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尘肺病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大家可以屏住呼吸20秒试试,看看有什么样的感受。

我的感觉是10秒的时候就感觉很难受,憋不住了,大大地呼吸了一口空气,感觉能够正常呼吸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

《人间世》第二季第三集《呼吸:生死一博,只为自由呼吸》,其中一个尘肺病患者是这样说的:

“常人眼里,一呼一吸很正常,但对我们来说,却是一种奢望。”

尘肺病职业史(矿工马夫尘肺病)(1)

图片来自《人间世》

《矿工、马夫、尘肺病》这一纪录片,就给我们展示了湘西南大山被遮挡住的残酷真相。本片完成之后,无法登陆各大平台,导演蒋能杰百般无奈之下只好将资源公布在网上。

尘肺病职业史(矿工马夫尘肺病)(2)

本片从2011年开始拍摄,陆续跟拍了八年的时间,本片的素材是拿DV进行拍摄的,画面清晰度不佳,还有各种抖动,但这也并不影响本片所带给人的震撼。

本片中出现的马夫,其实是导演本人的父亲,他也是一名尘肺病患者。这部纪录片真实地记录了导演的乡亲父老们围绕非法采矿的种种遭遇。

一说到非法,就会有人指责这些矿工们的行为,甚至有人认为他们“自作自受“。全然没有考虑到他们所处的环境与面对的压力,缺乏基本的同理心,这何尝不是当代版的”何不食肉糜“?

尘肺病职业史(矿工马夫尘肺病)(3)

感谢导演,让黑暗的矿洞世界暴露在大众前,让大众知道即使是经济高速发展,也总有一群被我们忽视的人。

01 穷病

《我不是药神》中有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

“靠山吃山“,对于经济并不活跃的湘西南的一个小村庄,上山采矿是他们为数不多的选择。

采矿的危险性,矿工们都心知肚明,非正规出产的炸药会产生毒烟,矿也有可能会塌方,还有很多曾经相识的人患上了尘肺病,但为了生活有办法吗?

尘肺病职业史(矿工马夫尘肺病)(4)

一切都是“穷”字在作怪,所以为了钱,这些高风险因素都是可以忽视的。

在小矿场上,黑暗的矿道,充满尘的环境,艰苦的劳作,他们早已习惯。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依然可以唱起歌来,谈笑风生。

让人最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在谈起死亡时那种轻描淡写甚至略带微笑的神情,说起“有一支矿工队,15、6人全走了”,也只是闲话家常。他们是不怕死吗?我想可能真的是不怕,因为死亡可能给他们的家庭带来数十万的补偿。

尘肺病职业史(矿工马夫尘肺病)(5)

不过就算是这样的“好景”,也不能长久,在2012年的时候因为矿产价格上涨,加大了整顿,矿场纷纷倒闭。矿工、马夫们只好转业。

在《贫穷的本质》一书中提到,穷人在应对风险,往往显得更加被动。

对于艰难维持生计的矿工们来说,得病更是对他们所在的家庭进行降维打击。纪录片的后半段都主要讲述赵品凤患了尘肺病后的生活。

赵品凤曾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与经济来源,他有一个智力障碍的妻子,一对还在读书的子女,还有个高龄的母亲,家庭本来就不富裕,得病后一家人的生活捉襟见肘。

尘肺病职业史(矿工马夫尘肺病)(6)

02 生不如死的尘肺病

尘肺病晚期的患者离不开氧气,稍微一活动就会喘不过气,无药可治,离不开吸氧。纪录片中最戏剧的一幕就是赵品凤是因为半夜停电无法吸氧,再加上救护车不能及时赶到而离开人世的。

对于尘肺病患者,唯一的希望,是等待肺移植。

仅仅是手术的费用就高达60万,若是没有成功申请到职业病的认定,基本上都是没有钱进行肺移植的。而即使肺移植成功了,也要终身服用抗排异的药物,每个月又是好几千。

当年辛辛苦苦挣得的钱,一旦得病,只能说都得还回去了,甚至是债台高筑。

尘肺病职业史(矿工马夫尘肺病)(7)

尘肺病为什么对人的影响那么严重呢?尘肺病会引起肺部纤维化,正常的肺能够收缩舒张,而肺纤维化的患者的这一功能严重受阻,《人间世》中展现了尘肺病患者的肺,像一块又黑又硬的石头,医生拿着手术刀,但怎么切都切不开。

甚至有患者会说:“给个痛快还比较好。”

呼吸,这一个对正常来说再平凡不过的事情,却把尘肺病人折磨得生不如死。在我们没有看到的尘肺病人中,又有多少人因为医疗费用和不堪忍受窒息折磨而寻求解脱?

03 艰难的职业病认定

没有找到老板,老板不肯配合等原因,都会使尘肺病人无法确定社会劳动关系,从而无法获得职业病的认定,也就意味着无法获得职业病的赔偿金。

第二十一条 职业病诊断需要以下资料:

(一)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包括在岗时间、工种、岗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等);

(二)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四)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还需要个人剂量监测档案等资料;

(五)与诊断有关的其他资料。

从上述的职业病的认定材料,既需要用人单位的配合,又需要到指定的机构进行认定,我们就可以想象到,这一个认定的过程一定不会那么容易。

在2009年,一个名叫张海超的工人,甚至为了拿到有资质的诊断证明,而去选择开胸验肺。及时肺移植成功,他也必须继续工作,以保证自己“不断药”。

尘肺病职业史(矿工马夫尘肺病)(8)

张海超

尘肺病人,失去了劳动能力,但是想申请低保救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纪录片中许多的尘肺病人都无法申请到低保,而即使在后面申请到低保的赵品凤,也仅仅是一年900块而已。

如果没有这些记录,我甚至不知道社会中存在着这一群人,他们的生活举步维艰,我更不知道,他们如果想获得自己应有的补偿,也是困难重重。

04 结语

“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到个人的身上,就是一座山”,这一句话用在这些矿工、马夫与尘肺病人身上,尤为合适,而这种合适让人发自内心地感觉无奈。

社会不仅需要有赞歌,也需要有这样真实的记录,记录苦难,记录贫穷。

这不是某些网友所说的“家丑外扬”,“传递负能量”,难道他们所处的境地一直不被知晓,永远得不到改善,这就是正能量吗?

随着社会的呼声越来越大,对尘肺病人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也出现了像“大爱清尘”等专门关注尘肺病人团体的公益组织,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逐步地完善。

我希望自由的呼吸,对他们来说,不再是一种希望。也希望对工人们的保护能够日趋完善,让尘肺病成为一种罕见病。

尘肺病职业史(矿工马夫尘肺病)(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