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占用的时间稍微多,加上生活上也有必须操心的事儿,记录这件事我貌似有好几个星期没有做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爸爸陪伴女儿的重要性?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爸爸陪伴女儿的重要性(孩子有韧劲到底有多重要)

爸爸陪伴女儿的重要性

工作占用的时间稍微多,加上生活上也有必须操心的事儿,记录这件事我貌似有好几个星期没有做了。

孩子每天都在变化成长,我也每天思考怎么和她齐头并进,然而记忆这件事不可逆,明明白天还记着前一天娃所发生的趣事,在心里回味了无数次,但也许到了晚上已模糊不清。我想我还是需要勤快一点记录下来,现在我已不记得她一个月前是啥样了……

今天想记录点什么呢?想说说韧劲这回事。

虽然我记忆没以前那么好了,但是有些东西却言犹在耳。

我不要输,为什么又是我输?

我不玩这个,太难了

我不会,你帮我做吧

她有点娇气

动不动就哭

......

没错,这些话有些是女儿自己说的,有些是从旁人口中说的对女儿的评价。

我担心,思虑,我要想什么办法帮助她。孩子的问题在我这看来都有我们的原因所在,所以我看书、反思自己。慢慢摸索出一些门道之后会发觉:理论都是相通的哈,我用科学的方法改善了这一方面的问题之后会发现其他特质跟着在变呢,这真的令人惊喜。

原本我是想抱着尝试的心态了解她为什么哭,要怎么样才能缓解。

通常一般做法可能是:有什么好哭的呢?

输了没事,下次再来

不痛不痛哈,一点小事

哭没用的.....

诸如这类的话其实我们听得不少吧,但是我发现没啥用。于是我尝试着翻书,不仅翻育儿书,还翻儿童心理学,这也是后来我突然去读心理学了。

我尝试着用赢得孩子内心的方法走进她的内心,与她共情,理解她的情绪、她的担心,她想要表达的意思。她有情绪时不是简而概之地安慰几句,或是制止。慢慢地,我看到了变化,后来她甚至每天和我汇报:我今天哭了几次,由于什么事情哭,我可以慢慢减少哭,我想哭时会深呼吸,我想着好像也没必要哭.......

是的,这些话都是出自她口,我感到很兴奋!

前段时间某一天,她想和我玩游戏。她制定了规则:说我赢了后她就亲我一下,她赢了之后我就亲她一下,虽然我不知道这结果有啥差别,但是她最后说:妈妈,你放心,现在不管谁赢谁输,我都不会难过了,我输了也没事,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我一定努力赢。

其实我现在没一定严格按照什么教养步骤去引导她别的,仍旧做的只是每天聊天,遇事商量着来。可能是平时的一言一行慢慢渗透进去了,她已经会自我激励了。

前几天的午后,她在和我聊天时透露:她有一些计划,首先要学会什么,然后就可以学什么,还强调虽然难,但是她会慢慢努力的。

我听了之后本在看书心思都没了,因为内心已被填得满满的。我的女儿会自己制定计划了呀,还这么志气满满,目标坚定。是啊有目标的人不怕不坚定。

前天下班接她回去路过广场时,她看到很多小朋友在玩,也要求玩一会再回去,于是我就看着她玩去了。

广场上小朋友虽多,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大家都是几个小伙伴组成的小圈子玩着各自的游戏。女儿想停下来玩必然是被氛围影响想加入进去。于是我看到她走到有三个小朋友一起玩的地方,对着其中一个说到:我可以和你们一起玩吗?

很不巧,我听到那个小朋友拒绝了,她说:不要,我们不要和你玩。

很显然女儿有点失落,但是她还是若无其事走开了,嘴里还念叨:那我自己玩去吧。于是我看到她跑着跑着,跑了几圈后,有点出汗了,但是心情似乎不错,还时不时叫我一声。过一会我再看的时候,她已经和几个更大的姐姐哥哥跑在一起了,他们似乎在玩老鹰抓小鸡。

以后进入学校,这种小圈子友谊太普遍了,进入学校就像进入一个小社会,需要朋友,需要友谊。同学之间相处会有相亲相爱,也会有摩擦冲突,会开心也会失落,怎么交到新朋友等等这些都是她必经的过程。拥有怎样的内心真的还挺重要的。

昨天我们又去广场玩了,这次她带着滑板,没有扶手那种,她想要练习。这次她没有主动找人玩,一个人在人群里穿梭。一只脚用力蹬,一只脚踏在滑板上,歪歪扭扭,怕摔跤,样子很可爱。周围的世界嘻嘻闹闹,骑车、玩游戏......似乎都与她无关,她就一圈一圈地溜,还摔了几次,但是拍拍手又继续。站在台阶上看着她,我就想:小丫头真的变了很多呢!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内在气质和性格有很多先天因素,但是一个人的韧性、皮实劲儿是可以慢慢培养锻炼的。

有朋友说为了提高孩子受挫能力,将来有韧劲面对复杂的社会挑战,平时会特意打击制造挫折给孩子,以免孩子过分骄傲,经不住打击。其实我是不大赞成这样的。我觉得这样操作对孩子无疑有点残忍,弄不好伤害了孩子的自信。

一个人的韧劲很重要,非常重要,但我们所说的锻炼孩子的韧劲是经过一件件真实的事情,孩子亲身体验,克服困难完成任务过程中所磨砺出的品质,不是大人言语行为打击后就能提升的。玩游戏也好,交朋友也好,学习也好,都是锻炼的过程。这个过程很重要,孩子能拥有什么样的特质,是大人和孩子一起探索的结果。

真的,孩子的问题,了解了一环之后会发现环环相扣,科学的育儿方法是理论依据,具体需要我们与实际相结合,看了这么多的育儿书,现在我发现通了一点其他也慢慢有了门路,就像武侠小说里打通了经脉,哈哈哈。我们所需要的就是用心,用心去了解他们,再加上理论加持,我相信我们的孩子会是个充满韧劲、坚强勇敢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