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科技,新思路解析,大家好我是理工男腾飞。

三到五年前超过苹果,成为全球第一,小米真的可以如愿吗?成为第二个“华为”究竟是小米的高调营销,还是发展的必然趋势?雷军究竟掌握了什么技术,凭什么可以对标苹果?

2016年华为手机初露锋芒,让世界见识到了中国手机崛起,之后华为开始一系列“弯道超车”在其他科技领域尝试突破,就在人们琢磨华为会不会东山再起的时候,国内另一家手机厂商扛起了中国手机的大旗,雷军宣布,小米的目标“当前站稳全球第二,目标三年全球第一。”如今的小米获得了怎样的发展呢?小米的目标会成功达成吗?

小米世界前三(国之骄傲小米2022跻身世界第一)(1)

2021年英国的权威市场调查机构Canalys发布了第二季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名三星手机,依旧占有19%的市场,此时小米跻身第二名,以17%的出货量超越了苹果14%的出货量,值得关注的还有Canalys统计中,这样比率的市场占有率,苹果同比上一季度增加了1%,而小米足足增加了83%之多,可见苹果的用户增长越来越少,多年前人们也一直在讲“苹果手机用户眼里,只有iphone和其他手机,”可见苹果对老用户的维系,在市场表现上还是做到了,虽然手段可能是通过系统的垄断或者渠道平台的限制,让人们换机代价增加从而继续选择苹果。

小米世界前三(国之骄傲小米2022跻身世界第一)(2)

但除第二名的小米之外,前五名的手机占比率中,就有三家中国手机企业,分别是第四名的oppo和第五名的vivo分别拥有10%的全球市场占比。

很多人看了雷军的发言后觉得,是自己国内的销量让小米有了超越苹果的自信,产生了跻身第一的想法,但其实小米的国内市场只是以17.2%占有率排名第三的,而且和世界市场反过来的是,第一名vivo和第二名oppo遏制住了小米的国内销量。不过相同的是,在国内市场小米依旧打败了苹果,苹果落后小米足足6.3%的市场占有率,少了480万台手机的销售量。

小米世界前三(国之骄傲小米2022跻身世界第一)(3)

正因如此雷军觉得企业跻身世界前列指日可待,他在发给小米的全员信中称“这是个梦幻般的成就,是小米发展史上重大的里程碑。”确实在商场中“销量”是最直观体现用户信任度和产品能力的因素,那么小米真的在技术上有能力超越行业龙头,跻身世界第一吗?

对标苹果然后超越它,上一次立下豪言壮志的还是罗永浩的锤子手机。雷军反而理智很多,他并没有被这一季度的成功而麻痹,而且还在演讲中提到:“不要低估世界巨头的实力,我们还是年轻的公司,需要非常理性的看清差距。”

小米世界前三(国之骄傲小米2022跻身世界第一)(4)

随后立下目标要稳坐世界第二。雷军的小米从13名员工的小公司,一路成长为世界五百强,拥有三万六千员工,小米也认识到了这都是消费者的贡献,而不是自己如同乔布斯一样非凡的才能设计,或者马斯克那种浪漫的幻想,不同于二者的是,雷军和任正非一样也是技术出身。

早年的雷军创业建立三色公司,便遭遇了社会毒打。这一年他刚刚20岁,比任正非早了十多年认识到市场中有坏人。随后22岁进入金山公司,奋斗16年于2007年辞去金山CEO的职务。离开金山公司后,他在武汉大学的操场上一边跑,一边思考如何改变人生,最后他决定,要把互联网的思维融入到手机中,2010年4月,雷军和其他几位创始人在中关村银谷大厦一起喝了碗小米粥,从此“小米”便诞生了。

小米世界前三(国之骄傲小米2022跻身世界第一)(5)

技术出身的雷军知道,手机的核心竞争力是“系统”于是在10年的8月便研发出了MIUI内测版,虽然是安卓套壳,但基本超越了安卓。和罗永浩专注于手机屏幕,尺寸大小等方面不同,随后小米依旧不断优化自己的系统,而且三年之后的2013年小米销量便达到了1000万部。

随后小米不断推出了很多类型的机型,菲利普-斯塔克设计的小米第一部全面屏手机,小米MIX,随后17年出版了小米MIX2,随后便获得了国际设计IF金奖,被法国的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收藏作展品,这是世界级艺术博物馆中,第一次出现中国的电子产品,三星苹果都可望而不可即。

小米世界前三(国之骄傲小米2022跻身世界第一)(6)

收藏在艺术馆中的MIX和MIX2这两款手机不仅是外形获奖好评如潮,其配置也不落后于小米其他产品,采用6.4英寸全面屏,高通骁龙821处理器,拥有最高8 256G的规格,基本满足了一切“手机”的应用场景,毕竟雷军知道手机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供的。雷军也知道,自己的手机都是被“米粉”支持才逐渐展露锋芒,所以是时候回馈用户了,那么雷军又是如何回馈的呢?点赞加关注,我们接着往下看!

小米世界前三(国之骄傲小米2022跻身世界第一)(7)

2017年底,小米的无门槛现金活动把百亿补贴拼多多压了下去,虽然小米只有1亿的活动,但这里面没有绑定消费,没有裂变营销。这1亿的来源,是小米当年超额的硬件综合净利润,让消费者也感受到了企业分红。这一年,小米的销量位于全球第四,三星依旧遥遥领先,华为苹果之争不亦乐乎,在商场竞争中难得歇一歇脚,雷军就决定发起了这次反馈初代米粉的活动,最后的回馈记录达到了3.7亿元。为什么是这个数字呢?雷军也有过解释:“第一代小米手机售价1999元,我们共收到18.6万用户的3.7亿元。

小米世界前三(国之骄傲小米2022跻身世界第一)(8)

正是这3.7亿奠定了小米的基础。”发布消息的时候小米的市场部或许炸了,但营销部门或许发现了雷军老总不可思议的营销手段,这是花3.7亿打造的最好的广告,今后还会有二代米粉,三代米粉等等前赴后继。

那次之后小米的销量大涨,中间的不说,直到2021年便跻身世界第二。连升了2级的小米也开始了第二次无门槛现金回馈用户的活动,据悉,那时候,首批购买过第一代小米手机的用户,在小米商场可以无门槛获得1999元红包,虽然不多但使用灵活,领取后的红包并非只能买手机,也可以购买小米的其他任何产品,音响耳机,加湿器导航仪,而且不同消费者去社死找人砍一刀,也没有任何套路,不用玩小游戏什么的。

小米世界前三(国之骄傲小米2022跻身世界第一)(9)

雷军表示“小米”始终坚持以“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当然客套话过后,雷军也说出自己的心声:全球数亿的米粉是自己心里最大的底气,支撑着自己进军高端电子市场,也支撑着自己,有勇气树立全球第一的目标。

当然,这样的底气苹果也是有的,库克就名正言顺地以“环保”的名义,不给iphone送充电器,全球亿万的果粉,都是库克要割的韭菜。很多人猜测为什么小米销量这么好,是因为价格亲民吗?

小米世界前三(国之骄傲小米2022跻身世界第一)(10)

其实推动小米发展的,一直是它的核心技术,小米最著名的便是MIUI系统。万物基于MIUI,但其实这也仅是雷军的无奈之举。当年雷军创立了小米,巨头却垄断了世界,小米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做好MIUI 硬件方案整合。轻资产跑步前进,尽可能地带动企业。当时ARM垄断了处理器,谷歌和苹果联手霸占了操作系统,三星霸占了市场和苹果二分天下,当年华为都没有开始着重投入手机行业。所以此时小米只能靠着自己的系统一步步摸爬滚打。而到了如今MIUI已经几乎完善了,更是突出了小米的三个明显的技术优势:

小米世界前三(国之骄傲小米2022跻身世界第一)(11)

第一个便是MACE,这是小米的深度学习框架,即移动端AI计算引擎,于2017年12月15日在小米内部正式发布。2018年6月,小米宣布对旗下AI项目MACE进行开源,开源之后,很多软件的使用者都可以尽自己所能不断优化系统,也可以在小米的系统走进世界的同时,尽小米的一份力量为科技生活添砖加瓦。很多系统开源后都得到了超乎预期的发展,安卓就是最直观的例子,不仅打响了谷歌的名号,同时也壮大安卓系统本身,顺带的也可以减少对应的研发经费。人们记得最多的或许是去年的鸿蒙系统开源,但没有多少人关注过,早在17年小米便贡献出了自己的技术。

小米世界前三(国之骄傲小米2022跻身世界第一)(12)

第二个是小米语音技术,最直接的体现便是“小爱同学”,2017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AI领域的教授丹尼尔(Daniel Povey)拒绝额了Facebook的邀请,加入了小米公司并开始在小米的语音识别系统中发挥自己的专长,制作语音识别系统。小爱同学便在这一年诞生了。当然目前的AI还是属于弱人工智能,你愿意也可以成为人工智障,但本质上小米的“小爱同学”和苹果的“siri”不分伯仲都可以实现和人类正常对话的功能。

第三个技术便是小米公司的优势。雷军在2014(第十三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时,曾说过“小米模式的核心就是高效。”什么高效?当时人们一脸懵,似乎上一次让人们觉得懵的时候,是贾跃亭提到了“生态化反。”

小米世界前三(国之骄傲小米2022跻身世界第一)(13)

可能是为了和贾总划开区分吧,随后雷军透露了小米投资的几家已经做出产品的公司,来显示他在投资方面的高效。5年前谈到这里时,雷军说:他自己的小米互联网思维是可以复制的。并且当时雷军表示,自己要投资100家公司,来复制小米的模式,做小米的上下游企业或者合作企业。他表示这个观点他在去年就提到了,而今天有了更加先进的词“智能生态链”来形容自己的构想。回望五年之后,的确智能生态链已经被普及了50%,我们身边都有小米生态,和华为生态,不仅在手机领域,也融合到了车联网,物联网等层面中,我们的未来或许就在这两家公司的发展规划中,毕竟我们的现在,已经正在一步步试图脱离因特尔和谷歌垄断的系统和网络格局了。

小米世界前三(国之骄傲小米2022跻身世界第一)(14)

好了,那么你认为小米跻身世界第一,这个未来还有多久要来呢?小米能否成为第二个华为呢?欢迎给腾飞留言讨论,喜欢本期文章记得留言关注我的频道,我的理工男腾飞,我们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