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是唐太宗的第九个儿子,字为善,643年,刚刚16岁的李治被立为太子,李治成为皇太子以后,太宗就开始悉心培养他,曾经在战场上骁勇无比的太宗,最先传授给李治的是骑射功夫,后来太宗又让他跟随太师,太傅学习文治,除此之外,每次上朝时,太宗都让李治陪坐在一侧,希望他耳濡目染,能学到一些治理天下的经验。

649年,太宗病重,他临死前在南书房召集太尉长孙无忌,中书令褚遂良和太子李治嘱托后事,随后,李治继承大统,650年,改年号为永徽,那时,唐高宗李治刚刚23岁,高宗执政初期比较开明,能够尊重和听取文武百官的谏言,国内呈现一片繁华景象。

高宗登基以后,立刻把武则天接回宫中,并加封为昭仪,655年,高中更是力排众议,执意废除了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

从656年开始,高宗的身体每况愈下,不但时常头痛欲裂,而且视线也模糊不清,于是,高宗逐渐把朝中事务交给武皇后处理,武则天天资聪颖,处理政务得心应手,深得高宗的信赖,因此,高宗很少驳斥武则天的意见。

替唐高宗打理政事时间长了,武则天渐渐掌控了实权,她开始着手提携亲信,以巩固自己的势力,武则天先后任命李义府为右相,许敬宗为太子少师,正是因为有了这两位亲信左右为相,武则天的势力逐渐强大,开始危及到高宗的地位。

674年以后,高宗的病情逐渐加重,他已经无力在处理政事,683年,高宗已经病入膏肓,

眼睛完全失明,虽多方求医,但仍不见好,最后,56岁的唐高宗在洛阳的贞观殿驾崩。

真正的李治:唐高宗李治(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