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41洲际导弹弹道演示(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1)

东风41洲际导弹弹道演示(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2)

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代号:DF-41,北约代号:CSS-X-10)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装备的一种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是东风-31弹道导弹的一种发展改进型。其于1984年立项,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研制。 该导弹采用三级固体燃料火箭作为动力,可携带大约10枚分导式多弹头,最大射程可达约12000-14000千米。它的牵引车能在公路上进行机动,具有一定的越野性能,导弹还采用了电脑控制的惯性制导系统,提高了命中精度。

中文名称

东风-41

英文名称

DF-41

研制时间

1984年

国家

中国

导弹类型

洲际弹道导弹

射程

14,000千米

制导系统

惯性制导,星光制导,北斗导航

弹长

16.5米

弹径

2.78米

弹重

63,500千克[1]

推进系统

三级固体燃料火箭推进

东风41洲际导弹弹道演示(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3)

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

中国提升核导弹实力与美国的反导计划有关,实属迫不得已,美国已经研制和装备了陆基中段拦截系统,THAAD末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音译“萨德”)、“爱国者”末段反导系统,海基“标准-3”反导系统等,组成战区和国土防御结合、陆基海基结合的多层反导网络,让中俄核威慑力遭遇巨大挑战。

东风-41是东风-31弹道导弹的一种发展改进型。东风-41最大射程可达约14,000公里,使它几乎可以打击地球上的任何点。根据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提出的大规模毁灭性核报复,目的是研制一种能够打击前美国本土任何一地区的固体燃料洲际导弹,用来代替东风-5液体燃料洲际导弹。国防科委向航天部第一设计院下达了研制固体燃料多弹头洲际导弹的命令。

研制进程

1984年,东风-41立项,工程编号204工程。目的是研制一种能够打击前美国本土任何一地区的固体燃料洲际导弹,用来代替东风五液体燃料洲际导弹。

1991年,东风-41解决固体燃料问题。

1994年,东风-41进行首次高弹道试射成功定型,研制工作历时十年。

1999年10月1日,东风-41原计划参加国庆阅兵,但是因为当时载车未能得到解决,所以被中央军委取消。

1999年,东风-41进行计算机模拟的全程试射,打击美国本土目标,获得成功。

2010年,交付使用。

2012年7月24日,配备至10枚弹头的“东风-41”新型公路机动洲际弹道导弹进行了首次试射。

2013年12月13日,中国二炮部队在中国山西省中部某导弹基地进行了东风-41洲际导弹试射。这是中国东风-41公路机动洲际弹道导弹的第二次试射。

2013年12月26日,国防部在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对于外媒报道中国“连续十天进行两次洲际导弹发射”,国防部没有否认;发言人耿雁生说,按计划进行科研训练是正常的,不针对特定目标;同时,他强调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不会改变。

2014年6月5日,美国国防部发布的年度《中国军事与安全态势发展报告》(即2014中国军力报告)提及,解放军火箭军已经列装东风-31A型洲际导弹,并正在发展东风-41型洲际导弹。

2015年8月5日,中国在山西省五寨导弹试验发射基地进行了一次东风-41导弹试射,导弹携带了两枚独立制导的模拟核弹头,意味着该型号导弹已经进入实战部署阶段。

服役历程

2015年12月4日,东风-41弹道导弹进行了“铁路弹射”试验。

2016年4月19日,中国进行可分导的新型东风-41弹道导弹试验,2018年预计将全面部署。

技术特点

设计特点

东风-41弹道导弹是东风-31弹道导弹的发展改进型,比东风-31导弹的主要提升,即可以携带分导式多弹头(MIRV),与单弹头导弹相比,MIRV导弹的前三级没有区别,多出来的是弹头母舱(post boost vehicle, PBV),也被称为第四级或上面级。弹头母舱里装着的当然是多枚核弹头,此外还有气球诱饵、箔条等干扰设备。在与第三级分离后,弹头母舱的发动机点火工作,变轨,释放核弹头。一般来说,有多少枚核弹头,弹头母舱就需要进行多少次变轨,这样多枚核弹头就能分别攻击散步在数百公里范围内的多个目标。洲际导弹的射程与投掷重量息息相关,弹头质量及数量则最后决定了投掷重量,而弹头母舱的重量也需要算进投掷重量里面。按照正常技术水平,东风-41导弹的近限死区应该达到3500千米以上,但是该型导弹采取了全新的控制方式,优化了弹体结构和发动机,使近限死区大大缩小。

发射方式

东风41洲际导弹弹道演示(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4)

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

中国的东风-5弹道导弹B型可以在携带10枚核弹头的同时,最大射程还能达到12000千米,但该型导弹太大太重,只能在固定发射井部署,而且液体导弹发射准备时间过长。由于中国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对核导弹生存能力非常看重,而东风-5B这方面是有缺陷的。中国的沿海区域水深浅,不便于排水量过万吨的战略核潜艇部署,因此战略导弹核潜艇的值班巡航也面临困难,虽然部署在海南岛,但南海纬度太低,即便是在南海北部发射导弹,要覆盖美国东海岸,射程也要14000千米以上,因此陆基的机动弹道导弹发射成为战略核威慑的发展重点。

东风-41洲际导弹采用公路机动平台,加固地井发射两种方式部署,其中公路机动平台为陕西特种汽车制造厂生产的sx-4320重型牵引车,集储存-运输-发射一体化三用拖车,导弹置于拖车的弹舱内,在运输状态下呈封闭状态,拖车装有两扇对折舱门,发射前舱门开启,导弹通过液压装置起竖发射。

由于东风41弹体重量巨大,已经达到了公路机动平台所能承受的极限,所以放弃了较复杂的冷发射而采用热发射,与冷发射相比,热发射对导弹本身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质量要求较高,但是节省了发射载车上的有限空间。

攻击能力

中国的地理位置处于中纬度地区,就是东北地区,陆基洲际导弹从北方发射,取最短航程的大圆航线,要覆盖包括纽约、华盛顿在内的美国东海岸地区,都需要飞行12000千米,因此要想形成威慑必须保证射程而减少分导弹头的数量。弹道导弹的运载能力有限,弹头携带得越多,能达到的最大射程越近;而要射程尽可能大,就只能少带核弹头。

东风-41导弹因此可以视情况携带多枚约50万当量的分导式多弹头(每枚重约200千克),但仅在携带3-4枚核弹头时,才能保证11000公里的最大射程,覆盖美国全境。东风-41导弹不用像潜射导弹那样,为了缩短长度而将第三级发动机套在弹头母舱中心,它的弹头母舱有足够空间放进10枚核弹头,但此时射程可能会下降至6000公里左右,失去了威慑意义。东风-41导弹的各分导核弹头可同时摧毁不同目标,还能发射模拟核弹头的虚假弹头,以干扰反导系统的工作,由于采用了电脑控制的惯性制导系统,命中精度得到了提高。

估计新一代“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的射程为12000-14000千米,可以携带单弹头,或3枚、6枚甚至10枚多弹头分导式再入飞行器(MIRV)弹头。

突防能力

东风-41洲际导弹暂时没有公开自己的突防作战能力,由于我国导弹再次点火和变轨机动能力一直处于神秘之中,所以尚不清楚东风-41到底采没采用变轨机动。但是估计东风-41导弹的火箭发动机末端会采用可变的燃气舵,该燃气舵可以使得弹道导弹进行机动变轨,改变之前导弹基本上沿着不变的飞行弹道轨道,从而有效突破敌防御系统的拦截。东风-41配备“突防装置”,分弹头在飞行末段可攻击不同目标,能大幅降低反导系统的效能。

东风-41弹道导弹采用多弹头独立重返大气层载具(RV)技术,实现了运载火箭及分弹头自适应变轨。该技术并非是简单地在一枚导弹上装载多枚分弹头,而是让每个分弹头都有独立的飞行弹道,可分别调整轨迹攻击不同目标,这样每枚反导拦截导弹最多只能摧毁一个分弹头,让反导系统的效能大为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