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将海底热泉想像成海洋深处的喷泉,它喷出来的热水就像烟囱一样。它们一般是分布在地壳裂开或者薄弱的地方,比如海底的火山附近和海底的断裂带附近经常就会有海底热泉的出现。

大虾不要直接用水煮(海底450煮不熟的大虾)(1)

科学家发现在大西洋的中脊裂谷区域,那里的热泉水的温度可以高达400℃,随着深度的不同,海底热泉的温度也会产生差别,它们的温度一般是在60℃到464℃之间。然而,令人非常惊奇的是,这些热泉的附近往往有非常丰富的生命形态存在。甚至还有一些我们非常熟悉的生物,那么问题就来了,在地表上100℃就达到了水的沸点,为什么这些生物竟然没有直接被热泉烫熟呢?

大虾不要直接用水煮(海底450煮不熟的大虾)(2)

压强与沸点

我们知道在标准大气压的情况下,水在100℃会达到沸点。那么在高原地区,大气压越小,沸点会发生改变吗?因为高原地区的大气压达不到一个标准大气压,所以水不到100℃就会开始沸腾了,这也就是为什么高原上吃的米都是夹生的原因。

大虾不要直接用水煮(海底450煮不熟的大虾)(3)

那么在海底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知道,在海洋中,随着深度越来越大,压力也是越来越大的,水的压强不断增加,而沸点与压强成正比的关系,所以在海底的沸点就会比我们在地表上高出非常多。

对于深海这种暗无天日的地方,生物想要通过阳光来获取能量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但是热泉旁边往往又会聚集很多海底的生物,这很有可能是因为热泉喷出的水中含有的元素是非常丰富的,包含了铜和铁的硫化物,有助于为生命提供养分。

大虾不要直接用水煮(海底450煮不熟的大虾)(4)

白色盲虾

科学家在加勒比海的开曼群岛发现了一种生活在海底火山口的虾,长度4-6cm,在这5000多米深的海底,黑暗已经习以为常,所以眼睛对这些白色的虾来说已经失去的意义,所以它们的眼睛开始退化了,它们也因此被成为“盲虾”。然而,和大多数深海动物一样,它们也进化出了自己的发光机制,背部是会发光的。

大虾不要直接用水煮(海底450煮不熟的大虾)(5)

这些白色盲虾生活的温泉口的温度是可以达到450摄氏度的,而且生存密度很大,平均每平方米可能就有2000只盲虾。那么,在温度如此高的条件下,为什么它们没有直接被煮熟呢?

首先,盲虾背上的发光点似乎就是它们用来检测海水温度的温度计,海水温度越高,它们身上的点就会越亮。对于盲虾来说它们可以尽量避免热泉最高温的位置。

大虾不要直接用水煮(海底450煮不熟的大虾)(6)

煮熟

为什么在450℃周围的虾并不会煮熟呢?首先我们要看看什么算煮熟。我们知道蛋白质一共是由四级结构的,第一级结构就是多肽链,第二级结构则是多肽链部分氨基酸残基周期性的空间排列,第三级结构则是在第二层结构基础上更紧密的三维形式,而最后一级结构则是多条多肽链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而蛋白质分子则是由氢键控制的。

大虾不要直接用水煮(海底450煮不熟的大虾)(7)

当我们发现一个东西被煮熟了之后,它的本质其实就是内部的蛋白质发生了变性,其原本有序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了。而氢键则是蛋白质分子被破坏的关键。

氢键在高温的条件下是很容易被破坏的,但是随着压力的增高,它们被破坏的温度也会随之增高。这正是为什么海底的虾没有被煮熟,而在地面上就会被沸水煮熟的原因。

大虾不要直接用水煮(海底450煮不熟的大虾)(8)

那么这种大虾能不能吃呢?

吃货们最好还是不要打这些海底盲虾的主意了,生活在火山口有大量的铜、铁和硫元素,可能一不小心就把自己吃进医院了。

然而,这种深海的虾光是捕捞都很花力气了,想吃都吃不到。

关注麦克斯韦妖妖灵,带你了解最新组有趣的科学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