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魂和回煞的区别(揭秘头七回魂夜)(1)

文/李老

根据中国习俗,人死后的第七天称"回魂夜/返魂夜",也有叫"头七"的.这天死去的人的魂魄会再次回到家里,算是和家里人作告别。

民间传说人有三魂七魄,死后一年去一魂,七天去一魄,三年魂尽,七年魄尽,所以要过“七期”和三周年。民间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据说死者从去世之后,在七七四十九天内,每隔七天阎王要审问亡魂一次,故“七期”又称“过七灾”。在烧七时,丧家要在大门口挂白纸灯笼,表示家有重孝。头七在家设灵牌,焚香明烛,供献酒肴祭奠,下余六七都到坟地化纸钱。一般以一、三、五等单七祭礼较隆重,亲友皆至,孝子要哭灵;二、四、六等双七,亲友不来。孝子只烧纸、不哭灵,称为“空七”。其中“三七”和“末七”尤为最重要,每逢这两个“七”日,亲友都要到坟上烧纸祭奠,孝子也要大哭一场。“末七”又称“尽七”,丧家大都要诵经礼忏,亲友也要送冥币、香、纸、大蜡、金银斗等祭奠。

头七由儿子办理烧纸钱、烧香、备牲畜菜肴奠祭,三七由女儿办理烧纸钱、烧香,五七由出嫁孙女办理 烧纸钱、烧香,七七为满七,由儿子办理烧纸钱、烧香、备牲畜菜肴奠祭。

头七回魂夜,是逝者故去后,第一次返阳看望自己的六亲眷属,七七祭日内正是逝者中阴期,亡人阳间意识还没有彻底断除,就是七七祭日内的逝者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死去,还称不上所谓的鬼。所以,这头七回魂夜的第一个注意事项,就是逝者的家属在这天,一定要缅怀先人,万不可为了家庭琐事,口舌纷争矛盾,让逝者伤心遗憾,留恋红尘,不肯离去。

回魂和回煞的区别(揭秘头七回魂夜)(2)

下面是关于头七的灵异故事:千万别回头

一个年轻的妇女去山沟打柴意外摔下悬崖死掉,按风俗只在家留5天即下葬。孝子只有他那5岁的小儿子。由于儿子年纪太小,一些事情都由他叔叔帮着做,他叔叔是个17、8岁的小伙子。在下葬后的当天晚上,按例孝子要送饭去墓地给死者吃。这个妇女的灵魂只知道自己肉体和灵魂分离了却不肯承认自己真的死了,因为只有5天时间,她没法相信真的已死。就这样一出悲剧产生了。

当小孩的叔叔带着小孩来到墓地时已经是月黑风高了,耳旁除了时而从远处传来的几声野鸟的怪叫就是呼呼的阴风了。按照习惯,小孩的叔叔帮小孩给他母亲送好饭、烧完纸、让小孩磕了头之后就要离开这墓地。他想也没想就把小侄子从地上抱起来,正好小侄子趴在自己胸前,面向自己身后。就在这刹那小侄子突然大叫“妈妈,妈妈!”这叔叔当即被小侄子的叫声吓到半死,小侄子继续叫“叔叔你看,妈妈正吃我们送的饭呢”,这叔叔越听越怕,但意识还算清醒,他把小侄子往胸前一拉,用衣服遮住他的头猛地往前奔去。就这样跑了10分钟之后就到家里了,他这才想起怀里的小侄子,他把衣服掀开,打算把小侄子放下来时却意外的发现自己抱着的竟是刚才送饭用的那个破篮子,小侄子不见了!那个破篮子他记得明明仍在坟头的呀,怎么会?想到这他真的不敢相信这是事实。

回魂和回煞的区别(揭秘头七回魂夜)(3)

当坐在院子里的老人们看到只有他一个人匆忙跑回来并且怀抱着破送饭篮子的时候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孩子的父亲泪水夺眶而出,就差哭出声,上前狠揍了他弟弟两拳,接着头也不回地向妻子的墓地奔去,身后跟随的了十几个家人,大家一同前往找小孩。结果,一整夜,人们除了能听到时而从远处传来的凄惨的野鸟叫声外,剩下的就是呼呼的阴风,至于小孩,连个影子都不见。绝望的父亲失去了妻子和儿子,把所有仇恨都算到他倒霉的弟弟头上。一怒之下杀了弟弟,然后自杀。

以后当人们议论这件事情的时候都为这一家人的悲剧惋惜。而一些老人会郑重的说出一个惊天秘密:孝子送完饭一定要面朝前走回来,绝对不能向后看,不论听到什么或感觉到什么。因为一旦转过头必定会看到死者的灵魂在吃饭,而死者的灵魂看到这饭是自己晚辈送的就会认为自己还没死,就会把晚辈带过去一起吃,然后再带走。

回魂和回煞的区别(揭秘头七回魂夜)(4)

此刻那个故事的原因也就出来了:那妇女尚在头七,魂魄本来不承认自己的死亡,又碰巧看到儿子给自己送饭吃,就认为自己都还活着,所以就把儿子带走了,至于带到哪里去了,估计只有那妇女知道。而故事中那个破篮子,也就是送饭的工具,本应该仍在坟头的,可到了叔叔的怀里并被带回了家,是因为那妇女在从叔叔怀抱接儿子的时候把篮子塞给了叔叔,只为骗过他。

(图片源于网络。欢迎评论,收藏,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