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9月5日凌晨,被称为“晚清第一硬汉”的左宗棠,在福建福州病故,享年73岁。
左宗棠为官30多年,清廉自持,死后无余财,屋内仅有一帷帐而已。左宗棠的出现,有如晚清政坛的一律清风。《清史稿》夸他:“廉不言贫,勤不言劳。”
左宗棠爱民如子,一向以民为本,在担任封疆大吏时总是强调“为政先求利民,民既利矣,国必与焉”。《清史稿》又夸他:“善於治民,每克一地,招徕抚绥,众至如归。”
更重要的是,左宗棠有一副硬骨头。在风雨如晦、内忧外患不断的清朝晚期,左宗棠奋起抵御外敌,从来没有妥协、认输的时候。收复新疆一役,更是创造了晚清领土失而复得的奇迹。光绪皇帝都忍不住夸他:“朕御极后,特命督师出关,肃清边圉,底定回疆,厥功尤伟。”
一般来说,像左宗棠这种级别的大臣,在临终之际都会向朝廷上一道遗折,交代后事。左宗棠也不例外。他在病重时,由于不能动笔,就采取口授的方式,写了一道遗折。
在这道遗折里,左宗棠一上来就简略报告了自己的病情,以及钦差大臣工作的移交情况,既不客套,也没有虚情假意,符合左宗棠的性格:“窃臣衰病日剧,吁恳天恩,宽予假期调理,于七月二十五日接到,具折叩谢,将钦差大臣关防及臣所部恪靖各营,移交督臣杨昌濬接受。”
杨昌濬时任闽浙总督,他是左宗棠的老部下,曾经追随左宗棠西征。
随后,左宗棠追忆了自己历经咸丰、同治、光绪三朝的荣辱浮沉,特别感谢了咸丰皇帝的知遇之恩。同时,又深切表达了这次督师南下,前往中法战争前线,但并没有获得成功的遗憾,国恨家仇,念兹在兹:“臣以一介书生,蒙文宗显皇帝特达之知,屡奉三朝,累承重寄,内参枢密,外总师干,虽马革裹尸,亦复何恨!而越事和战,中国强弱一大关键也。臣督师南下,迄未大伸挞伐,张我国威,怀恨生平,不能瞑目!渥蒙皇太后、皇上恩礼之隆,叩辞阙廷,甫及一稔,竟无由再觐天颜,犬马之报,犹待来生。禽鸟之鸣, 哀则将死。”
接下来,左宗棠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局势,提出了富强之策,及早推行铁路、矿务、船炮等政策:“方今西域初安,东洋思逞,欧洲各国,环视眈眈。若不并力补牢,先期求艾,再有衅隙,愈弱愈甚,振奋愈难,虽欲求之今日而不可得。伏愿皇太后、皇上于诸臣中海军之议,速赐乾断。凡铁路、矿务、船炮各政,及早举行,以策富强之效。”
最后,左宗棠表达了对光绪皇帝的殷切期望:“然居心为万事之本,臣犹愿皇上益勤典学,无怠万机;日近正人,广纳谠论;移不急之费以充军食,节有用之财以济时艰;上下一心,实事求是。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喘息涕泪,谨口授遗折,缕缕上陈,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
读到此处,我们分明能够看到左宗棠一颗拳拳爱国之心,跃然纸上,令人感慨万千。
【参考资料:《清史稿》《谕赐祭文》《左宗棠全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