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报告对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作出新的阐释,在“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的观点,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思想性、理论性、政治性和科学性的紧密结合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自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并对这一科学理论的内涵作出深入的探索事实上,早在党成立之前,毛泽东就曾提出“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为尽一点力,当然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关于这地盘内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实地的调查及研究”立足中国“这地盘内的情形”的“研究”,成为中国共产党理论自觉的基本立场1923年,党成立后不久,瞿秋白就以其在俄国亲历的对新经济政策的观察,结合党面对的中国革命的实际,深有感触地提出“各国各有其特殊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的观点,认为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社会主义只能建筑在现存的实有的基础上”,形成“种种‘社会主义生产’之不同形式”中国共产党追求的就是这种以中国现实的经济政治文化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即如毛泽东提出的“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的马克思主义正是毛泽东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石,坚定地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我们党才牢牢地把握住了中国革命的历史主动,铸就了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1938年,毛泽东就揭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的深刻道理1943年,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形式”问题作出阐释,提出“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中国共产党人“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同中国实践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的思想,突出地提升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主动性,也初步地体现出在把握时代变化中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主动和理论自觉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邓小平理论写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的“序言”,确定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续写了世纪之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的精彩篇章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之际江泽民提出的“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的观点,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胡锦涛提出的“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观点,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对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自觉的集中体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新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深入研究和探索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化”和“时代化”的鲜亮底色,使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这里所说的“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和现实进路两个方面得出的概念,是对当今世界马克思主义时代主题崭新的理论概括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自觉马克思主义创立时,青年马克思追求的就是哲学能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希冀的就是科学理论“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能够“变成文化的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必然赓续,也是中国共产党秉持的历史主动和理论自觉的必然取向2018年4月,正值《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之际,在阐释《共产党宣言》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时,指出:“重温《共产党宣言》,就是要把《共产党宣言》蕴含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运用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去,不断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谱写这一“新篇章”,就要密切结合时代发展的新特征,提高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彰显马克思主义时代性的理论特征,深刻弘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关注和研究所处时代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的每一阶段,都不断地吸收同时代的社会科学和其他各科学领域存有的一切有价值的成果;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那种需要人们向它膜拜的“终极真理”,它总是从发展着的社会实践和时代课题中阐发新的理论百年奋进、砥砺前行,在回顾党的百年思想历程时,指出:“我们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成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发展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也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发展的新的形态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十年来,“我们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谈到文化自信问题时强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相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原则和方法,作出了多方面的探索2016年5月,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过程,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化自信思想源泉的必然路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与思想文化的“转化”和“发展”深刻地联系在一起的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激活中华优秀文化的生命活力、强化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魅力的基本遵循,也是在思想文化中融入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路径指出,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真谛所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能够增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奋进中积淀起来的文化精粹,蕴含着中华民族世代奋进所聚合的文化力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思想内涵和理论形态相结合,必将增强科学理论的生命力、感召力和亲和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发展脉络,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气质、文化品格和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提出:“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通过激发“修身”“齐家”“平天下”古训的时代意蕴,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从而“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四、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在提到《共产党宣言》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时曾指出:“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勇于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些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这一新的飞跃,是以新的历史方位的变化为根本依据的党的十九大把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概括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新时代这些特征,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的现实依据这一新的飞跃,是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回答新的时代课题而凝聚的科学理论为根本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对的时代课题发生了重要变化,演进为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在对这些重大时代课题的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这一新的飞跃,集中体现在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的理论概括上这些理论概括包含着对三大时代课题的深刻回答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时代课题的回答中,凸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思想,进一步明确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对于凝聚人心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进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在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重大时代课题的阐释中,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更加鲜亮的中国特色,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出深入阐释在对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的回答中,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在此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并提出了“六个坚持”,即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必将在中华大地上展现出新的蓬勃生机(作者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二十大精神关键词解读④ 二十大精神关键词解读④?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二十大精神关键词解读④ 二十大精神关键词解读④

二十大精神关键词解读④ 二十大精神关键词解读④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报告对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作出新的阐释,在“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的观点,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思想性、理论性、政治性和科学性的紧密结合。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自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并对这一科学理论的内涵作出深入的探索。事实上,早在党成立之前,毛泽东就曾提出“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为尽一点力,当然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关于这地盘内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实地的调查及研究”。立足中国“这地盘内的情形”的“研究”,成为中国共产党理论自觉的基本立场。1923年,党成立后不久,瞿秋白就以其在俄国亲历的对新经济政策的观察,结合党面对的中国革命的实际,深有感触地提出“各国各有其特殊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的观点,认为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社会主义只能建筑在现存的实有的基础上”,形成“种种‘社会主义生产’之不同形式”。中国共产党追求的就是这种以中国现实的经济政治文化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即如毛泽东提出的“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的马克思主义。正是毛泽东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石,坚定地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我们党才牢牢地把握住了中国革命的历史主动,铸就了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1938年,毛泽东就揭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的深刻道理。1943年,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形式”问题作出阐释,提出“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中国共产党人“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同中国实践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的思想,突出地提升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主动性,也初步地体现出在把握时代变化中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主动和理论自觉。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邓小平理论写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的“序言”,确定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续写了世纪之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的精彩篇章。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之际江泽民提出的“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的观点,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胡锦涛提出的“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观点,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对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自觉的集中体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新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深入研究和探索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化”和“时代化”的鲜亮底色,使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这里所说的“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和现实进路两个方面得出的概念,是对当今世界马克思主义时代主题崭新的理论概括。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自觉马克思主义创立时,青年马克思追求的就是哲学能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希冀的就是科学理论“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能够“变成文化的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必然赓续,也是中国共产党秉持的历史主动和理论自觉的必然取向。2018年4月,正值《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之际,在阐释《共产党宣言》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时,指出:“重温《共产党宣言》,就是要把《共产党宣言》蕴含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运用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去,不断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谱写这一“新篇章”,就要密切结合时代发展的新特征,提高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彰显马克思主义时代性的理论特征,深刻弘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关注和研究所处时代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的每一阶段,都不断地吸收同时代的社会科学和其他各科学领域存有的一切有价值的成果;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那种需要人们向它膜拜的“终极真理”,它总是从发展着的社会实践和时代课题中阐发新的理论。百年奋进、砥砺前行,在回顾党的百年思想历程时,指出:“我们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成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发展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也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发展的新的形态。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十年来,“我们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谈到文化自信问题时强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相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原则和方法,作出了多方面的探索。2016年5月,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过程,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化自信思想源泉的必然路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与思想文化的“转化”和“发展”深刻地联系在一起的。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激活中华优秀文化的生命活力、强化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魅力的基本遵循,也是在思想文化中融入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路径。指出,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真谛所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能够增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奋进中积淀起来的文化精粹,蕴含着中华民族世代奋进所聚合的文化力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思想内涵和理论形态相结合,必将增强科学理论的生命力、感召力和亲和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发展脉络,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气质、文化品格和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提出:“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通过激发“修身”“齐家”“平天下”古训的时代意蕴,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从而“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四、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在提到《共产党宣言》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时曾指出:“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勇于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些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这一新的飞跃,是以新的历史方位的变化为根本依据的。党的十九大把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概括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新时代这些特征,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的现实依据。这一新的飞跃,是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回答新的时代课题而凝聚的科学理论为根本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对的时代课题发生了重要变化,演进为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在对这些重大时代课题的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这一新的飞跃,集中体现在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的理论概括上。这些理论概括包含着对三大时代课题的深刻回答。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时代课题的回答中,凸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思想,进一步明确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对于凝聚人心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进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在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重大时代课题的阐释中,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更加鲜亮的中国特色,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出深入阐释。在对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的回答中,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在此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并提出了“六个坚持”,即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必将在中华大地上展现出新的蓬勃生机。(作者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周丹旎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笪曦

来源:作者:顾海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