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室内供暖管道施工技术

1. 管道及配件安装

(1)管道安装坡度,当设计未注明时,汽、水同向流动的热水采暖管道和汽、水同向流动的蒸汽管道及凝结水管道,坡度应为3‰,不得小于2‰;气、水逆向流动的热水采暖管道和汽、水逆向流动的蒸汽管道,坡度不应小于5‰;散热器支管的坡度应为1%,坡向应利于排气和泄水。

【示意图解】

要避免散热器上部积存空气或下部放水放不干净,应沿水流方向设下降的坡度,坡度不小于1%。

一建建筑消防给水支管最小管径(2022一建机电实务技术部分梳理-建筑管道工程-室内供暖室外给排水)(1)

(2)方形补偿器应水平安装,并与管道的坡度一致;如其臂长方向(指水平臂)垂直安装必须设排气及泄水装置。

【关于补偿器】

自然补偿——利用管道自身弯曲所具有的弹性,来吸收管道的热变形

当自然补偿不能满足,应在管路上加设补偿器来补偿热变形量

方形补偿器,是采用专门加工成U形的连续弯管来吸收管道热变形的元件。

方形补偿器由水平臂、伸缩臂、自由臂构成

一建建筑消防给水支管最小管径(2022一建机电实务技术部分梳理-建筑管道工程-室内供暖室外给排水)(2)

(3)上供下回式系统的热水干管变径应顶平偏心连接,蒸汽干管变径应底平偏心连接。

热水干管变径应顶平偏心连接示意图(走水要利于排气)

一建建筑消防给水支管最小管径(2022一建机电实务技术部分梳理-建筑管道工程-室内供暖室外给排水)(3)

蒸汽干管变径应底平偏心连接(走汽要利于排水)

一建建筑消防给水支管最小管径(2022一建机电实务技术部分梳理-建筑管道工程-室内供暖室外给排水)(4)

【上供下回式供暖系统】

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一般采用上供下回式系统。供水干管敷设在所有散热器(暖气片)之上,回水干管敷设在所有散热器(暖气片)之下。有单管和双管系统。有串联和并联。

供暖管道及配件安装,这里说的几条,重点在理解。

2.辅助设备及散热器安装

(1)散热器进场时,应对其单位散热量、金属热强度等性能进行复验;保温材料进场时,应对其导热系数或热阻、密度、吸水率等性能进行复验;复验应为见证取样检验。同厂家、同材质的散热器,数量在 500组及以下时,抽检 2 组;当数量每增加1000 组时应增加抽检 1 组。同厂家、同材质的保温材料,复验次数不少于2次。

(2)散热器组对后,以及整组出厂的散热器在安装之前应作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如设计无要求时应为工作压力的 1.5 倍;但不小于 0.6MPa。试验时间为 2~3min,压力不降且不渗不漏。

(3)供暖分汽缸(分水器、集水器)安装前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 倍,但不得小于 0.6MPa。

加粗部分关注一下,其他读两遍吧,有个印象。

3.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安装

(1)地面下敷设的盘管埋地部分不应有接头。(常识)

(2)盘管隐蔽前必须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小于0.6MPa。稳压1h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且不渗不漏。

一建建筑消防给水支管最小管径(2022一建机电实务技术部分梳理-建筑管道工程-室内供暖室外给排水)(5)

加粗部分关注一下,其他读两遍吧,有个印象。

4. 系统水压试压

(1)采暖系统安装完毕,管道保温之前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蒸汽、热水供暖系统,应以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0.1MPa做水压试验,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0.3MPa。高温热水供暖系统,试验压力应为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0.4MPa。塑料管及复合管的热水供暖系统,应以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0.2MPa做水压试验,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0.4MPa。

一建建筑消防给水支管最小管径(2022一建机电实务技术部分梳理-建筑管道工程-室内供暖室外给排水)(6)

(2)钢管及复合管的供暖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大于0.02MPa,降至工作压力后检查,不渗不漏;塑料管的供暖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1h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的1.15倍,稳压2h,压力降不大于0.03MPa,同时各连接处不渗不漏。

采暖系统水压试验做个了解吧。

5. 系统清洗

系统试压合格后,应对系统进行冲洗并清扫过滤器及除污器。现场观察,直至排出水不含泥沙、铁屑等杂质,且水色不浑浊为合格。

了解一下。

6. 试运行和调试

系统冲洗完毕应充水、加热,进行试运行和调试。

了解一下。

供暖系统整体理解一下,对比给水排水,供暖相对没有那么重要。

补充知识

室外给水系统

室外给水系统由给水水源、计量仪表、接户管、室外支管、室外干管、加压设备和贮水设备等组成。

室外给水方式:城市管网直接给水,室外集中或分散加压给水。

室外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室外给水管道包括室外给水干管和组团内的室外支管及接户管。一般定线原则;先按室外干道布置给水干管,然后在室外组团布置室外支管及接户管。

五、室外给水管网施工技术要求

1. 管沟、井室开挖

(1)管沟的沟底层应是原土层,或是夯实的回填土,沟底应平整,坡度应顺畅,不得有尖硬的物体、块石等。

(2)如沟基为岩石、不易清除的块石或为砾石层时,沟底应下挖100~200mm,填铺细沙或粒径不大于5mm的细土,夯实到沟底标高后,方可进行管道敷设。

读两遍吧,可以作为常识了解一下。

2. 管道安装

(1)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在不同标高平行敷设,其垂直间距在500mm以内时,给水管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的,管壁水平间距不得小于1.5m;管径大于200mm的,不得小于3m。

(2)给水系统各种井室内的管道安装,如设计无要求,井壁距法兰或承口的距离:管径小于或等于450mm时,不得小于250mm;管径大于450mm时,不得小于350mm。

了解一下。

3. 系统水压试验

(1)管网必须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2)管材为钢管、铸铁管时,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应保持不变,不渗不漏。

(3)管材为塑料管时,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应保持不变,不渗不漏。

了解一下。

4. 系统冲洗、消毒

给水管道在竣工后,必须对管道进行冲洗,饮用水管道还要在冲洗后进行消毒,满足饮用水卫生要求。

了解一下。

5. 管沟回填

(1)管沟回填土,管顶上部200mm以内应用砂子或无块石及冻土块的土,并不得用机械回填。

(2)管顶上部500mm以内不得回填直径大于100mm的块石和冻土块;500mm以上部分回填土中的块石或冻土块不得集中。

了解一下。

室外给水管网整体了解一下即可。

补充知识

室外排水系统

室外排水包括室外生活污水、生活废水和室外雨水。

室外排水系统的种类: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管网的排水系统,设有排水提升设施的排水系统,设有污水处理站的排水系统。

室外排水体制:分流制,合流制。

室外污水管道的布置:

排水管道宜沿道路和建筑物的周边呈平行布置,路线最短,减少转弯,并尽量减少相互间及与其他管线、河流及铁路间的交叉;检查井间的管段应为直线。

管道与铁路、道路交叉时,应尽量垂直于路的中心线;干管应靠近主要排水建筑物,并布置在连接支管较多的一侧;管道应尽量布置在道路外侧的人行道或草地下面,不允许平行布置在铁路下面和乔木下面,并应尽量远离生活饮用水给水管道。室外污水管道布置如图2.22所示。

敷设污水管道,要注意在安装和检修管道时,不应互相影响;管道损坏时,管内污水不得冲刷或侵蚀建筑物以及构筑物的基础和污染生活饮用水管道;管道不得因机械振动而被破坏,也不得因气温降低而使管内水流冰冻;污水管道及合流制管道与生活给水管道交叉时,应敷设在给水管道下面。

排水管道在车行道下最小覆土深度不宜小于0.7m,生活排水管道最小覆土深度不宜小于0.3m,生活排水管道管底可埋设在土壤冰冻线以上0.15m。

室外雨水管道的布置:

雨水管道在平面布置上尽量利用自然地形坡度,以最短距离靠重力流排入水体或城市雨水管道。雨水管道应平行道路敷设且布置在人行道或花草地带下,以免积水时影响交通或维修管道时破坏路面。

雨水口是收集地面雨水的构筑物,雨水口布置不当会造成地面雨水不能及时排除或低洼处形成积水。雨水口应布置在道路交汇处、建筑物单元出入口或雨水水落管附近、建筑物的前后空地和绿地的低洼处。雨水口沿道路布置间距一般为20~40m,雨水口连接管长度不超过25m。

室外排水管道系统敷设:

① 室外排水管道应采用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排水铸铁管或塑料管,其规格及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及设计要求。

② 排水管沟及井池的土方工程、沟底的处理、管道穿井壁处的处理、管沟及井池周围的回填等均须参照给水管沟及井室的规定执行。

③ 各种排水井、池应按设计给定的标准图施工,各种排水井和化粪池均应用混凝土做底板(雨水井除外),厚度不小于100mm;排水管道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无坡或倒坡;管道的坐标和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1的规定。

④ 管道埋设前必须做灌水和通水试验,排水应畅通,无堵塞,管接口无渗漏。

⑤ 承插接口的排水管道安装时,管道和管件的承口应与水流方向相反。排水铸铁管外壁在安装前应除锈,涂两遍石油沥青漆。

⑥ 排水检查井、化粪池的底板及进、出水管的标高,必须符合设计,其允许偏差为±15mm。井、池的规格、尺寸和位置应正确,砌筑和抹灰符合要求;井盖选用应正确,标志应明显,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管基的处理和井池的地板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⑦ 污水局部处理构筑物。当建筑内污水未经处理不允许排入市政排水管网和水体时,须设污水局部处理构筑物,如化粪池、隔油池及降温池等。

室外管线工程综合布置原则:压力管让自流管;管径小的让管径大的;易弯曲的让不易弯曲的;临时性的让永久性的;工程量小的让工程量大的;新建的让现有的;检修次数少的、方便的让检修次数多的、不方便的。

管线共沟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热力管不应与电力、通信电缆和压力管道共沟;排水管道应布置在沟底,当沟内有腐蚀性介质管道时,排水管道应位于其上面;腐蚀性介质管道的标高应低于沟内其他管线;火灾危险性属于甲、乙、丙类的液体、液化石油气、可燃气体、毒性气体和液体以及腐蚀性介质管道,不应共沟敷设,并严禁与消防水管共沟敷设;凡有可能产生互相影响的管线,不应共沟敷设。

六、室外排水管网施工技术要求

1. 管道安装

(1)排水管道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无坡或倒坡。

(2)排水铸铁管采用水泥捻口时,油麻填塞应密实,接口水泥应密实饱满,其接口面凹入承口边缘且深度不得大于2mm

(3)承插接口的排水管道安装时,管道和管件的承口应与水流方向相反。

加粗的文字,关注一下。

2. 系统灌水、通水试验

(1)管道埋设前必须做灌水试验和通水试验,排水应顺畅,无堵塞,管接口无渗漏。

(2)按排水检查井分段试验,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加1m,时间不少于30min,逐段观察。

加粗的文字,了解一下。

室外排水管网整体了解一下。

特别说明:本套机电专业知识的梳理,仅用于学习交流,不做商用。文中蓝色字体为我个人的总结,加入了自己的思考,故文章勾选了“原创”的标签。黑色文字为摘录书本中内容,但是重点内容做了加粗,这些加粗的内容,也是加入了我思考后的结果。红色文字为增加的拓展知识,作为书本的补充。增加了一些图片,供学习,部分来源于网络或其他,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删除或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