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

原坐标 ID:bagnote

转载丨合作丨投稿

请联系小编微信 ID:chan4x

在微信里打开本文可长按识别此二维码关注

我的伊朗之行并非心血来潮,前后准备了大约两年的时间。以前我去过德国、澳大利亚、比利时,也去过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这些地方相对来说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旅游胜地。但是伊朗,却是一个神秘的、超出了我们很多人认知范围的国度。中东、穆斯林、伊核谈判、波斯古国,我们很难从一个个零碎的词汇中拼凑它完整的样子。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知好友外派伊朗工作,他的盛情邀请让我坚定了伊朗之行的念头。有了好友的打点,我少却很多担忧和烦恼,索性放开手脚,不做任何精细准备和攻略,就在google map上标记想去的景点,带着相机和钱包就出发了。我希望这次行程,能让我感受到被扔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完成一次自我挑战的冒险。

去伊朗的第一天(意想不到的热情)(1)

球伯伯,南方周末编辑,七尺男儿,身强体壮,有闲情、好摄影,足迹已遍欧洲、大洋洲、东南亚的多个国家,立志走遍全世界,看尽人间美好风景。(球伯伯/图)

丨探索未知之地,就是冒险

去伊朗的第一天(意想不到的热情)(2)

二零一五年的大年三十,我瞒着家里人,谎称有两位好友同行,背着小小行囊只身出发。广州飞德黑兰的航班是伊朗的马汉航空,起飞前飞机停靠在靠近货运区的跑道上,没有灯,窗外黑漆漆的一片。我突然觉得这个画面十分有隐喻,似乎我将要去的是一个鸟不拉屎的荒芜之地。带着忐忑又兴奋的心情,我飞向这个憧憬已久的国度。

去伊朗的第一天(意想不到的热情)(3)

飞机在凌晨的时候到达伊朗首都德黑兰的霍梅尼机场。清晨的停车场在霓虹灯的陪伴下,像电影大片一样呈现在我眼前,伊朗之旅就此展开。(球伯伯/图)

走进机场提取行李的大厅,迎面看到的竟是中国某品牌的手机广告。时尚现代的广告牌上面悬挂的是伊朗两位最高领导人霍梅尼和哈梅内伊的肖像,中伊两国的元素同时出现于我进入伊朗的第一刻,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打破固有认知的新奇感从此刻就开始了。

丨远眺世界经济的咽喉,格什姆岛

我在伊朗的行程大致上是从南端开始,一路向北。抵达德黑兰后就立刻转乘国内航班南下去格什姆岛。格什姆岛是波斯湾的最大岛屿,也是伊朗第一大岛,位于霍尔木兹海峡的边上。地理课本有过这样的描述:每隔几分钟就有一艘原油巨轮从霍尔木兹海峡经过。于是我想去一睹这个世界经济命脉的风采。

去伊朗的第一天(意想不到的热情)(4)

(球伯伯/图)

去伊朗的第一天(意想不到的热情)(5)

(球伯伯/图)

格什姆岛虽然属于伊朗,但是在文化上和大陆的波斯人还是有差别,他们是阿拉伯人的后裔,而且,基本上没人会讲英文。当时是大年初一,我下了飞机看到满目黄沙的沙漠景观,顿时get到一种荒野生存的宏大感觉。

去伊朗的第一天(意想不到的热情)(6)

(球伯伯/图)

我在格什姆岛的民宿是在Lonely Planet上查到的,这是地地道道的民宿,没有前台、没有客房,就是一个当地相对富有的人家把自家院子里的空房拿出来出租给旅行者。

进门之后民宿主人Amini让我把背包放进旁边一个约二十平米的小房间,我看了下,这个房间铺着波斯地毯,墙边叠着被子和枕头,还以为是寄存东西的杂物间,在他家转了一圈之后我问:“Where is my room?”他指了刚才的这个房间,然后我就惊呆了。在地毯上睡觉,而且地毯还有种山羊身上的膻味。

去伊朗的第一天(意想不到的热情)(7)

我差不多休息了半个小时,准备出门开始游玩。推门就看见空无一人的街道上有一只萌萌哒的骆驼在吃树叶,更加觉得自己是身在沙漠之中。(球伯伯/图)

去伊朗的第一天(意想不到的热情)(8)

格什姆岛的国家地质公园与其说是公园,更像是只荒野中立了一块碑,连管理人员也没见到。地貌一片荒芜,很像来到了另外一个星球,十分壮丽。除了少许耐旱植物之外什么生命都没有,夏天的时候温度甚至能达到五十多度,可以说是人间地狱。(球伯伯/图)

去伊朗的第一天(意想不到的热情)(9)

我曾想站在海峡旁远眺霍尔木兹海峡一览巨轮的风采,但是因为海峡太宽了,举目四望只能看见广袤的海面上湛蓝的海水在翻滚,连海鸥都没有。(球伯伯/图)

中国农历新年的大年初一,我“流落”异国他乡,言语不通、甚至连数字的写法也是伊朗式的١、٢、٣——1、2、3,在那个没有床的小房间里,直到夜深耳边依然能听到窗子对面传来清真寺的礼拜声,心情复杂,但回头一想,这一切都也是蛮有趣的一种体验。

丨登陆阿巴斯港・设拉子

去伊朗的第一天(意想不到的热情)(10)

(球伯伯/图)

我从格什姆岛坐船到伊朗大陆那边的阿巴斯港,然后连夜坐城际大巴去设拉子。设拉子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基础设施明显比格什姆岛好太多,我到了之后就直接住进这里的Homa酒店。这里还有很多原汁原味的波斯民宿,有个回字形的小院子,院子里有一棵树,一晚上大概两三百RMB,可以住得很舒服。

去伊朗的第一天(意想不到的热情)(11)

(球伯伯/图)

去伊朗的第一天(意想不到的热情)(12)

(球伯伯/图)

波斯波利斯是设拉子的著名景点,属于前伊斯兰文明大流士时期的建筑,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历经朝代更迭和战乱,曾经富丽堂皇的建筑现在已经只剩下残垣断壁,令人不胜唏嘘。

去伊朗的第一天(意想不到的热情)(13)

在波斯波利斯我还看到了著名的双头鸟“霍马”,一种拥有鸟的头部和马的身躯的传说动物,这也是伊朗的国家象征,伊朗国家航空机尾Logo就是霍马的图案。(球伯伯/图)

但设拉子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还不是波斯波利斯,而是光明王之墓。光明王之墓是公元 835 年伊斯兰教先知 Imam Reza的兄弟Ahmad的陵墓,这里是市内最重要的伊斯兰教朝圣地。

去伊朗的第一天(意想不到的热情)(14)

圣墓的天花板、柱子、吊灯全部都是水晶玻璃,走进这里就好像走进一个水晶宫殿。本来这个地方是不能拍照的,但我在参观时有个传道者和我聊得来,就带我去了这个没开放给游客的内堂,还同意我拍下这张照片。(球伯伯/图)

去伊朗的第一天(意想不到的热情)(15)

设拉子还有一个很著名的景点是粉红清真寺,和其他清真寺很不同,有点像西方的教堂,窗户全是彩色玻璃,阳光透过玻璃照在波斯地毯上,五颜六色很漂亮,像梦幻一般。(球伯伯/图)

在这个旅游城市我充分感受到了伊朗人民的热情。只要我在一个景点拍照,就有伊朗人过来想和我合影,而且还会不厌其烦地拍个几分钟。他们叫中国人作“秦”,都觉得中国人特别nice,会发疯似的围过来,你就感觉像明星一样。下图就是我在设拉子哈菲兹墓园被外国友人们拥簇合影的照片。

去伊朗的第一天(意想不到的热情)(16)

(球伯伯/图)

去伊朗的第一天(意想不到的热情)(17)

伊朗和中国的关系很好,伊朗人对中国的印象都非常好。他们很喜欢中国制造的东西,在伊朗你可以看见中国某手机品牌铺天盖地的广告,看到很多Made in China的商品,中国制造在这里会找到信心的。(球伯伯/图)

在设拉子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我从光明王之墓出来后认识了在德黑兰的机场做空管的伊朗小伙,本来他是买了下午三点的车票回德黑兰,为了陪我逛这里,他还特地推掉了那一趟。后来我说不好意思耽误他,他还觉得十分奇怪,因为他们觉得为远方的客人服务是一件十分荣幸的事情。

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终于搭上了继续北上的大巴,接下来我将要去的是伊朗的腹地,一个神秘的、有着浓厚异教气息的沙漠城市。

丨向北,拜火教的亚兹德

离开设拉子我就继续北上,到了伊朗中部的亚兹德。亚兹德是一个我来了之后还想再来的城市,这里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人文风情和德黑兰等其他伊朗城市完全不同。它根本不像一个景区城市,更像是一个边陲小镇,属于伊朗的边缘文化。

去伊朗的第一天(意想不到的热情)(18)

亚兹德城外的寂静之塔(球伯伯/图)

这里是伊朗拜火教的中心,拜火教是伊朗最早期的宗教,直至今日圣火依然在拜火教的祆祠里燃烧不息,据说已经超过了五千年。市郊还有座著名的拜火教“寂静之塔”遗迹,古时用作教徒的墓地。只有来到这里亲身体验后,我才会感受到伊朗宗教的包容性,允许那么多的异教存在,还努力地保护这些遗址。

去伊朗的第一天(意想不到的热情)(19)

(球伯伯/图)

亚兹德有很多清真寺,建筑十分精美。除此之外,亚兹德因为身在沙漠腹地,还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建筑“风塔”,也就是建筑物顶部用来通风降温的设计,故亚兹德又被称为“风塔之城”。

去伊朗的第一天(意想不到的热情)(20)

聚礼清真寺外景(球伯伯/图)

去伊朗的第一天(意想不到的热情)(21)

聚礼清真寺内景(球伯伯/图)

去伊朗的第一天(意想不到的热情)(22)

亚兹德著名的丝路酒店,充满波斯风情的中庭(球伯伯/图)

去伊朗的第一天(意想不到的热情)(23)

高耸的是古老的风塔,用来为建筑吸纳凉风(球伯伯/图)

丨远方,繁华之都・伊斯法罕

伊斯法罕是伊朗第三大城市,拥有11~19世纪的各种伊斯兰风格建筑,而且它作为“丝绸之路”的南路要站,更是东西方商贸的集中地,一时富甲天下,所以民间有“伊斯法罕半天下”的美称。

我在伊斯法罕住进了伊朗最豪华的酒店阿巴斯酒店,这里每晚的价钱差不多得120美金,但幸运的是这笔钱由我在伊朗的朋友帮我垫付了。

去伊朗的第一天(意想不到的热情)(24)

阿巴斯酒店的花园(球伯伯/图)

去之前我不知道酒店很贵,在打出租车的时候司机听到我要去这里住,反复念叨着要加价,他一直以为我是那种富豪。我在酒店外面也还没觉得十分特别,但当我走进内部的庭院时我才被吓到了,原汁原味的伊朗古代建筑风情,花园、水池、桌椅一应俱全,就像走进一个宫殿一样。最后我还只能住进酒店的偏楼。

去伊朗的第一天(意想不到的热情)(25)

伊斯法罕的三十三孔桥,与它相比北京的十七孔桥就是小巫见大巫了(球伯伯/图)

去伊朗的第一天(意想不到的热情)(26)

礼拜时间在路边进行礼拜仪式的人(球伯伯/图)

去伊朗的第一天(意想不到的热情)(27)

伊斯法罕某家很有格调的水烟馆(球伯伯/图)

去伊朗的第一天(意想不到的热情)(28)

伊斯法罕伊玛目清真寺外的小男孩(球伯伯/图)

去伊朗的第一天(意想不到的热情)(29)

伊斯法罕老城,搬运中国制造商品的工人(球伯伯/图)

伊斯法罕的景点十分多,伊玛目广场、伊玛目清真寺、三十三孔桥等地方都是游客经常光顾的地方。

在伊斯法罕酒店里的健身房,我遇到了一个退伍的伊朗海军,他曾在美国自驾从东海岸穿越到西海岸,因为那个年代伊朗跟美国的关系还是挺好的。他说他不信宗教,而且觉得美国是一个他很想要再去的地方。

丨回归,德黑兰与先锋思想

来到伊朗一个多星期后,我坐着大巴回到首都德黑兰,住进朋友家里。德黑兰是个很漂亮的城市,有着东方小巴黎的美称,所有的建筑和街道规划都是模仿着欧洲城市的风格来的。

德黑兰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地方是它的艺术之家,我的朋友称它为德黑兰的798,在这里能看到伊朗80后90后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展览先锋的艺术画和独立电影。我的朋友说在这里可以看见伊朗的进步思想。

去伊朗的第一天(意想不到的热情)(30)

艺术之家的独立电影院(球伯伯/图)

去伊朗的第一天(意想不到的热情)(31)

摄影作品展览馆(球伯伯/图)

去伊朗的第一天(意想不到的热情)(32)

艺术之家的绘画作品(球伯伯/图)

有一副画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画面是一个拿着刀义愤填膺的激进分子,他的头盖骨被画成燃烧的木炭,画面右上角有个类似阿訇形象的半张脸,对着这个激进分子的大脑进行鼓吹煽动。明眼人都知道这幅画肯定在影射一些势力利用宗教去操控这些激进分子,十分形象和犀利。

去伊朗的第一天(意想不到的热情)(33)

(球伯伯/图)

在艺术之家我遇到了很多年轻人,他们会向我要facebook账号,我感到十分诧异。因为伊朗那边的网络同样设置了防火墙,只要是服务器在境外的网站都会受到限制,包括QQ和微信,我想发一个九张照片的朋友圈都发不出去,太憋屈了!难得来这里,就想着弄个地理位置装逼一下。

但不知为何在伊朗google 和 facebook都可以使用,虽然很慢。这给我带来了一些便利,因为我所有的行程都是建立在google map的基础上的。

这几年伊朗政治环境越来越开明,像这样的先锋思想如雨后春笋般在各个角落发芽起来,伊朗的年轻人都很乐于接收外来思想文化,绝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保守。虽然伊斯兰文化对于女性的地位歧视和束缚我还是不太赞同,但是伊朗已经算是伊斯兰世界中非常开明的国家了。

我在路上遇到一个伊朗的女生,她从小就在国际学校上学,英语流利,打扮时尚,拿着一瓶可乐,前面的头发都暴露在外面,这在其他信奉伊斯兰的国家是很难看到的。

去伊朗的第一天(意想不到的热情)(34)

亚兹德意大利餐厅的服务员,这种发型在伊朗女性中显得非常前卫(球伯伯/图)

如果你不去了解,可能会认为穆斯林世界很极端很暴力,但是当你去接触之后才会发现并非如此。我来到伊朗之后和穆斯林打交道都会注意自己的语言,担心会冒犯到他们,但相处下来才知道很少有障碍。伊朗人在没有和你交流的时候看起来貌似很严肃很可怕,但是只要他对你笑还是交流,你就会觉得他像一个大小孩,非常Nice。

伊朗人很尊重外国人的信仰和文化,我在设拉子认识了一个在北京读书的伊朗年轻人,他问我怎么看待穆斯林,我用中文回答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大家互相欣赏,不指责不干预,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求同存异。

丨归途,很高兴来到伊朗

十一天的伊朗之行差不多接近尾声了,我的朋友问我要不要去体验下伊朗的地铁,我说好啊。伊朗的地铁是中国建的,但是很像北京几十年前的那种地铁,没有护栏、空间狭小、速度也有点慢,地铁站的设计就是苏联式的大洞和站台。

去伊朗的第一天(意想不到的热情)(35)

(球伯伯/图)

伊朗的公共交通比较差,所以我在旅途中基本都是打的行动。但伊朗的出租车也十分陈旧,很多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车,方方正正其貌不扬,没有避震,很像007里面的那种车子。因为上世纪七十年代开明的君主政权被宗教势力推翻之后,伊朗就断绝了和西方的联系,所以西方的产品都十分落后。

但即便如此,司机在沙土路上也敢于把时速飙到140公里/小时,而且伊朗人开车是不看后视镜的,他们要变道和转向都是直接把头伸出去看,很像印度人那种开挂的感觉。这里有个小故事,我头一天到伊朗的时候,从国际航班的机场打的到另一个机场坐国内航班,出租车司机在黑漆漆没有路灯的机场高速上狂奔,突然间他两只手都伸过来,一手拿着烟一手拿着打火机,问我要不要抽,我赶紧说不用。然后心里一万只草泥马在狂奔,这可是时速一百多的速度啊!心里一直默念着不要出事。

在最后一天准备回伊朗时,又是在机场高速上遇见了奇葩出租车司机,当时他错过拐入机场高速的那个岔道口,干脆直接在高速路上倒车!然后我心里又是一万只草泥马在狂奔。伊朗人的交通很乱,但是却乱中有序,每个人都很随意地开却没有任何交通事故,简直像开挂一样,真是一种很神奇的状态。

去伊朗的第一天(意想不到的热情)(36)

从伊斯法罕开往德黑兰的路上(球伯伯/图)

只有亲自去过伊朗的人才懂得它的魅力,虽然文化和习俗是如此的不同,但是当自己去亲身体验过后才会打破偏见,感受到新的生活方式。有生之年我定会再次去伊朗旅行。

网络编辑: 小尘4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