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中有一个非常糟糕的弱点,叫“随波逐流”。所以世上勤奋之人很多,但最后能成就一番事业者很少。大多数人几乎没有什么主见,对于一件事物的评判,只是盲目跟随大众的观点。尤其对于某一个人的评价,多半是由别人的嘴巴里听到的而定,缺少独立思考的品质。其实大众不一定是对的,舆论并非是理性的。

群体至上的观念(群体的未必是对的)(1)

《乌合之众》中说:对一件事情来说,群体的评价往往更为感性,少了一些逻辑和理性,群体的智商和个体的智商比起来有明显的差异,所以群体未必是对的。真正的善良,绝不是随波逐流,更不是偏听偏信,而是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后的结果。很多人不质疑舆论,总觉得大家都这么说,一定就是对的,其实未必如此。

群体至上的观念(群体的未必是对的)(2)

《菜根谭》有句话说的好,闻恶不可就恶,恐为谗夫泄怒;闻善不可即亲,恐引奸人进身。意思是听到别人有什么过错,千万不要立刻就起憎恶的心理,这也许是颠倒是非的小人,为了宣泄自己内心的不满而捏造出来的;当听到某些人做善事的消息,也不要立刻就去赞美这个人,这也许是某个沽名钓誉之徒演的一出。

群体至上的观念(群体的未必是对的)(3)

因为大多数人都有“从众心理”的弱点,越是群体性的观点,越能迷惑人心。所以,在舆论下坚守自己的信仰,用自己的心去思考,不但能得到正确的结论,而且也能避免自己犯错。仁慈主说:“当你们听见谣言的时候,信士和信女对自己的教胞, 为何不作善意的猜想,并且说:‘这是明显的谣言’呢?”(24:12)

文/马石头,图/十月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