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没有乌托邦的世界地图是丝毫不值得一顾的。”

这是英国唯美主义大师王尔德的名言,一般认为,他在极言理想之贵。

可世界地图真的只呈现冰冷的现实,是反乌托邦的吗?

法国作家让·韦尔东在《中世纪的旅行》中指出:“世界地图所反映的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它所反映的是这个真实世界的一种寓意。”

只是作为被理性反复摩擦的现代人,我们已难品出此言的深意。

翻开《地图时光机:一部世界地图通史》,或是复归心灵敏感的捷径。

西西里岛高清地图(每张地图的背后)(1)

在现代人看来,地图总是“科学的”“准确的”“严谨的”,本书则用数百张老地图告诉读者:

在绝大多数时期,地图呈现的是脑补出来的那个世界,是乌托邦应有的模样。

在西方,乌托邦分两种:

一是以古希腊文明为代表的理性乌托邦,它坚信理性王国高于现实王国,所以古希腊地图特别强调实用性,不惜变曲为直、人为安排远近,这和当今地铁线路图的绘制原则一致。

西西里岛高清地图(每张地图的背后)(2)

《波伊廷格地图》(局部),此地图是已知最早的世界地图的代表作。尽管那时还不存在现代地图制图学的基本标准,也没有清晰明确的数学投影系统可以被应用其中,《波伊廷格地图》依然准确标注了当时的主要城市和水体分布及其间距

一是以犹太—基督文明为代表的信仰乌托邦,面对战乱、饥荒、瘟疫等,理性的承诺屡屡失效,欧洲人只好把救赎的希望寄托在超越界。

体现在地图绘制上,则是天马行空,全靠想象,所有未知的空白地区,皆填以《圣经》中传说之处,地图四周,还要画上诸神像,俨然正俯视众生。

西西里岛高清地图(每张地图的背后)(3)

《赫里福德世界地图》,此地图是典型的传统中世纪T-O地图。T-O地图通常是根据《圣经》故事中的内容来绘制的地图。这张地图很难运用现代的制图标准来解读,因为它所呈现出的并不是现实世界,而是一个仅存在于想象中的精神世界

这样的地图,不会耽误事吗?

其实无需担心,人类的感性经验与地图相去甚远,即使是现代的旅行家,也难靠记忆绘出准确的地图,不接受训练的话,他们同样看不懂地图。

在古代,地图介于有用和没用之间,其观念价值常大于实用价值。

比如古罗马人将罗马城全图刻在路边的石头上,因无法携带,旅游者得不到任何帮助,但它是一种炫耀——只有罗马人才能造出这样的大城,这成为帝国凝聚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同样,中国宋代的《禹迹图》,采取“计里画方”技术(接近现代地图中的比例尺),准确度之高,令人惊叹,可它也刻在石头上,为政治合法性背书。

事实上,从人类最早的苏美尔黏土地图,到中世纪地图,所有绘制者都以自己为宇宙中心,并根据其他地区对自己影响的大小,重排世界秩序。

西西里岛高清地图(每张地图的背后)(4)

《三叶草世界地图》,海因里希·宾廷的三叶草形专题世界地图首次发行于1581年,是一幅T-O风格地图,T-O地图本质上所诠释的是宗教世界定义的由三部分组成的世界。通常情况下,耶路撒冷作为世界的中心,出现在地图的正中心;欧洲、亚洲和非洲的版图则从这里向外延展

古代地图呈现的是心理事实,在古人看来,远比地理事实更重要。

以《地图时光机:一部世界地图通史》中所收的、朝鲜18世纪绘成的《天下图》为例,依然把世界分成九州,呈环形结构,北京被视为世界中心,用大红点标出。

显然,绘图者不知道大航海所产生的新知识,仍沉迷于战国术士邹衍的天下观中。

西西里岛高清地图(每张地图的背后)(5)

这幅奇异的朝鲜地图是18 世纪中叶的一幅手绘地图,是典型的朝鲜王朝时期(1392—1897)的世界地图,尽管《天下图》具有鲜明的朝鲜特色,其制图理念却根植于中国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的学说

法国哲学大师米歇尔·福柯曾说,空间是一切公共生活的基础,也是一切权力运作的基础。一旦知识可以重新标记空间,新的权力形式便出现了。

随着葡萄牙人闯入印度洋,短短20年间,他们便绘制出更精致的近代海图,而此前上千年,阿拉伯海商一直是那里的主导,可季风、暗礁、星象等都装在专业人员的脑子里,较少转化为“客观的知识”。

凭借文艺复兴时代创造出的、全新的地图绘制技术,欧洲人开始颠覆印度洋、阿拉伯海、波斯湾乃至东南亚海域的权力秩序。

西西里岛高清地图(每张地图的背后)(6)

《新世界地图》,这幅图形丰富的地图完美诠释了地图从信息模糊的宗教地图向早期的科学地图转变的过程。经过科学计算得出的经度和纬度线都令这幅新世界地图弥足珍贵

虽然欧洲人绘出的近代地图以实测为基础,更接近真实,但背后仍是乌托邦,它将希腊传统与犹太—基督传统融为一体,从而将理性主义神话,以建造“人间天堂”为号召。

其代价是,只有经过专业培训,普通人才能看懂地图,而这个培训过程,是一个不断强调“理性万能”的过程——只要接受现代地图,人的思维便已被理性主义格式化。

通过现代世界地图的规训,现代人逐渐将一些观念视为“天经地义”。

比如:

世界是一体的,地理区隔不应成为冲突的理由;真实可以像地图那样,被清晰地描绘出来;国与国之间存在清晰的边界,这是建构共同体的基础……却忽略了,当地图上的边境线画错了几公分时,很可能引发一场惨烈的战争;绝大多数地图上的边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很多跨省游的人知道,经常是不知不觉间,他已进入了另一个省……

现代地图提供了一个绝对冰冷、高度严谨的外壳,但去除种种约定,以及它的名词系统,它更清晰地指出了你的家园在哪里,它拥有什么。

而这,正是信仰寄托、情感寄托的基石。

西西里岛高清地图(每张地图的背后)(7)

《寰宇地图》,此地图出自人类史上的第一部现代标准地图集《寰宇大观》,而它本身也在制图学发展的漫漫历史中具有无可撼动的奠基作用

地图史就是乌托邦史,就是人类文明史。

地图中永远会有想象、约定、时代经验,所以旧地图魅力无穷,因为我们当下标注出的真实,依然不是全部真实,后人还会用不同的乌托邦,对它加以修改。

那时,他们会对我们今天的约定感到好奇。

作为通识读物,本书图片精美,将西方历史上的著名地图基本都收了进来(现存中世纪的老地图有600张以上,不可能全收),但对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地图,则有一些遗珠,特别是未收《大明混一图》。

它虽是明初绘成,但将非洲绘成倒三角,且准确标出今西班牙的位置,标志着东方人的世界地理知识的一次大跨越,可能比本书所收《大明九边万国人迹路程全图》更有代表性。

西西里岛高清地图(每张地图的背后)(8)

《大明九边万国人迹路程全图》(局部),这幅壮观的巨幅地图囊括了当时已知的整个世界,出版于1663年(清康熙二年)。与西方地图不同的是,中国地图并不是基于数学系统,而是依靠行政等级上的重要性来绘制的。这幅地图所展现的是明代的中国疆域

通史难免挂一漏万,考虑到当下国人对地图的模糊认识颇多,在使用地图时过于随便,对错误地图的辨识能力较弱,则本书这样易读、准确,且能提高地图意识的佳作,便显得难能可贵。

西西里岛高清地图(每张地图的背后)(9)

《地图时光机》

[美] 凯文·J.布朗 著

定价:158.00

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

,