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讯(记者张城 刘阳 实习生 聂思为)7月27日,一个普通的盛夏清晨,太阳早早释放“能量”,像火球般毒辣辣地蒸烤大地。湖北特检院直属分院机电三部的特种设备检验员李勇和郑登国已经顶着烈日,开始了他们一天的工作。记者跟随检验员现场体验高温高空作业,用直播镜头记录下检验员们鲜为人知的工作场景。

迎酷暑战高温他们依然坚守在一线(记者体验高温下的坚守)(1)

荆楚网记者登上40米高的龙门吊直播体验检验员的辛苦劳动。记者张城摄

高空攀爬如履平地 记者双腿发抖不敢斜视

今天他们要对一台门式起重机(简称龙门吊)进行检验。这台起重机高度为40米,额定起重量为200吨,常备有两台起重小车,一台有两个主钩,在桥架上翼缘的轨道上运行,以便翻转和吊装大型的船体分段。

记者站在龙门吊下向上望去,百余级镂空阶梯成Z字形向上延伸,外面除了简易的护栏,再无任何保护。阶梯的尽头有一个司机室,从司机室向外望去,有两个硕大的起重吊钩被钢丝绳紧紧吊住。

穿戴好工作服和安全帽 ," 全副武装 " 后,记者跟随检验员开始向上攀爬,狭小的阶梯,低矮的扶手,让记者每一步都小心翼翼。越往高处,记者的双腿忍不住开始颤抖,目光更不敢斜视。抬头望去,提着工具箱的检验员们却如履平地,快步登顶。

“小心点,慢慢爬!”看到记者攀爬吃力,两位检验员不断提醒记者注意脚下。

记者好不容易克服心理障碍登上顶部平台,已经气喘吁吁,安全帽里不断有汗水流出,滑落脸颊。而两位检验员早已开始对这个“大家伙”进行全面“体检”。

“这么高你们不怕吗?”“我们都习惯了,而且40米不算什么,170米我们都爬过了。那是当年修建二七长江大桥的时候,我们徒手爬上过一台170米高的塔式起重机,而且是直上直下,连歇口气的地方都没有。”面对记者的疑问,两位检验员憨憨一笑。

迎酷暑战高温他们依然坚守在一线(记者体验高温下的坚守)(2)

龙门吊镂空的阶梯让人不敢斜视。记者张城摄

高温作业习以为常 不怕中暑却最怕感冒

根据检验操作规程,龙门吊的检验分为9大类72项。“这些项目全部检验下来往往需要三四个小时。检验虽然复杂,但每一项都马虎不得。”

安全保护和防护装置检查、电气检查、监控系统检查……如同“烧烤架”一般的龙门吊上,李勇和郑登国爬上爬下,提着工具箱认真检查每一处设备、排除每一处可能出现的问题。

站在一旁的记者正准备记录下这真实的瞬间,不料相机因为过热无法正常拍摄,用于测量温度的枪式温度仪和用于直播的手机也热的烫手,紧急降温处理后才勉强能正常工作。

当一个大类检验完成时,两个检验员已汗如雨下,浑身湿透,尤其是背部,原本浅灰色的工作服早已变成深灰色,紧贴于身,脱下来的手套也湿漉漉的,不断有汗水往下滴落。

迎酷暑战高温他们依然坚守在一线(记者体验高温下的坚守)(3)

走下龙门吊,检验员已汗如雨下。

如此艰苦的工作状态,对李勇和郑登国而言,却早已习以为常。郑登国告诉记者,天气再热,他们都要求穿着长衣长裤,因为在检验时,设备会有像铁丝等金属部件,以免受伤,而且龙门吊表面经直晒后可能有五六十摄氏度,连安全扶手也热的发烫。

“我们不怕高温中暑,最怕感冒。高空作业衣服湿透了,风一吹,人就容易感冒,生病很影响工作。”李勇接过话去。

夏天这么热,为什么不能缓一缓再检验?郑登国表示,因为夏季气候多变,高温和雷雨都可能导致特种设备发生故障,所以是特种设备检验的高峰季节。“夏天在高空工作确实挺考验人的,但每年都是这么过来的,也就慢慢习惯了。”

因为时间原因,记者只是现场观摩了其中几项检验。然而就是这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已经让记者筋疲力尽,一屁股坐在阶梯上,大口喘着粗气,不停的喝水。“你们先休息下,然后慢慢走下去,我们还有几个项目需要检验。”

叮嘱完这句话,两位检验员又转身开始工作,直播镜头里只留下他们湿透的背影。而镜头的另一端,不断有网友发出这样的留言“辛苦了!小哥哥们,感谢你们的守护!”“第一次听说特检,为你们的敬业喝彩”“了不起,谢谢你们默默的付出”……

特种设备关乎着企业生产、百姓生活。检验员的工作地点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在高温、刺鼻的油罐内,在有腐蚀性气体的原料储槽里,在火热的地铁建设项目中……他们的身影随处可见,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他们甘愿坚持奋战在一线。

记者手记: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你不知道的时间,不知道的地点,做着你也许为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事情。但他们只是默默的坚守,只有汗水记录着付出,他们也没有豪言壮语,但眼神里透露着无比的坚定。头顶骄阳烈日,脚下百米高空,普通人的惊心动魄,只不过是他们的工作日常。他们不是无惧生死,只是牢记保障安全的使命。所以,请不要忘了那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向烈日下坚守一线的特检人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