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我这一辈子》,我这一辈子!老舍先生,我最崇敬的当代作家之一。

老舍我这一辈子经典赏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1)

说到老先生的作品,人们首先想起的是诸如《骆驼祥子》、《茶馆》、《四世同堂》等经典,诚然,作为一个老舍先生的崇敬者,这些伟大的作品我也拜读过,每当闲暇之余,茶余饭后,还会经常的拾起,还会去细细的品味那个苦涩的岁月。这些伟大的作品,没有华丽的辞藻和语言,有的只是那些朴实无华,甚至是“土”的不能再“土”的方言,但是它们所带给我的只有心灵上的震撼。在这些经典著作之中,有这样的一本中篇小说,它更没有华丽的辞藻和语言,更没有什么刻意塑造的人物形象,整个中篇小说只有一个人的诉说。那是一个人的诉说!更是一个人的呢喃!对了,它就是老舍先生早期的作品--《我这一辈子》!

老舍我这一辈子经典赏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2)

初次拜读这本作品,还是今年的三月份,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点开了今日头条的小说频道,看到了几本免费的小说,竟然有老先生的作品,当时就毫不犹豫的点开了,用了三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一口气把它读完了。真的是好久没有这种读书的感觉了!小说中的"我”,读过几年书,想必幼年的家境还是好的,这对于一个清朝末年出生的人来说,不可谓不宝贵。虽然没有什么大学问,但是足够读书看报了。可能也就是这点“学问”,既“成就”了他,也毁了他!他十五岁学徒,学了一门当时看起来还算不错的手艺—裱糊匠!说起这门手艺,年轻的朋友们可能不清楚,但是自小生活在农村的我,对这门手艺还算是了解的。因为我小时候,至少是十二岁之前,我住的房子还是“裱糊”的,虽然不是全糊,虽然不是专业的裱糊纸,是用的当时的旧报纸。对于书中所描写的那种灰头土脸的状况,我是经历过的。

老舍我这一辈子经典赏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3)

他这门手艺也没有白学,是这门手艺让他找了媳妇,成了家,也就是这门手艺,造成了他心灵上的巨大的创伤,也就是这个创伤,造成了他的“空”,这个“空”就是,他的媳妇和别人跑了,和别人私奔了!就是这个“空”,让他抬不起头。后来,他去当巡警了,去当这份有“脸面”的差了,他学会了“汤了事”,学会了“和稀泥”,凭借着自己的天生的优势,也算是混的不错,一个月六块大洋。这六块大洋一拿就是好多年,终于有一天,他拿到了九块大洋,那也算是他的职业的巅峰吧。在他的呢喃中,我想那次辫子兵事件,他应该最记忆犹新吧,我当时看书的时候,心里在想,他会不会也会去顺手牵羊一下呢?很庆幸,他没有!种种的工作上的变动,也让他看清了各种所谓的“官”,可他又能有什么办法呢?虽然你读过书,虽然当时的官大字不识几个,虽然他们的那笔字不如你的好,可他们依然是官,你依然是巡警!你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老舍我这一辈子经典赏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4)

等到孩子大了,儿子要结婚了,你依然没有钱,虽然那六块钱剩了两块,可你依然没有钱,你的媳妇家依然是巡警,你的女儿找的对象依然是巡警家,你又能有什么办法呢?老了老了,你依然要去挣钱吃饭,可这时,你的儿子却死了,等到运灵回来,你的钱又没有了!儿媳妇成了寡妇,孙子等着吃饭,你没有煤上火,你找不到一撮烟叶,你不说什么,你觉得你给公家卖过力气了,你对的住一切的人,你心里没毛病,你不说什么!可是,我想说啊!别忘了,你读过书,你是认识字的人,你要对得起这些字,可你没有,在你的诉说中,我没看见这些字的用处,它也许只是被你用作名字而已,更高级一点的,就是让你又重新找了份工作。你对不起这些字,字的用处不是这样的,你不会用这些字,你还不知道,你真的不知道这些字的用处,真是可惜了这些字!你十几年如一日的干着巡警的工作,你没有钱,不能很好的照顾家人,这就是你的命吗?你有尝试过抗争你的命吗?

老舍我这一辈子经典赏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5)

你没有,你没有丝毫的抗争,没有丝毫的反抗,有的只是逆来顺受,只是“汤了事”、“和稀泥”,你这样和那些辫子兵,和那些去抢东西的老百姓有什么两样?你这不是吃“人血馒头”又是什么?你也知道世道变了,你也知道随波逐流了,你还要那双手干什么?不如没有!我怎么又看见鲁迅先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呢?

老舍我这一辈子经典赏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6)

我庆幸,我庆幸活在当下。虽然我住过裱糊的房子,虽然我也读过书,我也认识字,最起码我知道这些字的用处,我要用好这些字,因为这是一个文字的时代。我庆幸,我庆幸活在当下。因为这是一个只要你愿意付出,就会有回报的年代,只要你有一双勤劳的手,美好的生活就会向你招手!你的人生,一眼就能望到头,可我的人生,我说了算!因为我活在当下,而你却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