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伏天的到来,如今各地温度纷纷“爆表”,人们为了解暑,常常会喝点冷饮,吃些冰冻瓜果,但这样也往往会因为贪凉而产生腹泻症状。

因为在“三伏”高温闷热的天气里,人们往往毛孔开张,阳气在外,身体内的寒气是极容易被赶出来的时候。

正因这时人体处于腠理疏松的状态,一旦过于贪凉,就容易被寒邪趁机入侵,带来健康隐患。

3个方法缓解夏季湿热(祛除湿热不寒凉)(1)

如果长时间饮食寒凉不节,就会造成阳气损伤,加重内里虚寒,出现寒气入内,湿气加重,损伤脾胃。女性还容易出现痛经、宫寒等问题。

因此,长夏季节,中医最有效,也最离不开的保健措施就是「健脾祛湿」。

3个方法缓解夏季湿热(祛除湿热不寒凉)(2)

《寿世保元》:“夏日伏阴在内,暖食尤宜。”相比,夏天更应该适当多吃姜、胡椒、肉桂、茴香、辣椒等,有“产热”作用的食物。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喝姜茶是夏季一种简便易行的保健方法,把生姜、大枣一起煮水,调以适量红糖,有助于温中散寒、健运脾胃、振奋阳气。

3个方法缓解夏季湿热(祛除湿热不寒凉)(3)

要想健脾祛湿,调理脾胃,在早晚进餐时,可以喝些粥,如山药粥、薏米粥、莲子粥等。

因为夏天有暑热,可以在快熬好的具有健脾祛湿作用的粥中(如薏米粥)加一点荷叶,这样可以充分的清热消暑。

除了食疗外,配合外治手法更可事半功倍。尤其适合脾胃虚寒、食疗效果不佳者。

3个方法缓解夏季湿热(祛除湿热不寒凉)(4)

神阙穴也就是——肚脐,它是人体全身361个穴位中,仅有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先天标记穴位,与人体十二经脉相连,与五脏六腑相通。

3个方法缓解夏季湿热(祛除湿热不寒凉)(5)

「神阙穴」有任、带、冲三脉通过,邻近胃、肝胆、胰、肠等器官,位于人体中部,其上为阳,其下为阴,介于二者间是调整脏腑、平衡阴阳的枢纽。

中医认为脐腹属脾,通过对神阙穴温煦,可激发人体阳气,温通气血、调理阳虚体质。

对脾阳不振引起的腹泻、急慢性胃痛、不消化;四肢发凉怕冷、男科妇科等多种生殖系统疾病;因身体寒凉而引起的小肚腩,都有极好的缓解作用。

神阙穴是一个养生大穴,但同时也是很怕受凉的一个部位。

因为肚脐比较特殊,脐下无肌肉和脂肪组织,作为腹壁的闭合处,皮肤较薄、屏障功能较差,因此易受凉或染风寒,从而出现腹泻、胃肠功能紊乱等。

因此,我们要保护好这个守护五脏六腑的宫门,既要帮助它抵御外界的侵袭,又要利用神阙穴温通经络、调和气血。

3个方法缓解夏季湿热(祛除湿热不寒凉)(6)

1

掌心按摩肚脐

平时我们可以通过按摩神阙穴助养脾胃。

具体操作:下摩搓直至手掌温暖,先以右掌心按于脐部,左掌放于右手背上,顺时针按摩36圈;再换左掌心按于脐部,右掌放于左掌手背上,逆时针按摩36圈。

3个方法缓解夏季湿热(祛除湿热不寒凉)(7)

按摩脐部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消化吸收,大便溏泻者可调,秘结者可通。

2

艾灸神阙穴

肚脐怕受凉,艾灸神阙穴,就犹如在脐部“种太阳”,让身体整天都暖暖的!

「气得温而易行」,艾灸神阙穴可起到温通气血、祛寒的作用,是古今养生家的重要修炼方法。

具体操作:用艾条灸肚脐,是日常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养生方法。我们可以把艾条的一端点燃,放在距离肚脐处皮肤2-3厘米处悬灸,持续时间为10-15分钟。

3个方法缓解夏季湿热(祛除湿热不寒凉)(8)

因为艾条本身就有温通经脉、扶正祛邪的作用,用它灸神阙,可发挥刺激穴位和进行温热刺激的双重作用。

神阙穴就像一把“钥匙”,具有开启人体“黑洞”能量的功能。

3

中药敷肚脐

早在2000多年前,人们就懂得通过把药材敷在肚脐上养生。这种方式更为简单、有效。

肚脐与全身经络相通,内联五脏六腑,外联四肢百骸,在肚脐用药,可以通过经络传遍全身,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黄帝内经》中,已有对「脐疗」进行详细记载,《医学入门》中也载有“(脐疗使)元气坚固,百病不生。”

3个方法缓解夏季湿热(祛除湿热不寒凉)(9)

现代医学更证明,肚脐皮肤薄,而且皮下没有脂肪组织,脐下腹膜血管丰富,药性容易透入、吸收,从而影响整个身体;且中药敷肚脐不经肝脏代谢,可减少毒副反应,因此是一条理想的给药途径。

而古今中外众多的贴敷脐疗方中,南怀瑾大师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我说参同契》中有如下记载:

用桂圆肉一颗,花椒六、七颗,加上那个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放在肚脐就行了。

各种病都好,身体需要就吸进去了,继续二三天后,早晨起来嘴也不苦啦,口也不干啦,肠胃病都会好了。

​I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甘草学园公众号、作者姓名。

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