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昌市的八一起义纪念馆,一进门就可以看见一座五个人的雕像,这五个人就是八一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者和贡献者五个人和他们的排位是周恩来第一、贺龙第二、叶挺第三、朱德第四、刘伯承第五,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关于八一南昌起义?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八一南昌起义(你知道八一南昌起义)

关于八一南昌起义

在南昌市的八一起义纪念馆,一进门就可以看见一座五个人的雕像,这五个人就是八一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者和贡献者。五个人和他们的排位是周恩来第一、贺龙第二、叶挺第三、朱德第四、刘伯承第五。

贺龙为什么排第二?朱总司令为什么排最后?

我们从头说起:

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后,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大革命失败。国民党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一时间革命者血流成河。据统计,仅1927年4月到1928年上半年,死难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工农群众和其他革命人士就有33.7万余人,党员人数由近5.8万人锐减到1万人。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于1927年7月12日进行改组,停止了中央委员会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领导。下旬,中央决定,依靠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实行在南昌起义”。

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澎拜等组成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以周恩来为书记,前往南昌领导这次起义。预定参加起义的部队有: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11军第24、第10师,第20军全部,第4军第25师第73、第75团以及朱德为团长的第五方面军第3军军官教育团一部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队一部,共2万余人。

在这些部队中,军衔最高、人数最多的是贺龙和他的国民革命军第20军,总兵力约7500人;叶挺时任第11军副军长兼24师师长,总兵力5500人;朱德的军官教育团和市公安局保安队有400条枪;刘伯承为暂编15军军长(正军级),职务虽高但没有部队。

周恩来是党的前敌委员会书记,是绝对的第一领导人。贺龙被任命为起义部队总指挥,成为事实上的八一南昌起义第二领导人。

7月31日深夜,由于起义消息泄露,周恩来下令提前两个小时举行起义。

8月1日凌晨2时,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战计划,第20军第1、第2师向旧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第11军第24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百花洲等处守军发起进攻。激战至拂晓,全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5000余支(挺),子弹70余万发,大炮数门。当日下午,驻马回岭的第25师第73团全部、第75团3个营和第74团机枪连,在聂荣臻、周士第率领下起义,8月2日到达南昌集中。南昌起义宣告成功。

为了争取和团结国民党中一部分愿意继续革命的人士,揭露蒋介石和汪精卫背叛孙中山革命精神的面目,起义打着国民党左派的旗帜,起义成功后,部队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任命贺龙为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代总指挥,叶挺为代前敌总指挥。

8月3日,面对敌人的重重包围,起义军决定撤出南昌,南下广东,以期恢复广东革命根据地,并占领出海口,取得国际援助,然后重新举行北伐。但是,由于起义部队力量弱小,党的领导和政治工作又很薄弱,在敌人层层围堵和攻击下,起义最终失败了。

在南昌起义部队南下的路上,贺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参加南昌起义的部队中,属贺龙的二十军人数最多,所以,贺龙被中央前委任命为起义总指挥。可是,这个时候的贺龙,还不是中共党员。在南下的路上,队伍越打越少,很多人动摇甚至逃跑了,但是,贺龙坚定地跟着党走。在8月末或9月初的一天,根据周恩来、周逸群提议,贺龙终于如愿以偿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多年后,回顾自己的入党经历,贺龙说:“有的材料写着我七十次找党,算上历次的要求,我也记不清楚了,没有七十次,恐怕也有几十次吧!”

南昌起义的枪声打响后,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讨论了党的工作,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在会上,毛泽东提出一个著名论断:“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后来,这句话被概括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1957年“八一”前夕,为纪念建军30周年,《解放军报》准备发表纪念南昌起义的文章,文章中领导人的排名为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在稿件报送给周恩来、朱德、贺龙等人审阅时,朱德看后笑笑说:“我不能排在前面,当时我的人马主要做一些协调保障工作,作用不大,应排在叶挺将军之后。”周恩来也批示道:“刘伯承同志在起义中任参谋长,做了大量军事工作,功勋卓著,应在起义领导人中加上刘伯承的名字,排在朱德之后。”

由此,南昌起义我党的领导人就成了现在通行的排名: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也就是南昌起义纪念馆那座雕像上五个人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