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开元十五年,也就是公元727年,“诗佛”王维已经隐居终南山,日日远离尘埃,焚香品茗,寄情于山水之间,对于吃斋念佛的王维而言,这样的生活是他一生最渴望的。

王维的山水诗的独特之处(王维写的这首诗)(1)

一日,王维登上附近的城楼,眺望远方的风景,饶有兴趣地写下这首《登河北城楼作》,其诗曰:

井邑傅岩上,客亭云雾间。高城眺落日,极浦映苍山。

岸火孤舟宿,渔家夕鸟还。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

题目中的河北,在唐朝是一个县的名字,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平陆县,在平陆县的东北方向,有一座傅岩山,传说商代傅说在此筑城。

古代文人墨客很喜欢登高远眺,或见景抒情,或抚古追今,王维写的这首诗亦是如此。

诗人远眺傅岩山,隐约间可以看到几户院落,而驿亭就座落在云雾之间。几户人烟、几处客亭,在群山中显得那样渺小,却又是点睛之笔,让傅岩山有了一丝烟火气息。

王维的山水诗的独特之处(王维写的这首诗)(2)

夕阳西下,诗人站在高高的城池上欣赏落日的景象,夕阳染红了天空,也染红了山巅,一切都是那么唯美,真是夕阳无限好。遥远的水面上倒影着苍山的倒影,天地山川融为一体,宛如仙境。

岸上,闪烁着零星的火光,几只小木船孤零零地停在水面上,渔夫满载而归回到家中,而鸟儿们也趁着月色返回巢穴,白天的喧嚣渐渐归于平静。

诗中的“宿”是静,“还”是动,一动一静,相得益彰,令读者感受到水面的遥远与闲静。

尾联以“寂寥”二字收束,此时诗人的心,完全沉浸在山川景致之中,随着河流而变得愈发自适。站在山巅,也让诗人从艰苦的旅途中逐渐跳脱出来。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便是让我们感受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宛如一幅登临远眺图。

王维的山水诗的独特之处(王维写的这首诗)(3)

可以想象这样的画面,诗人站在山上,眺望层峦起伏的群山。如果细细找寻,可以看到山腰的几户乡野人家,此时袅袅炊烟,为静谧的山林增添了一丝人间烟火气息。山林间,“渔家”与“鸟雀”相伴而归,也让诗人陷入了思乡的情愫。

王维的这首诗中,将山之大,人之小,宿之静,还之动描写得极为生动,颇有那种高级的美感。可以说,这首诗可以代表王维诗歌的成就,并能够当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