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和李鸿章对比(晚清名臣张之洞的处世立业格言及其与李鸿章的趣闻)(1)

张之洞和李鸿章对比(晚清名臣张之洞的处世立业格言及其与李鸿章的趣闻)(2)

  •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汉族,清代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武汉大学)、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湖北农务学堂(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武昌幼稚园(中国首个幼儿园)、湖北工艺学堂(武汉科技大学)、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等。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 张之洞和李鸿章对比(晚清名臣张之洞的处世立业格言及其与李鸿章的趣闻)(3)

    左为张之洞,右为李鸿章

    张之洞和李鸿章对比(晚清名臣张之洞的处世立业格言及其与李鸿章的趣闻)(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