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黑龙江发展建设的青春故事(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1)

新华社哈尔滨7月17日电 题:黑龙江:在黑土地上奋力闯新路、开新局

新华社记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两次深入龙江大地考察调研、在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强调“老工业基地要抢抓机遇、奋发有为”“闯出一条新形势下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新路”。沿着指引的方向,黑龙江省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衔接,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优化营商环境,在黑土地上奋力闯新路、开新局。

守牢“大粮仓”

2018年9月,来到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察调研时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

黑龙江深耕农业,粮食产量从2012年的1152亿斤增加到2021年的1573.5亿斤,商品量和调出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扩种大豆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内容。在黑河市爱辉区西岗子镇坤站村大豆高产创建示范区,采用良种栽培的大豆长势喜人。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庞海涛说,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常年占全国40%以上,商品率达80%以上。黑龙江采取多种措施扩种大豆,年初制定扩种1000万亩的任务已超额完成。

端牢中国饭碗,万亩粮仓田畴起。党的十八大以来,黑龙江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如今,黑龙江已建设“旱能灌、涝能排、田成方”的高标准农田9141万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实施,截至2021年底,黑龙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9%,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以上,比2012年高6.33个百分点。

参与黑龙江发展建设的青春故事(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2)

在黑龙江省农垦勤得利农场,种植户驾驶机械收割水稻(2019年10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谢剑飞 摄)

守牢“大粮仓”,要保护好黑土地。黑龙江现有耕地面积2.579亿亩,其中典型黑土耕地面积1.56亿亩,占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的56.1%,全省为保护黑土地采取秸秆粉碎全量还田等一系列措施。

兴民富农,“大粮仓”还积极拓展深加工产业。在位于绥化市青冈县的京粮龙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一粒粒金黄的玉米,经过发酵、提取、精制等工艺,变为可应用于多个领域的“L乳酸”产品。截至2021年底,黑龙江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750家,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3.5%。

围绕市场需求,黑龙江努力打造各具优势特色的生产区带,在实现质效同升的同时,也让当地农民尝到了甜头。截至2021年,黑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888元。

打好转方式调结构的组合拳

参与黑龙江发展建设的青春故事(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3)

市民在哈尔滨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业务(2022年7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6月15日,中国一重龙申(齐齐哈尔)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制造的首套风电叶片成功验收交付使用。这标志着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基本形成覆盖技术研发、装备制造、风场建设、运维服务等领域的风电全产业链体系。

从传统制造领域进军风电新能源,是中国一重这家国内重型装备制造业企业加快转型创新、竞逐“绿色赛道”的例证。

参与黑龙江发展建设的青春故事(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4)

在第三届中国·黑龙江国际大米节现场,参观者在北大荒集团展区了解情况(2020年10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2021年,黑龙江规上工业产值突破万亿元,是2013年以来最高水平。这一成绩的取得,同一批大型国企不懈改革创新密不可分。

2016年5月,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强调,黑龙江转方式调结构任务艰巨,要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

参与黑龙江发展建设的青春故事(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5)

在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车间,工人进行生产作业(2022年6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随着体制机制不断改革完善,一批“老字号”企业加快向“新”而行。过去5年,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科技投入达到70多亿元,多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白鹤滩水电站是全球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之一。在这个项目中,我们攻克了百万千瓦水电机组多项世界性技术壁垒。”哈电集团电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贵说。

通过对“原字号”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黑龙江推动“原字号”持续升级焕新。

在油城大庆,中国石油首个水面光伏项目大庆油田星火水面光伏示范工程并网发电。大庆油田新能源业务再次提速。在昔日“一煤独大”的鸡西、双鸭山、七台河、鹤岗等煤城,“原字号”煤炭产业链不断延伸,“新字号”非煤产业加快培育,多业并举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在高质量处下篙,才能驶向新经济的蓝海。当前,黑龙江大力扶持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为培育壮大“新字号”,近年来,黑龙江给予企业更多“真金白银”支持。2012年至今,黑龙江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由554家增加到2738家。一批百亿级民营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脱颖而出。

一系列转方式调结构的组合拳,为黑龙江推动工业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今年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近9年来首次超过全国平均增幅。

优化营商环境厚植发展沃土

“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创新活力”,这是对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明确要求。

参与黑龙江发展建设的青春故事(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6)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风电装备生产制造厂生产车间,工人进行生产作业(2021年7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在紧锣密鼓建设之中。深圳(哈尔滨)产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奉均衡说,为缩短企业从签约入驻到投产的时间,当地政府为园区企业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务,让企业办事不出园区。目前已有华为鲲鹏、东软等406家企业在这里注册。

省级权力事项由2889项压减至千项以内,彻底清理非行政许可,各地自设许可全部清零……黑龙江近年来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一项项便民利企的措施显效。

投资能引进来,更要把企业留得下、稳得住。近年来,黑龙江出台《关于在全省百大项目建设现场考察考核干部的意见》,激励干部务实作为,为担当者担当、为尽责者负责;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与纪委监委、组织、司法等部门构建联动工作机制,监督问效更有力;密集出台《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办事不求人”工作的指导意见》等300多部法规、规章和优化营商环境综合性政策文件,制度环境日益完善。

10年间,黑龙江市场主体由2012年不足百万户增至目前的290多万户。今年一季度,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12.1万户,同比增长26.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13.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速居全国第12位,其中民间投资增长5.9%。

从优化营商环境这一关键点切入,一系列支持产业转型、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吸引人才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落地生根,为黑龙江振兴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沿着指引的方向,黑龙江的振兴发展新路,正在广袤的黑土地上不断延伸。(记者刘伟、陈聪、强勇、王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