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题为《卫生组织曝:4种蔬菜已被拉入致癌名单,记得劝家人少碰》的文章在朋友圈热传。

文章称:娃娃菜、蕨菜、西葫芦和红凤菜这四种蔬菜被卫生组织列入致癌名单,以后都不能吃了。

它是唯一被列为致癌物的蔬菜(4种蔬菜被世卫组织列入)(1)

传言截图

这是真的吗?经核实发现:

第一,世卫组织公布的致癌分类中并不包括上述四种蔬菜,网帖以貌似权威组织的名义来吸引眼球。

第二,这四种蔬菜中,红凤菜和蕨的确被证明有一定毒性和致癌性,需要引起警惕。

01

传闻一:西葫芦致癌,爆炒后会释放致癌物质?

医生表示:谣言!

网传吃西葫芦会患癌症,经过高温炒制之后会释放出强致癌物——丙烯酰胺,这种说法是否可信呢?

这个结论源于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该中心收集了一百多种食物样本,发现47%有可能令人致癌的丙烯酰胺,发现西葫芦高温加热后释放出的丙烯酰胺最多。

它是唯一被列为致癌物的蔬菜(4种蔬菜被世卫组织列入)(2)

事实上,丙烯酰胺只是一种美拉德反应的产物,所谓的美拉德反应是指用热的力量加速反应,无需调味料而产生独特的风味,比如烧烤、炸洋葱等。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早已把丙烯酰胺评定为二类致癌物,但目前尚未有充分的科学依据、遗传理论和临床数据可以证明,丙烯酰胺的摄入量、相关生化标志物和致癌风险等。

本身西葫芦并不致癌,而且并非只有西葫芦会产生丙烯酰胺,因此建议大家在平时可以正常吃。

02

传闻二:娃娃菜致癌,只因含有甲醛?

医生表示:谣言!

娃娃菜中含有甲醛的传言来源于之前的一条新闻暗访文章。记者调查了山东某市场中销售的娃娃菜,发现存在不法商家用甲醛浸泡娃娃菜的现象。

研究显示,甲醛是一种具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有机化合物,对眼睛、鼻子有刺激性作用。世界卫生组织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早已把甲醛列为了一类致癌物的行列。

它是唯一被列为致癌物的蔬菜(4种蔬菜被世卫组织列入)(3)

不过,有不法商家用甲醛浸泡娃娃菜,并不意味着市场上的娃娃菜都被浸泡了甲醛。娃娃菜本身并不致癌,需要注意的是,不法商贩是否使用了违法添加剂。

对于消费者来说,只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从正规超市购买的蔬菜是可以吃的;第二,如果闻不到蔬菜上有刺鼻气味,即便娃娃菜浸泡过甲醛,其浓度和残留量也会很低,甲醛易溶于水,将娃娃菜充分清洗后,也不用太过担心,可以放心吃。

03

传闻三:蕨菜,还真有致癌风险

医生表示:真事!

早在上世纪,日本与英国南威尔士等地区在开展相关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食用蕨菜与食道癌、胃癌等上消化道癌有着明显的联系。

这是由于蕨菜含有一种致癌物质——“原蕨苷”,一旦进入人体内经过几步代谢后,会形成一种可导致DNA分子受损、诱发癌症的中间代谢物。

它是唯一被列为致癌物的蔬菜(4种蔬菜被世卫组织列入)(4)

虽说日常生活中所食的蕨菜在制作时会大量焯水,经过高温烹饪后,蕨菜种原先的原蕨苷就会遭受破坏,从而降低了致癌性。

中国传统制作蕨菜的工艺需要经过多次焯水,在加热烹饪处理后,蕨菜中的原蕨苷很容易被破坏,可以大大降低蕨菜的致癌性。

如果真的喜欢食用蕨菜,吃之前需要用沸水将蕨菜焯几遍,烹饪至熟透,且要尽量少吃凉拌类的蕨菜,也不要当做主食一样大量食用。

04

传闻四:红凤菜,也会增加肝癌风险性

医生表示:真事!

红凤菜作为我国传统的一种野菜,想必很多人都对他比较熟悉了,由于煮熟后的颜色鲜红,被误认为具有补血、养血的功效,因此又被称为血皮菜。

事实上,红凤菜对人体确实有一定的毒性,并不适合长期大量食用。

它是唯一被列为致癌物的蔬菜(4种蔬菜被世卫组织列入)(5)

相关研究表明:红凤菜中含有一类名叫作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简称为PA),它与马兜铃酸一样,都是属于一类物质,目前人类所认识就达到了660多种,其中一些化合物具有潜在的单独性。

临床医学上的动物实验表明,的确具有一定的致癌性,如果长期大量食用红凤菜还有可能会损害肝脏,严重情况下可能会诱发肝癌。

专家建议:原则上应避免食用红凤菜,因为尽管高温可以破坏红凤菜中的一部分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但不能将其完全去除。

若一定要吃,则一定要选择焯水后大火爆炒的烹饪方法,同时每次食用量不宜过多。

它是唯一被列为致癌物的蔬菜(4种蔬菜被世卫组织列入)(6)

可能有朋友会说,我吃了这么多年,依旧身体健康。

实际上癌变是综合性的过程,并不是食用这些蔬菜之后,就绝对会癌变,它只是危险因素之一。但为了身体的健康,尽量控制自己的口舌之欲是有必要的,毕竟癌症是难以治疗的疾病。

05

降低癌症风险,要从点滴做起

1、不吸烟。避免二手烟

吸烟是癌症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可以通过改变自身行为来进行预防,关键在于认识到吸烟的危害,早早行动起来。

吸烟者要戒烟,不吸烟者要尽量避开二手烟、三手烟环境,同时要积极支持和促进烟控烟的立法,让所有家庭公众场合都能够变成无烟的清洁空间。

2、适当饮酒

饮酒会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与饮酒量息息相关。

对于个人来说,由于遗传背景和生活环境的差异,饮酒带来的风险是不同的,以预防癌症为目的,最好早日做到滴酒不沾。

每个人还应该了解自己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的家族病史,结合其他危险因素权衡,权衡饮酒的利与弊。

3、控制好体重,坚持锻炼

我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口号为:管住嘴,迈开腿,吃动两平衡。除了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之外,还应该运动锻炼,控制好体重有利于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

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体育锻炼,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运动方式,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持之以恒。

06

健康生活小知识——每个季节的应季蔬菜有哪些?

应季蔬菜是指露地栽培,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经过了比较充分的生长的蔬菜。蔬菜一般分为喜热型、喜寒性和耐寒型三大类。

春季蔬菜:甘蓝、莴笋、茼蒿、青菜花、紫甘蓝、油菜、水萝卜、菠菜等这类喜寒型蔬菜。

夏季蔬菜:番茄、茄子、青椒、四季豆、豇豆、黄瓜、苦瓜、蕹菜、丝瓜等这类喜热型蔬菜。

秋季蔬菜:大白菜、白萝卜、卷心菜、花菜、土豆、生菜、胡萝卜、芹菜、甜菜、菠菜、香菜、洋葱、葱等喜寒型蔬菜。

冬季蔬菜:蚕豆、豌豆、油菜等耐寒性蔬菜。

在吃蔬菜时多选择应季蔬菜。根据营养素含量的测定分析,应季蔬菜的营养价值高于反季蔬菜。

任何食物想要产生作用和危害都要达到“剂量”,聊到致癌等危害时,请关注食用量和食用习惯,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想要远离癌症,就要以正确的方式健康饮食。

举报/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