宰相刘罗锅》轰动全国之时,王刚和张国立都有意再拍摄一部外传或续集,却被李保田拒绝了。于是他们二人找到张铁林组成“铁三角”,又拍摄了《铁齿铜牙纪晓岚》系列。
除了这两部剧之外,王刚还在《梦断紫禁城》《布衣天子》《少年嘉庆》《铁将军阿贵》中扮演过和珅,被称为“和珅专业户”。除此之外,王刚还扮演过其他各种各样的角色,但除了“和珅”之外,几乎没有能令观众印象深刻的角色了。
王刚也热衷于主持各类综艺节目,至今在娱乐圈仍然非常活跃。
7、林黛玉(陈晓旭 饰)
87版《红楼梦》最大的优点就是选角用心,剧中“金陵十二钗”从形象到气质都与小说中非常接近。
特别是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在内敛与端庄中透出机灵与聪慧,眉宇间满是楚楚可怜的神色,更是被观众称为“从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形象深入人心。
陈晓旭1982年出道,参演过电视剧《家风》《家春秋》,尚在演艺生涯的起步阶段,对世事还懵懂,表演也比较生涩。这时候,陈晓旭在杂志上看到了《红楼梦》选角的消息,对于从小就看过小说的她来说,充满了对林黛玉这个角色的幻想。
于是陈晓旭便给导演王扶林写了一封自荐信——为了能够得到导演的关注,她在信中附上了自己写的诗,正是因为那首诗让王扶林对她另眼相看。
王扶林觉得陈晓旭的形象贴近林黛玉,又是个有学问的女孩,比其他来试镜的女演员更加优秀,事实证明了他的选择是对的。
陈晓旭天生的忧郁气质,自带林黛玉的“病容”,而她每次眉头深锁,又能诠释林黛玉的“小肚鸡肠”,这些都和小说中的林黛玉形象一般无二。
即使对剧集不了解的观众,一看到陈晓旭的形象,立马就能认出她就是活脱脱的林黛玉。
但陈晓旭演了林黛玉之后,并未迎来一个辉煌的演艺生涯。由于受林黛玉形象的影响,陈晓旭此后的发展并不顺利,她也只参演了2集的剧《黑葡萄》和两部电影,都是没什么存在感的角色。
也许林黛玉比较贴近陈晓旭的气质,是她不需要“演”的角色,而别的角色对于她来说并不适合。陈晓旭很快就发觉了这点,她在90年代选择了下海创业,30多岁时身家就已过亿。
但可惜的是,陈晓旭于2007年5月13日在深圳去世,年仅41岁。
8、包拯(金超群 饰)
北宋名臣包拯官拜礼部侍郎、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以刚正不阿、秉公执法闻名于世,人称“铁面包青天”。
历来影视作品中,包青天的形象经过很多演员的深入演绎,但至今影响最深的当属金超群扮演的包青天。
金超群18岁出来演戏,跑过龙套,也干过幕后,1977年进入华视,做过主持人,也参演过电视剧。
由于形象端正又略带邪气,他经常扮演古装戏中的“大佬”,比如《杨贵妃》的高力士、《西施》的文种、《一门英烈穆桂英》的寇准。
1993年,电视剧《包青天》原计划只拍摄15集,用来填补两部大剧过渡期的空档,因此让没什么存在感的金超群做主角。
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金超群抓住了这难得的表演机会,用这15集成功出圈,带来了1993最火的一部电视剧。
为了能演好包公,金超群通过阅读大量小说、戏曲和历史资料,认真揣摩包青天的个性和特点。
他塑造的包青天形象铁面无私、正气凛然,说话字正腔圆、铿锵有力,充满威严的气势,就像是历史上的包青天活过来了一样,这种形象得到了观众的广泛认可。
这部剧在整个华语地区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口气拍摄了41个单元的故事,成为合共236集的大剧。
该剧更是在1993年和1994年连续两年成为香港年度收视冠军,金超群(包拯)、何家劲(展昭)和范鸿轩(公孙策)也组成了“铁三角”,红遍整个华语影视圈。
虽然金超群后来塑造过石头和尚、钟馗、虬髯客等其他人物形象,但他发现观众喜爱的仍然是包青天。
于是,金超群将全身心投入到对这个人物的演绎上,出演的包青天剧集超过700集,可以说他用了一生都在演绎这个角色。
他还希望能够一直演到1000集,可惜年事已高,近年因身体原因已经很少露面了。
9、李云龙(李幼斌 饰)
2005年,30集战争大剧《亮剑》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不仅成为当年的收视王牌,也是观众心目中的战争剧标杆。
饰演男主角李云龙的李幼斌1985年出道,在《亮剑》之前,他并没什么“存在感”,拿得出手的就一部电影《横空出世》。
因此在转型演电视剧时,他知道《亮剑》中李云龙这个角色的份量,因此经过细心揣摩,他明白要想成功突围,就应该塑造出一个别具一格的英雄形象出来。
他塑造的李云龙粗糙火爆又睿智机敏,这种与传统的抗战英雄形象完全不同,令观众眼前一亮。
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当时由于制作经费的限制,《亮剑》在战争场面的打造上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但本剧在军事方面的考究和用心连军事迷们都非常欣赏,正是这些优点使其成为中国战争剧发展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
李幼斌因为这部剧而成名,其后又参演了很多影视作品,塑造过无数经典角色,但都没能超越《亮剑》中的李云龙形象。
虽说观众最喜欢的还是李云龙,但李幼斌一直兢兢业业,为观众贡献出一部又一部经典的作品。
10、阿Q(严顺开 饰)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中篇小说,1981年这部小说被搬上了银幕。
《阿Q正传》中,由严顺开饰演阿Q这个角色,他的生动演绎将阿Q的形象具象化,就像从小说里跳出来一样,令观众惊叹不已。
严顺开是上海滑稽剧团演员,在团里兼任编导的工作,《阿Q正传》是他个人的首部电影,在片中他积累多年的喜剧表演功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阿Q是胆小卑微、愚昧懦弱的人物,其“精神胜利法”极具讽刺意味,严顺开读透小说,对角色做了精准的演绎。
因为这部电影,严顺开拿到了第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影帝,之后又拿到了瑞士第2届韦维国际喜剧电影节的最佳男演员金拐杖奖。
1983年,严顺开又在央视春晚会上表演了《阿Q的独白》,他的表演被认为是“小品”这一表演形式的雏形。
严顺开参演的影视作品并不多,塑造的多为喜剧形象,但观众印象最深的还是阿Q,在他之后至今也没有演员再尝试塑造这个人物,可以说严顺开就是内地独一无二的阿Q。
2017年10月16日,严顺开因病去世,享年80岁。
上面提到的这些演员,都是观众心中不可替代的角色形象。
因为角色过于成功,这些演员在此后的演艺道路上,难免受到角色所累,但每个人也受恩惠不浅。
因此,说这是他们“一生一遇的角色”,或是“一个角色吃一生”都不为过。这对他们来说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他们可以名利双收,不幸的是塑造新的巅峰不易、失去了演艺生涯新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角色改变了演员的命运,而面对自己曾经塑造过的经典角色,他们也做出了自己不同的选择——六小龄童将自己的一生精力都投入到《西游》文化的推广中;金超群则希望能将包青天的剧集演到1000集以上;李保田则一辈子都不愿意再饰演刘墉了。
另外,像李连杰塑造的黄飞鸿、甄子丹塑造的叶问、成龙塑造的陈家驹、郑少秋塑造的楚留香,也都是深入人心的经典形象。但他们还塑造过其他个性鲜明的经典角色,便不在此次的讨论之列。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热血丹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