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尺寸(千年虞山脚下的)(1)

言子介绍

说到言子,可能很多人觉得陌生,但如果说到《论语》里常提到的子游,可能有人就知道了。

言子,名偃(公元前506—公元前443年),字子游,春秋末期吴国琴川(今江苏常熟)人,孔门72贤弟子中唯一南方弟子,后世尊为“南方夫子”。是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人”之一。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尺寸(千年虞山脚下的)(2)

言子擅长文学,曾任鲁国武城县令,阐扬孔子学说,使用礼乐教化士民,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为孔子所称赞“吾门有偃,吾道其南”。鲁悼公二十五年,去世,葬于虞山东麓,从祀孔庙,成为称“孔门十哲”第九人,享受儒家祭祀,历代追封丹阳公、吴国公。明朝嘉靖时期,定称“先贤言子”。清朝设置五经博士一员,由言偃后裔世袭。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尺寸(千年虞山脚下的)(3)

如今虞山镇言子巷建有言子故宅,虞山东岭设有言子墓,学前街设有言子专祠,州塘畔有言子故里亭。康熙、雍正皇帝还称他为“文开吴会”、“道启东南”。

据史料记载,言子生于吴楚争霸之时,父母期望战争早日结束,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因此给他取名偃,含偃武修文的意思。言子天资聪慧,在20岁那年,他顾不上自己新婚燕尔和路途遥远,背井离乡,只身一人北上来到鲁国求学,最终投身于孔子门下,成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尺寸(千年虞山脚下的)(4)

言子比孔子小45岁,是孔子晚年的学生。虽然是在孔子晚年周游列国时所收的学生,但他勤学好问、善于思考,还能将老师的教导用于实践,所以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孔子的大同社会想法终生影响着言子,在孔子去世后,言子与孔门弟子整理孔子文献,编辑完《论语》一书后,便返还了故乡常熟。已是暮年的言子,不辞辛苦,身体力行在家乡以礼乐教化乡民、传道讲学,后人记载:故吴逸民,闻风向学,从之游者以千计。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尺寸(千年虞山脚下的)(5)

言子故居

言子故居位于常熟古城区东言子巷,占地面积约1800平方米,为常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有墨井,清乾隆四十七年双面碑、言子遗像双面碑、先贤言子墓园图等6块碑刻文物。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尺寸(千年虞山脚下的)(6)

常熟钟灵毓秀,英杰辈出。言子故居是常熟现存最古老的名人故居,为唐陆广徽《吴地记》、北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南宋范成大《吴郡志》等众多史料记载,具体地址始终未有变更。尤其在清乾隆晚期,言氏后人大规模修葺扩拓旧宅并建造墨井亭,基本格局延续至今。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尺寸(千年虞山脚下的)(7)

故居除墨井及乾隆碑刻外,均为清晚期在原乾隆大修基础上重建。建国后1984年修缮,2019年由常熟市人民政府再次修缮并向市民开放。现言子故居作东西二轴,用以展示、传播言子文化。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尺寸(千年虞山脚下的)(8)

言子墓道

言子墓,位于常熟虞山东麓半山坡上,一说初建于西汉时期,另一说历史久远,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据《言子谱牒》记载,西汉武帝时,言子的17世孙言成大始修祖墓,后渐渐荒芜。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尺寸(千年虞山脚下的)(9)

走过“言子墓道”门坊,山脚下筑有一条小溪名“影蛾川”,溪上建有一座石桥,名“文学桥”,这些都是在乾隆年间为纪念言子修建的。石桥历经风雨,痕迹斑驳,桥名几乎被历史风霜消磨殆尽,要很仔细才能辨认。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尺寸(千年虞山脚下的)(10)

如今的言子墓范围很大,气势恢宏,历代所建墓上建筑,基本保存完整,墓门面对常熟北门大街,墓道延伸至半山腰,自下而上有三道牌坊,分别建于雍正和乾隆年间。

站在言子墓上面,回首这条长约142米的墓道,三座耸立的石坊,仿佛可以看尽两千多年来言子德润吴中的光辉。言子是第一个把孔子思想带回江南,教化吴地之人,就凭这一点,也该常来此地瞻仰他。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尺寸(千年虞山脚下的)(11)

祥华园酒店

依托言子“儒学南来”的历史渊源,弘扬千年“言子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祥华园酒店与常熟协力共推江南地区儒家文化。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尺寸(千年虞山脚下的)(12)

祥华园酒店位于常熟虞东时代广场,周边是集居住、商业、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社区,雄踞东部门户,纵横城市轴心,与文化片区一路之隔,填补文化片区中高端商业的空白,带动虞东经济飞速发展。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尺寸(千年虞山脚下的)(13)

祥华园酒店作为中端酒店产品,是集住宿、国创、茶艺为一体的个性化生活酒店空间。酒店的房间设施均选用步入世界一流品质的国货产品融于其中,精心设计的全装修卧室套间时刻传递中国文化的礼仪之美和中国制造的端雅风华。

祥华园酒店采用轻奢简约的设计风格,硬件设施均采用中国国内领先品牌,并结合中国传统茶文化元素,让每一位入住宾客享受高品质起居的同时,不仅感受到国风生活底蕴的传承与品质的升华,更能感受到内心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