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朝鲜和韩国的英文发音都是“高丽”,这是因为在公元918年,一个叫王建的人在半岛上曾建立过高丽王朝,而且按照他们的说法,历史上曾经威震东北亚的古国高句丽(实际是汉朝时建立的一个地方政权)也是自己历史的一部分。

所以综合下来,高丽可以算是半岛上存在时间最长的也一度是最强盛的王朝。因此用高丽为名就如同我们用汉朝的“汉”字来作族名是一个道理。

高丽的建立和灭亡(高丽为何要翻译成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1)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英文发音是“高丽”,那为什么翻译成中文却叫“韩国”呢?而且碰巧的是,跟我们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名字完全一样。

一种解释是,二战结束以后半岛南北分治,由于“社”与“资”水火不容,所以在名称的翻译上也就有了针锋相对,“社”阵营称呼两国分别为南北朝,而“资”阵营则称呼为南北韩。

我们称自己是炎黄子孙,而韩国人称呼自己为三韩子孙,就是这个原因。那现在我们就要回答上面那个问题了,跟战国七雄之一重名,有什么渊源吗?

懂点韩语的朋友肯定知道,韩国是大韩民国的简称,而“韩”在韩语中其实就是大的意思。翻遍所有资料,也绝对找不到战国时的韩国跟今天韩国有任何瓜葛的说法。不过我要说的是,二者还是稍微有那么一点点关联的。

高丽的建立和灭亡(高丽为何要翻译成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2)

战国七雄的韩国源自晋国三位大夫瓜分所致,而且当时人们的姓氏是分开的,所以姬姓韩氏的晋国大夫以氏为国名,建立韩国(赵、魏两国也同样是以氏为国名)。

而半岛南部的马、辰、弁三个部落国家以马为盟主,称辰王,辰、弁属于加盟的小弟。之所以后来加了个“韩”字,是因为一个人的出现,这个人叫韩终。

高丽的建立和灭亡(高丽为何要翻译成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派徐福入海寻找仙药,结果徐福跑路了。其实当时跑路的不止是徐福,还有另一个方士,他就是在齐地做方士的原楚国人韩终,最终跑到了半岛南部。

当然,这种说法可不是空穴来风。据《史记》和《汉书》记载,秦始皇三十五年,韩终带着船队入海,从此再没回来。直到汉朝初年天下安定,三韩前来朝贡,才说起自己国家国名已经加了“韩”字,并明确说是“秦之亡人,避苦役,适韩国”。

高丽的建立和灭亡(高丽为何要翻译成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4)

而且连韩国人自己都是这么认为的。在他们的史料《五洲衍文长笺散稿》中就清楚写着:秦始皇派徐福、韩终出海寻找长生不老药,而韩终最终来到了我们这里,成为了马韩的国王。“韩”字正是源自韩终的姓氏。

与此同时,据中外学者的考证,汉字正是秦汉时期传入半岛南部的,这也与韩终入韩的时间节点相吻合。除此之外,直到今天,江陵、汉阳、丹阳、襄阳、汉江、洞庭湖这些具有浓厚楚风的地名在韩国同样也有,这显然不是巧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