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是一种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五

承前篇

《说文解字·叙》:“黄帝之史官仓颉,见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猎人凭“鸟兽蹏迒之迹”就能追踪到猎物。那么以“鸟兽蹏迒之迹”来造字。便是能够从其“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可以追寻到字的意义。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不是在说象“鸟兽蹏迒之迹”的形状来造的字。而是在说造的字象“鸟兽蹏迒之迹”一样可以追踪到意义。那么这样造出来的字就不会是简单的象形文字,而是蕴含逻辑线索的范式文字。“鸟兽蹏迒之迹”就是一种宪象。用现代话语来说。就是一种范式。

象形文字与范式文字的最大差异在于范式背后是有逻辑、典故、神话、规律、定义、定理、、定律、民俗、一种信念、一种规范、观察方法等等一切构成范式的元素所支撑的。象形文字的支撑只是事物的形象。而形象可能会误导。尤其是抽象的形象,就可能“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了。如果看着会被各说各话,那么就不是“鸟兽蹏迒之迹”了

《说文解字》:“匕,亦所以用比取饭。”古人祭祀时以勺取饭。饭是谷物,谷物又是生命力最旺盛的植物。同时取饭进餐又意味着养育。勺中空取饭时若怀孕有产;是以将勺取名为“匕”。其寓意为生生不息。

故而将祭祀时取饭之勺称之为“匕”。亦将取肉之短剑称之为“匕首”。《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先主方食,失匕箸”。此将“勺”命名为“匕”之故。非造字之源。言“匕”为象形。误也。

为什么勺子是个好东西(你知道匕为什么会被认为是)(1)

《甲骨文字典》第913页上说:“象人鞠躬或匍伏之侧形。郭沫若以为象匕匙之形,”。

说“匕”这个字“象人鞠躬或匍伏之侧形。”那么“”何来雌性意味?这种望文生义法是很可疑的。“郭沫若以为象匕匙之形。”只能说郭沫若是在臆想。这种臆想只符合看图说话的层面。缺少逻辑的导向。即使象“匕匙”又如何?其何来雌性意味?又如何“相与比述”。所以只能说《说文解字》的解释不确了。自己没有十拿九稳的凭据。就否定古人。这种学术态度是应该批判的。文字考证应该有科学的态度。《甲骨文字典》第920页认为甲骨文“比”从二“匕”。认可了《说文解字》对“匕”的说法。《甲骨文字典》第913页认为《说文解字》对“匕”的说法不确。可见《甲骨文字典》作者的思维是紊乱的。

为什么勺子是个好东西(你知道匕为什么会被认为是)(2)

之所以指出《甲骨文字典》的问题,是因为《甲骨文字典》对文字的解读太过草率。作为字典应该要有一点经典的精神,可以让人作为依凭。如果前言不搭后语,还让人怎么依凭?但是毕竟《甲骨文字典》是作了大量工作。汇集了大量的甲骨文。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不过《甲骨文字典》的解释是很难作为凭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