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上一篇写的是根据《三国志》方技传中的周宣生平来揣测曹丕下令赐死甄贵嫔后的遗憾之意。

今天我将结合《三国志》和《后汉书》中张鲁的相关部分来从割据的角度学习他的生平,张鲁是汉末重要的割据势力之一,除了他继承发扬五斗米教的事迹,还在汉末历史中留下了重重的一笔。虽然现代学者对其褒贬不一,但小编依旧不做评价,仅仅引用一些资料为各位看官尽量呈现一个真实的张鲁。

毛主席曾经对张鲁的割据势力有如下评价:汉中有个张鲁,他搞过吃饭不要钱,凡是过路人,在饭铺吃饭吃肉都不要钱。他搞了三十年,人们都高兴那个制度,这有种社会主义的作风,我们的社会主义由来已久了。(摘自新华网文章:揭秘毛泽东为何劲推《张鲁传》)

一:疑为张良的后人

小编在以前的文章中写过张翼和张范的故事,这两位在史书中都有记载是张良的后代。张翼是汉国中期重要的军事将领而张范是曹操集团重要的王佐之才。而我们今天介绍的这位在现代的知名度比上述二位要强很多,而他就是沛国人张鲁。

张鲁

张良字子房,被封为留侯,谥号为文成。张良生子张不疑,张不疑生张高,张高生张通,张通生张无妄,张无妄生张里仁,张里仁生张觉,张觉生张起,张起生张大顺,张大顺生张陵,张陵生张衡,张衡生张鲁。

无论如何,这些疑问也许会被后人所揭晓,也许会永远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抛开这个问题,我们继续往下看。

二:初具规模,发扬道义

根据刘焉传和《后汉书》记载,张鲁的母亲年轻貌美,还迷信鬼术,甚至经常出入刘焉的家门,因此刘焉对张鲁多有照顾并封其为督义司马,在任上的工作是和别部司马张脩率兵攻打汉中太守苏固,但是张鲁却突然将自己的“队友”干掉,甚至收揽了那一支部队开始自立了。恰好当时刘焉病逝,刘璋继位,因为张鲁叛变,所以将刘焉的小情人,也就是张鲁的母亲及其他部分亲人杀害。

张鲁自此没有了后顾之忧,于是就在汉中建立割据势力,凭借所谓的鬼道教导民众,自称师君。所有前去找张鲁求道的人,一开始都称为鬼卒,完全被洗礼后称之为祭酒。到了祭酒这个位置就可以领导一些部众,当数量庞大到一定程度后头子就称为治头大祭酒。在这个道中,经常教导民众为人诚信不能欺诈,得病的人要自省己过,这一条和黄巾贼要求相似。另外五斗米教会宽恕犯罪的人三次,如果还未改正才会增加惩罚,如果是小过错,就惩罚修路百步。还要求春夏两季不能屠杀和酗酒。张鲁甚至还创建义舍,将免费给路人提供食物,并宣称取得过多会得罪鬼神致病。

张良是鲁山人吗?(张鲁也是张良的后代)(1)

张鲁

根据《典略》记载,当时东方有张角的太平道,汉中有五斗米教。

三:割据一方,理性投降

东汉末年,朝廷对张鲁割据的汉中鞭长莫及,于是就封张鲁为镇民中郎将,领汉宁太守,但是张鲁只是按要求进贡而已,并不实际听从皇帝。不久后,古时的老把戏再次上演,有一个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中发现了一块玉印,当时张鲁手下都认为这是天降祥瑞,想要劝张鲁自立为汉宁王。当时张鲁的功曹巴西人阎圃引经据典一通劝谏张鲁不要称王,因为张鲁已经在自己的割据势力内一呼百应,而且势力内部很富足,不应该有僭越的想法,不能为了称王而引来大祸。张鲁无奈之下就听从了这个建议。

不久后韩遂和马超叛乱,很多关西饱受战火摧残的百姓从子午谷来到汉中投奔张鲁,有数万家。

建安二十年,曹操从散关出武都前往征讨张鲁地区,一直攻打到了阳平关,来到了张鲁的地盘。张鲁很清晰的看到了敌我双方的差距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就有献降的意图。但是张鲁的弟弟张卫并不肯投降,于是瞒着张鲁率领一万多人死守阳平关,可惜还是被曹操攻破,打开了入蜀的大门。

张鲁听说阳平关被攻陷了,才知道坏了大事,想要更加隆重的叩头归降,这时阎圃又建议如今打了败仗被迫投降,肯定得不到曹操的任用,应该先前去和朴胡人一起抵抗,然后再献礼称臣,这样曹操就会重视了。张鲁听从了他的建议,然后率领军队前去巴中地区。临行前,左右都认为张鲁应该烧掉所有拿不走的金银财宝。但是张鲁认定,我已经有归降朝廷的意思,但应该通过将财宝留下这种方式侧面告诉曹操,今天我们离开不过是暂避锋芒,没有其他意图。宝库的宝物应该归国家所有。于是张鲁将宝物保存好了以后才离去。

曹操到达南郑地区之后对张鲁的表现大加赞许,又听闻张鲁早有归顺之意,还特意派人找到张鲁前去慰问。不久后张鲁带着所有的家眷拜见曹操,曹操封张鲁为镇南将军,以客礼相待,封张鲁为阆中侯,食邑一万户(爆表的封赏),而且张鲁的五个儿子和阎圃等人都被封为列侯。

当然裴松之也根据客观事实和正常逻辑怀疑了张鲁的食邑和阎圃受封的必要性。

根据《魏略》记载,阎圃在黄初年间被加赏了食邑,十多年后病死。根据《晋书》记载,西戎司马阎缵,是阎圃的孙子。

张鲁的女儿嫁给了曹操的儿子曹宇,张鲁去世以后,谥号为原侯,他的儿子张富继承了爵位。

综上所述,张鲁疑为张良的后代,他是五斗米教第三代继承者,因自己的母亲和刘焉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曾受到重视,但在刘璋继位后和张鲁两个势力势不两立。无依无靠的张鲁通过再次加强五斗米教的控制来教化民众,他割据的三十多年中,当地人民在一定程度上,某种意义上表现出国泰民安的景象。曹操大军来攻,张鲁识时务投降,让更多的人免于战火的蹂躏。

另外,现在反过来思考毛主席的话能看出张鲁实行政策的表象,我们不难想象到,在当时的社会中,每位割据势力对百姓的不同方式,只是为了维护统治的各自方式而已。

张良是鲁山人吗?(张鲁也是张良的后代)(2)

张鲁

小编才疏学浅,也不再往下思考了,借三位古人对张鲁的观点来作为此文的结尾。

有人认为:燕、绣、鲁舍群盗,列功臣,去危亡,保宗祀,则於彼为愈焉。

有人却说:鲁自守之贼,不足虑也。

还有的吃瓜群众认为:张鲁后来虽割据汉中,只是设立鬼卒等,闭关自守,实行其神权政治而已,于大局亦无甚关系。

原创声明:本文作者由全网统一账号:“只聊三国”原创。未经书面同意禁止转载或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